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怎样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洋节取代传统节日)

时间:2023-06-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在中国各种传统节日中,春节这一“第一大节”的地位不可撼动。强调传统文化与过不过“洋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关心。

怎样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时光在循环往复、变幻无穷的生活中流淌民俗在代代相承、推陈出新的岁月中酝酿在传统文化中,寅虎有着怎样的美好寓意?历史上,江南人是如何过年的?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传统节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样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

时光在循环往复、变幻无穷的生活中流淌。民俗在代代相承、推陈出新的岁月中酝酿。在传统文化中,寅虎有着怎样的美好寓意?历史上,江南人是如何过年的?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传统节俗?

「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注重其“现实答卷”」

上观新闻:据您所知,江南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年节习俗?

仲富兰: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饭稻羹鱼”四个字对江南地区的饮食特点作了高度概括。当时的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无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这是很独特的,反映到年节习俗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北方包饺子,南方吃汤圆、年糕”。

北方人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喻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酷似元宝,喻国泰民富、招财进宝。南方多数地区过年有吃年糕的风俗,背后则有一个民间传说。

春秋时期,苏州为吴国国都。相传,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建成后大宴群臣。伍子胥预见到吴王骄奢,国家迟早将亡,于是留下密嘱: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得食。如他所料,吴国后来被越军横扫,都城断粮,饿殍遍野。有人突然想起伍子胥的嘱咐,便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苏州人民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过年时家家吃年糕,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上观新闻:在我们的印象中,虽然各地风俗略有差异,但各种年俗所聚合起来的春节,总是热烈红火、温暖美好的。

仲富兰:是的。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游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将近一个月,从腊月廿三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小孩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这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团圆的这种习俗,反映了人性中的美好,有着人性的光辉。即使再过一千年,中华民族子孙也应该世世代代地将它传承下去。

上观新闻:但近些年来,很多人都有“年味”变淡的感喟。

仲富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了儿时对穿新衣、点鞭炮、压岁钱的特别渴求,也没有了走亲戚、坐礼席的礼仪讲究,或许也没有了敬神告天的祭祖……于是,很多人都有“年味”变淡的感喟。

其实,我觉得,不变的是节日,变化了的是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一些人总是试图描摹出旧时过年的文本,像《祝福》里的祥林嫂一样,年复一年地复述着人们记忆深处的年味。这个参照系不对。对照农业社会的“年味”,现在当然是淡了,还可能会越来越淡。

前几天,我还跟几名学生聊到这个话题。我说,置身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民俗研究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该注重当代人过年的“现实答卷”。中国人的春节,源于更迭的时序,与世俗生活紧密相连,不能将过时的、与现时生活格格不入的“老玩意”理解成民俗。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样是“年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节庆活动已逐渐超越简单的物质需求,从“求温饱”转变为“寻开心”」

上观新闻:在当代人过年的“现实答卷”中,您最看重什么?

仲富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节庆活动已逐渐超越简单的物质需求,重点从“求温饱”转变为“寻开心”,即更加重视精神需求。仅就当代人过年而言,有三样东西特别值得关注:一是艺术感,二是烟火气,三是年轻态。

不要以为只有守岁、磕头、祭灶、祭祖等仪式和团圆饭、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是年俗。如今,逛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音乐厅也是新年俗。上海有全国城市最多的文创园区、咖啡馆、茶馆、书吧等文化空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基于上海城市文化基因与市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置身其中带来的冲击力和融入感,都是一种新年俗的体验。

此外,既要有“高大上”,也要有“烟火气”。“烟火气”是什么?以前它是马路上的流动食担、小菜场里的鱼鲜气、大饼摊点供应的“四大金刚”;如今,大规模城市更新之后,烟火气既是上海人普通家庭的日常,也隐藏于街头一条条风情小马路里。烟火气,是一种人情味,也可看作人民城市的生活气息。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往往源于城市的生活气息,烟火气、市井气、人情味会带给上海无穷的魅力。

