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锋利锐利啥意思(磨刀使之锋利的意思)

时间:2023-07-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菜刀切不动肉了,往水缸沿儿上鐾一鐾。"蒲计切"是《字汇》对"鐾"字的反切注音。《字汇补》还告诉我们,"鐾"字的重文是"鐴"。"据此推测,此用法大约始于宋元。"历王遂断卞和左足。厉王薨,武王继位,卞和又献,又被断其右足。"剖硎,犹言"治于硎","治于硎",即"磨于硎"。换言之,"剖"极有可能是"鐾"的始字。精为砥,粗为砺。"也就是说,在古代,砥砺,即磨刀石。其次,各自的措施不一样。

明朝有个叫冯梦龙的人,他编撰了一本笑话集《笑府》,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一人好讨便宜,市人相戒,无敢过其门者。或携沙石一块,自念无妨,径之。其人一见, 即呼:'且住!'急趋入取厨下刀,于石上一再鐾,麾曰:'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个人爱占便宜出了名,大家都怕被他揩油,谁也不敢从他门口走过。有个人拿着一块沙石,心想一块石头应该没什么事吧,便径直从他家门口走过。那个爱占小便宜的人一见,喊道:"慢着!"并急忙跑进家里,拿了厨房的菜刀出来,在沙石上鐾来鐾去,把刀磨好了,才挥手说:"去吧!"

鐾,普通话读作bèi(音被)

这个笑话里提及的"鐾",即"鐾刀",至今还存在于很多方言中,是一个极其常用的口语词。

"菜刀切不动肉了,往水缸沿儿上鐾一鐾。"

"那个刀鈯得可厉害哩,你去拿疙瘩皮子鐾一鐾哇。"

"你的刀把我下巴都刮疼了,快往布上圪鐾圪鐾再使唤。"

不过呢,这个"鐾"字是个晚起字,大致在明朝前后才出现。

那么,明朝之前,古人把磨刀称作什么呢?

先来说说"鐾"字

鐾,普通话读作bèi(音被),意思是把刀在布、皮、磨刀石等上面反复摩擦,使之锋利。

"鐾"字现今可见的最早出处,当是明朝梅膺祚《字汇》:"鐾,蒲计切。"

《康熙字典》中的“鐾”字条

《字汇》是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字典,共收33179字,除古书中常用字外,还收有许多俗字。"蒲计切"是《字汇》对"鐾"字的反切注音。

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吴任臣学者对《字汇》进行增补,又增收了很多俗字,即成《字汇补》。吴任臣在《字汇补》对"鐾"字是这样解释的:"鐾,音避。治刀使利也。按即鐴字重文。"

由此可见,"鐾"字在明清时期,读音为"蒲计切",即"音避(bì)",意思是"磨刀使之锋利"。

《字汇补》还告诉我们,"鐾"字的重文是"鐴"。

古代铁犁铧

所谓"重文",即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体字。

鐴,普通话读作bì(音闭),南北朝时期的字典《玉篇·金部》解释说:"鐴,犂耳也。"犁耳,就是装在犁铧上的铁板,使耕开的土壤翻转并破碎。

"鐴"作"磨刀"讲,最早见于宋朝官修韵书《集韻》:"又蒲计切,音薜。治刀使利。"据此推测,此用法大约始于宋元。

犁铧耕地

"鐴"字在宋元时期怎么读,宋代官修韵书《广韵》《集韵》均注音为"必益切,音辟。"

在古代汉语中,"辟"音属入声韵,大致读音为pie,其声短促,一发即收,韵尾好像被吃掉了一样,没有一点余音。

大致到了明朝的时候,"鐴"字读音舒化为《字汇》中的"蒲计切",即"音避(bì)",字形也变为"鐾",用作磨刀磨剪之义的假借字。

《康熙字典》中的"鐴"字条

行文至此,问题就又来了:在更早的时候,古人把磨刀称作什么呢?

剖,在古代也指磨刀

剖,普通话读作pōu,同解、破,意思是将某物破开、从中间分开,又引申出分辨、分析之意。

在古代汉语中,"剖"的读音和字义一直都很稳定,与今字差别不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汉语中,"剖"还有一个义项是"研磨、治理"。

西周人龙纹璧

西汉东方朔《七谏·谬谏》云:"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东汉王逸注:"剖犹治也。"

这句话中的"抱璞泣血"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即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璧典出《韩非子·和氏》:春秋时,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深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就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工验看真假,玉工说:"是块石头。"历王遂断卞和左足。厉王薨,武王继位,卞和又献,又被断其右足。文王继位,闻有此奇人异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得一美玉,精雕为璧,为纪念卞和命名为"和氏璧"。

古代书籍

东方朔诗中"安得良工而剖之"的"剖",不只是解剖,还有"研磨、治理"的意思。玉不琢不成器嘛,不但要把璞玉之"菐"(即外皮)去掉,而且还得精雕细磨,方成美玉。

另外,《淮南子·齐俗篇》也记载了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庖丁解牛。

其文曰:"庖丁用刀十九年而刃如新剖硎。"

这句话中的"剖硎(xíng,音形)"该怎样训释呢?

