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手工业在此期间出现了品牌意识。这些产品都是署制作者的名字的,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熟知的这些大牌一样,这就是中国民族品牌的雏形。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商人的品牌意识也逐渐提高,品牌起名的方式也开始百花齐放。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世界知名的皮具品牌:
LV——1854年,创始人LouisVuitton,LV就是创始人名字的缩写。
Hermès——1837年,创始人Thierry Hermès。
Chane——1910年,创始人Coco Chane。
PRADA——1913年,创始人Miuccia Prada。
……
难道只有皮具品牌是这样?
再来看看汽车品牌:
奔驰——1926年,由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的两家汽车公司联合创办了戴姆勒·奔驰公司。
丰田——1937年,丰田喜一郎创办。
福特——1903年,亨利福特创办。
保时捷——1931年,费迪南德·保时捷创办。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的很多品牌都是用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
为什么中国不是这样呢?
其实早在明朝中后期,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手工业已经十分发达,这个时期就是我们教科书上说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也正是这个时期,大量知识分子、上层社会追求生活的奢靡,相应的商品跟着就出现了。我们的民族手工业在此期间出现了品牌意识。比如我们知道时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方于鲁的制墨、陆子冈的治玉、张鸣岐的手炉等等。这些产品都是署制作者的名字的,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熟知的这些大牌一样,这就是中国民族品牌的雏形。
清军的铁骑踏过山海关入主中原,对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发展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尤其是从康雍乾开始闭关锁国,所有商品都变成了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制,大清……年制,直到同光中兴,资本主义萌芽的第二次崛起,品牌开始流行带有商品属性的方式,比如王麻子剪刀,狗不理包子,泥人张,葡萄常……。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在各个领域谋求发展,这个时期出现了新的品牌风潮,东风,解放,北京,南京、上海……
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商人的品牌意识也逐渐提高,品牌起名的方式也开始百花齐放。
现在我们似乎很少看到中国品牌以创始者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品牌,当然也不是没有,比如我们都直到的大名鼎鼎的李宁牌,只是命名品牌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以人名命名品牌不再是主流的选择而已。
“略知”是我创立的手工皮具品牌,你知道这个品牌的寓意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