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立秋是几月几日2018 立秋是几月几日2022

时间:2023-09-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黄瓜黄瓜营养丰富,其中含有纤维素、脂肪、维生素、糖类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等成分,食用后有清热解毒、消肿排水的作用。南瓜南瓜是秋天的应季食物,南瓜性温,食用后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作用。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2,少吃刺激食品秋天应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食品。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畅,亦可发生中暑。

最近天气比较热,人们都说,夏天到了立秋就好了,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立秋了还会热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

2018年8月7日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就表示正式进入秋天了,立秋是夏天到秋天的过渡节气,所以,在立秋节气的时候觉得和夏天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到下一个节气秋天的气候表现就会比较明显了。

立秋了还会热吗

立秋后温度依然比较高。

2018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中伏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闰中伏,立秋正是在闰中伏上,立秋后要过一个星期才会进入末伏,末伏后还有一阵子热的,末伏的结束日期是8月25日,基本上要到9月才会凉快。

立秋后还会热多久

立秋后大概20天左右后,天气会慢慢开始转凉。

有句俗语叫“立秋后18天地火”,说的就是立秋后天气情况的变化,立秋后20天左右已经进入初秋,到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节气,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即使白天的温度还是在30°以上,早晚的温度却会很凉爽。

立秋吃什么

秋茄

茄子性凉,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具有清热凉血、宽肠利气的作用。

有句俗话叫“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说的就是立秋吃茄子的典故,到了立秋节气,就表明正式进入秋天了,此时还有一些燥热,要吃一些凉性食物,帮助身体清火,这个时候收获的茄子叫“秋茄”,“秋茄”口感细嫩,具有独特的清香,比普通的茄子味道更佳。

黄瓜

黄瓜营养丰富,其中含有纤维素、脂肪、维生素、糖类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等成分,食用后有清热解毒、消肿排水的作用。

立秋之后,天气燥热,黄瓜性凉,吃一些黄瓜可以帮助身体清热,而且黄瓜的水分高,经常食用还可以给身体补水,所以,黄瓜是秋天必吃的一款食物。

南瓜

南瓜是秋天的应季食物,南瓜性温,食用后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作用。

入秋之后,天气会变得十分的干燥,皮肤上的水分会快速的蒸发,身上很容易出现燥热的情况,南瓜具有润燥的作用,水分也多,可以改善秋日干燥带来的不适感,而且秋燥,吃些南瓜可以润润燥。

西瓜

西瓜性凉,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后有生津止渴、解暑解烦的作用。

立秋后秋老虎来势汹汹,所以,此时宜食用具有清凉作用的食物,西瓜是性凉食物,立秋的时候吃西瓜具有缓解秋燥的作用。

立秋饮食指南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往往进食过多。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既清暑热又补益。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食品。避免湿热之气积蓄,带有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等,都有散发的功用,提倡多吃。

3,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秋季由热转凉,人体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不要过于生冷,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经过长夏后身体消耗很大,脾胃虚寒,食物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应少吃。

4,适当吃一些解暑清凉的食物

一般来说,喝些绿豆汤,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5,应忌过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认为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立秋后要预防哪些疾病

防心脑血管病

立秋后余热未消,血压易升高;大量出汗使血液粘度增高,炎热使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心脑梗死性卒中。

防热伤风

立秋之后,中午热早晚凉。

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俗称热伤风。发热重、恶寒轻,常见为发热,出汗多但是热不退。

防缺钾性软瘫

气候炎热,大量的钾离子随汗液排泄而丢失,易发低血钾症。四肢酸软无力,神经肌肉系统松弛软瘫,腱反射减退。严重时还会伴有胸闷心悸、腹胀恶心等,甚至呼吸困难及严重心律失常。

防中暑

立秋后晴天尚有余热,若无足够防暑降温措施,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畅,亦可发生中暑。

防冰箱肠炎

许多人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临床上的表现为:腹部隐痛,畏寒、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纳差和轻中度腹泻,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肠麻痹。

防乙脑

7-9月是乙脑流行季节,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急,开始时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诊为是感冒,但是没有流鼻涕、咳嗽的感冒症状,况且发热越来越高,很难退烧,精神差,爱睡觉等,应该提高警惕性。

立秋后怎么护肤

秋季气候趋于干燥,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此时如果不注意保养,角质层出现“缺水”症状,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缺水性的皱纹,同时秋季过后就是更为干燥的冬季,如果不注意保养,皮肤就会受到损伤。

1、一定要将脸洗干净

不论肌肤如何干涩,只要脸部接触脏污的空气,就一定要卸妆洗脸。原则是洗脸时不要太过用力地按摩,并且选择含较高保湿成分的卸妆洗脸产品,充分搓揉起泡沫后再按摩。洗完脸后,只要再用干净的毛巾吸掉脸部水分即可。同时秋天要降低彩妆的使用率。

2、注意防护紫外线侵害

有人以为秋天的太阳不如夏天那般毒辣,防晒美白的工作便疏忽了,殊不知秋阳的紫外线量其实是很大的,此时若外出一定要搽上具防晒系数的润肤霜、隔离霜或粉底,又因为秋天肌肤易干燥,最好选择含有保湿成分的。