说到“年轻态”,上海是较早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中国城市。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城市里青年人的聚集度与活跃度,古老的年俗也亟须年轻人的创造与创新。一个拥有更多青年人的城市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有创造力的。大量吸收年轻人才,让青年人跨界到社区“管事”,出谋划策,提供社区治理创新的“过节方案”,古老的年俗就会产生诸多新年俗。

如果上海在这几个方面发力,在新民俗方面也一定会展现出新的“上海特质”与“中国经验”。

上观新闻:前些年,“洋节”来势汹汹,有取代传统节日之势,令许多人忧心忡忡。现在来看,这种情况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

仲富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西方外来节日在商业力量的加持下,不断影响着国人的节庆观、消费观,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是不是曾经“有取代传统节日之趋势”?我不这么看。

我曾带领学生做过一个入户问卷调查。上海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城市,但调查的结果是,上海市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接受度、喜爱度还是远远高于西方各种节日。在中国各种传统节日中,春节这一“第一大节”的地位不可撼动。不少年轻人虽然喜欢过“洋节”,但他们更重视春节。西方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在商家的推动下有些市场,但它们在中国没有根,没有土壤。单从这一点来看,认为“洋节”会取代传统节日的想法有些杞人忧天。

当然,我们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意识。强调传统文化与过不过“洋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就国际交往与文化传播而言,我们当然要尊重自身的传统与文化,但也要尊重他人的习俗。“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品格,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与因子。

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上大红灯笼高挂。海沙尔摄

「无论时代给传统节日注入什么新内容,其核心始终没有偏离中国传统精神」

上观新闻:近来,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于“就地过年”,您有什么感触或建议?

仲富兰:疫情暴发以来,民众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就地过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春节景观。

我特别能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我是1968年入伍的,曾跟随部队驻扎在兰州城外的七里河土门墩。有一年,春节吃年夜饭的时候,外面的雪下得很大,但轮到我出勤站岗放哨。顿时,一股游子离乡、孤孑无亲的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当然,虽然同为孤身在外,但和过去相比,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显然更好了。对于今年“就地过年”的新上海人,我有两条建议:一是接受现实,放松情绪;二是活在当下,自我鼓劲。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关心。上海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在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就地过年”的居民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猜灯谜,推广“线上拜年,视频团聚”,让浓浓年味温暖一个个社区、一颗颗心灵。

上观新闻:对于那些足不出“沪”、在家过年的上海人,您有什么建议?

仲富兰: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有着非常丰富的城市文化记忆。上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与“都市新年俗”有着密切联系。城市里的集体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本质上也是当代人的“乡愁”。

上海人过年,可以体验一下具有地理空间领域的“乡情展示”。我们可以回归城市地方文化,重温地域人文过程,感受“吾土吾民”“上海味道”等构成“年”的重要含义。春节期间,哪怕是光顾一下老城隍庙豫园里的捏面人、剪窗花、做糖人、写福字、听昆曲……相信都可以让市民们感受到一把浓浓的年味。

上观新闻:一面要抗击疫情,一面要让更多人在节庆体验中亲近传统、品味文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仲富兰:今年春节前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进万家”活动采取年俗非遗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有关机构组织各地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传播。这种形式非常好。既可以在“云端”展现各地精彩纷呈的年俗活动,推动非遗在新媒体业态的传播,还能营造浓浓年味,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虎年节日氛围。

过年,对中国人来讲,不仅是向过去的一年告别,更意味着要在新年到来之际,将美好的期待和祝福送给自己、家人和朋友。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技艺……可以将这些资源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转换成精彩纷呈的节目,并且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以及各地多家权威媒体等,奉献给千家万户,呈现出丰富多彩、年味十足、喜庆热烈、适度互动、充满特色的浓烈氛围。

归根结底,传统节日文化是孝、亲、慈、爱的文化,相关仪式活动无不传达和体验了对亲情、友情、族情、乡情的珍视。无论时代给传统节日注入什么新内容,其核心始终没有偏离团圆、和谐、吉祥、如意的中国传统精神。就算再过一千年,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上观摄影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夏斌

