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可能出现的CT征象影像学研究对于肺部感染诊断和管理至关重要肺部感染的影像学征象可能是特异的或非特异的,也可能是非肺部感染的表现本文讨论肺部感染疾病的射线和CT常见或罕见征象和表现,及相应的机制和病理生理因素,并介绍可能。
影像学研究对于肺部感染诊断和管理至关重要。肺部感染的影像学征象可能是特异的或非特异的,也可能是非肺部感染的表现。本文讨论肺部感染疾病的射线和CT常见或罕见征象和表现,及相应的机制和病理生理因素,并介绍可能具有类似表现的非感染性疾病。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 实变和空气支气管征(Consolidation and Air Bronchogram Sign)
实变是肺部感染最常见表现之一,不同的病原体表现不同。当被致密、实变的肺实质包围时,可能见支气管充满空气,产生空气支气管征(图1)。在正常肺中,胸部X线片未见充气的支气管,因为它们被充气的肺实质包围。在发热和咳嗽的患者中,此征象提示诊断为肺炎。虽然该征象最常见于细菌感染,但任何感染都可表现为空气支气管征。鉴别诊断包括非阻塞性肺不张,误吸和肿瘤,如腺癌和淋巴瘤。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肺容量减少表现区分肺不张和肺炎,包括支气管血管聚集,间裂移位,纵隔移位和横膈抬高。空气支气管征的检测表明存在中央阻塞性病变。
图1 49岁男性左下叶肺炎,表现空气支气管征(箭头)。
2. 轮廓征(Silhouette Sign)
轮廓征是病理因素使肺实质内的空气被取代,引起肺软组织界面丧失。影像学上同一解剖平面的结构间界面丧失,胸片会产生轮廓征。当胸片检测发现轮廓征时,对于发热和咳嗽的患者进行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很重要。其他疾病包括肺不张(肺段或肺叶)、误吸、胸腔积液和肿瘤。
图2 4岁女孩患有舌叶肺炎。表现出轮廓征。后前位X线片显示界面正常(右),肺和左心缘正常界面缺失(左),使舌叶异常。
3. 树芽征(Tree-in-Bud Sign)
小气道或终末细支气管因其直径小(< 2 mm),管壁薄 (< 0.1 mm),在CT上不可见。当充满黏液、脓液、液体或细胞时,在CT上可能间接可见,形状类似于嵌入发芽的树,带有分枝结节V型和Y型阴影,称为“树芽征”(图3)。因为树芽影在次级肺小叶中央形成,它们特征性地保留胸膜下实质,包括与叶间裂相邻的肺实质。
图3 结核再次活动的45岁男性患者。CT(底部)显示许多V形和Y形树芽征。
但树芽征可能是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树芽状阴影通常提示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或误吸,在其他疾病中较少见,如毛细支气管炎、慢性气道炎症(如囊性纤维化或免疫缺陷)、弥漫性泛毛细支气管炎和腺癌。误吸常引起肺下部区域为主的树芽征,当肺的上部区域以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黏液堵塞和马赛克衰减合并树芽样阴影时,应考虑囊性纤维化。东亚患者出现弥漫和均匀的树芽状影时,应考虑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较少情况下,树芽征可能是血管病变(血管树芽征)的表现,包括肿瘤或异物栓塞(图4)。
图4 40 岁男性,静脉注射压碎的硫酸吗啡片后,显示弥漫性血管树芽状影和主肺动脉扩张。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或误吸不太可能导致这种双侧分布的弥漫性树芽状影。此时,应考虑其他诊断,如弥漫性泛毛细支气管炎和异物注射。
4. 叶间裂膨出征(Bulging Fissure Sign)
叶间裂膨出征代表肺叶实变扩大引起间裂膨胀或由受累实质内大量的炎性渗出物引起移位。通常与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右上叶实变相关(图5),任何肺炎都可以表现出叶间裂膨出征。该征象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目前具有这种征象的发生率在降低,可能因对疑似肺炎患者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所致。其他出现叶间裂膨出征的疾病包括任何肺部占位过程,如肺出血,肺脓肿和肿瘤。
图5 75岁患者,酒精中毒并克雷伯菌肺炎。叶间裂膨出征。后前位胸片(左)和侧位胸片(右)显示右上叶实变,导致水平裂膨出(黑箭),斜裂向后凸出(白箭)和中间支气管下移位(星号)。
5. 滋养血管征(Feeding Vessel Sign)
滋养血管征是肺血管向远端肺结节或肿块走行的 CT 表现。最初认为,该征象是提示疾病血行播散,研究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征实际上是肺静脉从结节走行,肺动脉通常在结节周围走行。最初认为滋养血管征是脓毒性栓子的诊断(图6),但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包括转移、动静脉瘘和肺血管炎。当滋养血管征可见空洞和非空洞结节及胸膜下楔形实变时,应考虑脓毒性栓子。结节通常以基底和外周为主,大小不等。动静脉瘘与脓毒性栓子的区别在于不仅动脉,而且静脉扩大。
图6 45岁男子患有脓毒性栓子,滋养血管征。脓性肺栓塞表现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