东汉许慎注云:"新剖,始制也。硎,磨刀石。"

东汉许慎与《说文解字》

晋郭象注:"硎,砥石也。"唐成玄英疏:"硎,砥砺石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硎,音刑,磨石也。"

剖硎,犹言"治于硎","治于硎",即"磨于硎"。

《淮南子·齐俗篇》中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叫丁的厨师,手中的宰牛刀用了十九年了,刀刃却像刚刚从磨刀石上启开一样锋利。

剖,可能是"鐾"的始字

那么,"剖"字在上古音中怎么读呢?

剖,从刀,从咅(pǒu),咅亦声。

古代典籍《说文解字》

许慎《说文解字》:"咅,相与语,唾而不受也。" 咅,其实就是"呸"这个字。

剖,从"咅"得声,咅,从"不"孳乳而来,许多从"不"的字,比如杯、盃、柸,从"咅"的字,比如倍、焙、碚,都读作bei。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古代典籍《说文解字》

在古代音韵学上,有一个论断,叫"古无轻唇音",是说在两汉之前的上古读音中,唇音声母只有"帮滂并明"这4个重唇音,"非敷奉微"这4个唇齿音声母,即轻唇音是不存在的。

这样解释对没有音韵学常识的人来说,有点不太容易理解,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吧。

比如今天的晋方言中,把"马蜂"称作"马彭",把"孵小鸡"称作"菢小鸡"。又如吴语中,把"蚊"称作"门",这都是上古读音的遗存。

"蜂"的声母f,在上古音读p;"孵"的声母f,在上古音读b;"蚊"的声母w,在上古音读m。

如此,"剖"字在上古的读音,应该是bei(音背)。

雕版印刷

今天我们常说的鐾刀,应该就是从这个"剖"字延续而来的。换言之,"剖"极有可能是"鐾"的始字。

只不过到了宋元的时候,"剖"字不再读"bei(音背)",人们也就渐渐忘记了它还有一个"磨刀"的义项,便借用同音字"鐴"来代替。

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又新造了一个字,这个字电脑上打不出来,字形是"扌"加"闭"(见下图)。

《中华字海》截图

明朝以后,人们把"鐴"字的"金"字旁,挪了一下位置,创造了一个音义都比较贴切"鐾"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鐾刀和磨刀是有区别的

"鐾刀"和"磨刀"意思虽然相近,但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是"磨料"不同

鐾刀,常用的磨料很杂,布、皮、石头,水缸沿儿、瓷碗底儿,都可以用来鐾刀。

说起鐾刀,不能不提起剃头师傅。

剃头师傅

在过去,剃头师傅的手艺全凭一把刀,这刀类似于今天理发店的刮胡刀。

剃刀钝了,用起来就不顺手,就把一块狭长的粗布拉直绷紧了,在上面来回蹭几下。

这个布,就叫鐾刀布,用的时间长了,往往黑漆麻乌的。所以小孩子顽皮,把衣服弄脏了,大人就会骂:"又死到哪里去了,衣服弄得跟鐾刀布一样!"

鐾刀布

磨刀,用的是磨刀石:砥砺。

砥砺,普通话读作dǐ lì,是个极其常见常用的词语,如砥砺前行,砥砺奋进,砥砺革命意志。

砥砺一词,最早见于史籍的,当是《山海经》,其文曰:"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砺。"

磨刀

两晋时期训诂学家郭璞注曰:"砥砺,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砺。"

也就是说,在古代,砥砺,即磨刀石。砥,指细腻的磨刀石,砺,指粗糙的磨刀石。

其次,各自的措施不一样。

不管是厨房里的菜刀,还是剃头匠的剃刀,都是早就开好刃的,不用磨也能用,只是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了增加其锋利度,就随便在什么地方,比如缸沿儿上,瓷碗底儿,或者鐾刀布上来回摩擦几下,一般情况下是不用加水的。

磨刀

而磨刀就不能怎么"随便"了。

古代刀剑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刀口并不锋利,需要先到砺石上粗略地打磨一下,使之"开刃",然后再到砥石上细细研磨,彻底清除毛边,强化刃口,使之达到锐利、光滑、抗崩、耐磨的效果。不管是粗磨,还是细研,整个过程,必须随时加水。

剃头

再次,二者的引申用法不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砥砺,不但可以用来磨炼刀剑,也可以用来锻炼人的品行、情操、意志,或相互之间共同勉励,以求精进。

苏轼《与王庆源之子书》:"惟望昆仲力学砥砺,以显扬不坠为心。"

《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砺百姓。"