    推荐阅读
  • 贵州省丹寨县汞矿遗址(贵州丹寨有座资源枯竭而遭到废弃的城镇)

    贵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大溃败顾及不到38厂,抓来的矿工全部逃跑。起初入住的矿工就是剿匪而来的劳改犯,其中大部分都是国民党军队的顽固分子及其作恶多端的匪首。为防止改造人员逃跑,还派来军队值守,改造人员看到解放军荷枪实弹值守也不敢跑。随着社会环境逐步稳定,改造人员大部分被特赦释放,但这释放人员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最后将释放人员转为职工。丹寨县工矿区最后变成一处遗址,现在已经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

    2月以来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2月中旬出现寒潮天气。2月以来,有2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出现在13日至15日、19日至20日。2月以来,4次雨雪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31日至2月3日、2月5日至9日、11日至14日、17日至23日。华中中南部、华东中部及重庆东南部等地降雪量普遍有10~25毫米,部分地区超过25毫米。此外,还对交通电力造成不利影响,昆明部分动车组列车晚点或停运。

  • 撒手人寰的上一句是什么(撒手人寰的上一句是什么呢)

    撒手人寰的上一句是什么撒手人寰出自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程继先、王凤卿也撒手人寰。撒手人寰意思是:人寰指人间,撒手人寰指离开人间,即死亡。

  • 虾仁豆腐饼怎么做(怎么做虾仁豆腐饼好吃)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虾仁豆腐饼怎么做准备虾仁100克、豆腐1块、胡萝卜40克、鸡蛋1个、面粉120克、淀粉20克、油1勺、盐2勺、葱1把。虾仁切丁、胡萝卜、葱切末,把豆腐、胡萝卜、虾仁、葱放入大碗内,再倒入蛋液。放盐,淀粉和面粉,用手揉匀成厚糊状。平底锅放点油,用小勺子舀一块面团,用勺子底部压扁,中小火煎,底部定型后翻面,煎到两面金黄。

  • 重庆五洲园现在开放吗 重庆五洲园现在开放吗有疫情吗

    重庆五洲园现在开放吗?最新消息:为进一步强化园区内部景观建设,五洲园将于2021年8月3日封闭施工,启动抗旱保苗工程。园区及旅游电商平台,同步暂停对外售票。五洲园春天赏花、夏天纳凉、秋天采摘果实、冬天赏雪景,整个四季都可以观看到不同的名贵花木。

  • 安阳风景区哪个好(让安阳更加惊艳)

    正是这条高速公路的兴建,奏响了安阳东区建设的雄伟乐章。这一天上午10时,安阳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安新高速公路”建成开通。而在此之前的11月4日中午,经过建设者的昼夜奋战,随着最后一车沥青面料徐徐摊铺,安阳“东出口”双向8车道道路主体工程全线建成通车。这两条道路构成高速公路与107国道之间的连接线。施工单位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兼程,连续奋战,确保该工程于1998年10月22日如期竣工。

  • 板栗鸡做法 板栗家庭做法

    8、捞出后用热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 弹劾的意思(弹劾的意思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弹劾的意思弹劾,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利的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法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弹劾也是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 足球场打群架事件(堂吉伟德微信群)

    比如有媒体报道,2016年,遂昌小伙雷某过年时在群里发红包。程某不认识雷某,但还是抢了5元,而且,程某光抢不发。雷某对此十分愤怒,在情人节这天诱约程某,对其一顿暴打,导致程某脸部受伤。这其间的代价,轻则会引来暴力式情绪宣泄,重则会形成群体间的和谐,并造成彼此间的矛盾与冲突。微信群乱象是检验公共意识的最好维度,值得家长和学校共同反思。

  • 葛根和什么一起煲汤好 葛根和什么一起煲汤好?

    葛根莲藕排骨汤1、新鲜葛根200克,莲藕200克,猪排骨500克,生姜3片,洗净。葛根猪骨汤材料:猪骨250克,葛根100克,玉米1个,板栗50克,山药50克,葱、食盐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