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根腐病是很多大棚里但凡出现,就会很危险的病害。前期预防的时候,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加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进行喷施,也可以使用哈茨木霉菌加氨基酸的叶面肥进行喷施预防。哈茨木霉菌是可以治疗白粉病的,由于哈茨木霉菌是生物制剂,效果较慢,但是比较的安全,基本不会影响采摘。硼,磷钾硼是有促花的作用,并可以让花芽分化的更加充分,有效减少畸形果的出现。
4月1号了,草莓也基本进入末期了,基本最晚到5月1号,就开始拔苗了,经过这一年的种植,我还是总结了几点经验,我觉得这些经验可以分享给一些想要做草莓大棚的一些朋友点意见,或许大棚和大棚之间有所差别,但是这些预防性的措施基本都会用到的,设施种植草莓,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这些病害最常见,也是大多数大棚,在没有做预防工作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
沾根
刚开始栽种的时候,草莓苗一般都是从外购买的,栽种的时候,强烈建议用杀菌剂进行沾根杀菌,然后栽种,主要是预防根腐病。红根腐病是很多大棚里但凡出现,就会很危险的病害。红根腐病的主要表现就是死棵,大棚内刚开始出现死棵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滴灌的管道堵住了之后,草莓干死的,直到出现越来越多的死棵,这才发现是红根腐病,然后用复配的杀菌剂加保护根系的水溶肥进行了滴灌。其实在沾根栽种之后,因为草莓的果期是比较长的,也需要根据棚内的情况进行定期的用滴灌冲施杀菌剂进行预防。
白粉病
这个病害一般是发生在年后,由于年后温度开始慢慢升高,棚内的温度湿度越来越高,棚内很容易出现白粉病,这个病害应该也是在前期需要定期的预防,不然等发现再治疗的时候,就有点控制不住了。前期预防的时候,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加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进行喷施,也可以使用哈茨木霉菌加氨基酸的叶面肥进行喷施预防。白粉病早发现,早治疗,发现到中期的时候就比较的难治疗了。哈茨木霉菌是可以治疗白粉病的,由于哈茨木霉菌是生物制剂,效果较慢,但是比较的安全,基本不会影响采摘。也可以使用唑醚氟酰胺进行喷雾,预防大于治疗,这是设施种植的精髓。
蚜虫,红蜘蛛
这两个虫害,在走过的大棚中,非常的奇怪,或者是我走过的大棚不多,一般大棚内只发生一种虫害,出现蚜虫的大棚,就会一直出现蚜虫,出现红蜘蛛的大棚,也会一直出现红蜘蛛,可以使用苦参碱来进行治疗。杀虫的药剂是可以和杀菌剂进行配合使用的,然后加一点叶面肥,一次性喷雾,减少人工的投入。一般打药的时候都会进行复配,一般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而成,其中叶面肥因为生长的需求,经常会添加多种叶面肥,比如硼,比如磷钾,比如生长调节剂,等等,在复配的时候,不宜太多,复配药物的时候没有杀菌剂的时候,复配的数量最大是4种,添加杀菌剂的时候复配的最大数量是三种,否则会影响药效。
钙
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钙最明显的就是导致草莓果实出现斑块和烂果。在种植的过程中,只要到了果期,建议每一个月冲施一次钙肥,钙肥的效果特别的明显,它的主要作用可以让草莓单果增重,而且颜色更加油亮,一般的钙肥都是复合型的,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生根壮根的功效,钙肥可以叶面喷雾,一般半个月就需要喷雾一次,多数钙肥呈弱碱性,使用的时候需要单独使用。
硼,磷钾
硼是有促花的作用,并可以让花芽分化的更加充分,有效减少畸形果的出现。磷钾肥,促进果实的形成,以及养分的积累和转化,钾肥是可以增甜的,钾肥在果实中,经过温差的影响,转化为糖分,让草莓更加的香甜,硼元素和磷钾元素复配混合使用,一般在果期使用,间隔的时间大约是在7-10天左右。
生长调节剂
有一种植物生长蛋白,是在草莓栽种好的第7天开始使用的,这种生长蛋白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让根系更加的健壮,使用之后,在10天之内,萌发大量的毛细根,相比没有使用植物蛋白的草莓,根冠的面积相差一半多。还有一种植物生长蛋白,是可以促进果实膨大的,但是不同于激素,这种生长调节剂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效果慢,但是不伤苗,不伤地,即使这种生长蛋白比较的安全,整个生长周期中,一般使用三次就可以了,果实能够变大,而且比较的安全,还不失原来的味道。
种植了一年的草莓,在预防上只总结了这些经验,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帮到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