3、对抗肌肤弹性减弱

肌肤在夏天所受到的伤害会在秋天时完全显现出来,不仅肌肤表现干燥,连本身的弹性也减弱,此时可以进行1~2周持续不断的密集滋润保养。每隔两三天使用保湿性较高的面膜敷一次脸,对于情况较糟的部位还可以按摩辅助,并配合维他命C的摄取,如此才能让肌肤尽快回复原本的健康。

4、为肌肤做好防冻保护

在十分寒冷的情况下,会使身体及皮肤的供血量因此而减少,而皮肤便会因此而缺乏养分和酸性物质,使皮肤看起来脆弱而且暗淡无光。在秋天使用一些一些含有高效物质的保养品,既可以激活物质交换,同时又可以提供防冻保护。加强皮肤的锻炼,增强皮肤的适应能力,以适应以后冬天寒冷的环境。

立秋三候是什么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白露生: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立秋民间风俗

北京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南京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老百姓有“秋后十八盆”的说法,有说十八盆的“盆”是指旧时冬季烤火取暖之火盆,其形为一广口浅底生铁锅(盆),置于方形矮木架上,燃料多为炭墼或木炭,此物解放后很少见了,喻还有十多天炎热的火盆要烤,真正“秋高气爽”还早呢,要到秋分以后才会降临,宋辛弃疾词“天凉好个秋”,非为初秋,而是指中晚秋。一说天气仍然炎热,要洗澡冲凉18天,这“盆”是指澡盆了。另是指立秋后要下十八次雨,气候才会真正凉爽,有“秋后一场雨一场凉”之说。

杭州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天津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四川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台湾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

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鰆、虾的产期,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推荐阅读
  • 群晖ds220j深度评测(拥抱10GSynology)

    但是在黑裙上,这个设计却会因为黑裙SATA接口的不稳定,从而造成磁盘掉线或者被判为损毁。对于多次盘的RAID系统来说,超过1块磁盘的掉线,意味着存储空间损毁。IntelAtomProcessorC2538,隶属于Rangeley家族,使用Silvermont微架构,发布于2013年末。PCIe提供了16条Gen2.0,支持4组控制器,16条PCIE最大可拆分成4条4x。DS1817配合MarvellPhy,提供4个千兆网口。磁盘托架采用热插拔设计,每个磁盘托架都有状态指示LED和锁。

  • 艾尔登法环全护符效果介绍 艾尔登法环 nga

    艾尔登法环全护符效果是什么,在老头环游戏里玩家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护符来强化自己,游戏里可以获得的护符有很多,不少玩家还不清楚艾尔登法环全护符效果介绍。艾尔登法环全护符效果介绍

  • 对牛弹琴中我的思考(你了解吗?)

    对牛弹琴中我的思考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对于某些顽固的人来说,同他们讲道理,有时确实是“对牛弹琴”,白费劲儿。但是对于各种不同水平的群众来说,这个成语却不宜乱用。

  • 刮胡子什么时间不能刮(刮胡子的频率会影响男性寿命吗)

    目前为止,还并不是很明确影响男性寿命的因素,通常认为跟遗传、生活习惯、所处地区等相关,跟刮胡子频率无关,因此不能听信谣言。本身男性新陈代谢速度快,运动前刮胡子可刺激毛囊生长;再加上刮胡子时会出现肉眼不可见的伤口,汗液可刺激伤口,导致局部有刺痛感和红肿,严重时可诱发毛囊炎。不过,洗澡过程中尽量不要刮胡子,以免水中的微生物侵入毛囊处,造成毛囊感染,导致毛囊炎。

  • 手机软件闪退怎么解决 vivo手机软件闪退怎么解决

    手机软件闪退的解决方法如下:1、尝试关闭不必要的其他手机后台程序。手机软件是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需要有相应的手机系统来运行。其主要功能是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与个性化,使手机功能更加完善,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

  •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理解(木兰诗全文及赏析)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 什么是七夕节(七夕节是什么)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什么是微米单位微米单位(微米单位微米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微米单位微米单位微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1微米=1um,1米=1m,而1米等于十的六次方微米。微米是长度单位,符号:μm,μ读作[miu]。1微米相当于1毫米的千分之一。可用来衡量长、宽、高。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随着人们对度量衡学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1983年起,米的长度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 带知字有涵养的名字(10个明艳端庄的带知字女宝名字)

    以下吉生起名就带来“知”字起名大全,方便父母查找。——《玉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雍正活得最久的儿子(4人早夭2人没活过10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多野史认为雍正皇帝继位后对自己的兄弟出手过于狠毒,从而引起上天的不满。爱新觉罗·弘昐:实际上是雍正的次子,康熙三十六年生,死于康熙三十八年,年仅三岁。爱新觉罗·弘昀:清史记录在案的雍正皇帝的次子,生于康熙三十九年,死于康熙四十九年,年仅10岁。母亲是齐妃李氏。雍正帝实际上的第七子,幼卒,未序齿。追封怀亲王,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皇帝一身十个儿子,而活到成年的只有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