剃头

鐾,是老百姓常用的口语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来不唱什么高调。

鐾,不仅仅指鐾刀,事实上,类似短时间反复摩擦的动作都可以称为"鐾"。

常用针线的人将缝衣针往头发上鐾一鐾,沾微量头油,利于行针;吴方言中的"鐾自来火",是指划火柴;"鐾墨"是指用毛笔沾墨汁。(张文平)

    推荐阅读
  • 桃子热量高吗?多少?(桃子的热量高吗)

    桃子的热量低,食用以后是不会长胖的。维生素C不仅有助于身体吸收铁和维护免疫系统,而且对合成肌肤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桃子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胃蠕动,减少体内宿便,减肥期间可以吃。吃桃子减肥的最佳时间一般来说,只要不过量的吃桃子是不会发胖的。当然,晚上睡前最好不要吃桃子,以免胀气。

  • 最好玩的游戏p4(P社的精度加上文明的自由度)

    根据制作组KubeGames自己的说法,《统治者:希腊战争》是一款结合了历史、神话、策略的独特4X回合制游戏。比如在教程中,玩家扮演的马其顿羽翼未丰,面对强敌雅典的挑战仍需要盟友哈尔迪吉斯之协助。没错,在古希腊世界,尤其是在波希战争之后的古希腊世界,城邦之间的对抗与合作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 毛姓堂号大全集(毛宝所传江北毛氏52世系衍脉图勘误)

    贾贽本旧谱是将叔聃列为毛氏始祖。逮至周衰而国亡,秦并天下,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焉。其依据史料、出土文献首次厘正毛氏鼻祖为毛叔郑。成王称其为毛叔父、毛父。因是成王最小的叔父,故又称叔郑。毛氏无国,世为周王室卿士。周初封建,遵循长子封于外,次子承继氏姓的规制。幼子受封派氏为南宫氏,称南公。事实上,毛叔郑后代并非仅止于毛氏一族尔。按照周制,分封后,次子承继大祖氏称,是为大宗。

  • 青州美食有什么好吃的(青州美食有哪些好吃的)

    青州美食有什么好吃的夹河驴肉,这可是清朝的贡品,味道这是一绝。在清朝的时候,青州的夹河一带,就盛产驴肉,而当地人不仅养驴,还十分擅长制作五香牛肉,制作工艺很复杂。而现在这里的驴肉也成为青州的一块招牌,来到青州不品尝一下这里的驴肉实在是遗憾。丰糕也是当地很有名的小吃,主要的成分是米面,中间还有馅料。油酥饼可以用来当作早餐,或者是当点心吃,有的人出远门会带上一些油酥并当作干粮,在路上吃也很方便。

  • 什么情况容易出晚霞(晚霞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就是说,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滴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 如何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怎么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点击“业务办理”-“异地就医”。异地就医包含“快速备案”和“自助开通”,分别覆盖21个省级地区和4个省级地区,可分别进行查询。也可以点击“业务办理”-“异地就医”-“住院查询”-“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查询”功能版块,了解所在参保地提供的线上备案渠道。

  • 梦见吃包子(梦见吃包子是什么征兆)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梦见吃包子梦到吃包子,五行主土,得此梦乃是火土相生,食伤生财,与他人共同求财者事业良好,多为贵人辅佐,求才可有长久之迹象,夏天梦是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老年人得此梦身体康健,与他人相处融洽,生活顺遂,得此梦子孙贤良,多为吉兆。

  • 断点测试电笔电路图讲解(ISP-黑电平校正BLC)

    然而ob并不能真实的反映黑电平的值,因此目前很少有ISP或sensor去使用ob区域进行计算。校正现在的主流cmossensor都是自己把blacklevel已经处理完了。在isp部分减掉的其实不是blacklevel,而是sensor统一做出来的pedestal。由于硬件设计人员在设计BLC模块时需要考虑效果和成本,因此目前市场上使用的ISP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sensor输出的图像上减去一个数值。以单通道为例,以下是黑电平校正的示意图:

  • linux系统中config命令(Linux系统基础指令六)

    linux系统中config命令摘要:TFTP是用来下载远程文件的最简单网络协议,它其于UDP协议而实现。LinuxtFTP命令用于传输文件,让用户得以下载存放于远端主机的文件,也能将文件上传到远端主机放置。tftp是简单的文字模式ftp程序,它所使用的指令和FTP类似。本文将介绍tftp命令的使用方法,详细内容参考下文。主要是设置TFTP服务器的根目录。

  • 除夕十二点钟声祝福语(除夕十二点钟声祝福语有哪些)

    除夕十二点钟声祝福语夜空之中礼花绽,五彩缤纷不夜天。夜晚守岁劲头足,除夕钟声换旧年。除夕来到,祝愿朋友开心如意,幸福吉祥全拥抱!猴年的钟声响了,我的短信立即赶到,祝你除夕快乐!除夕将至红梅俏,雪中梅花分外娇。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与父母团聚;最好的时刻就在今朝,普天同欢庆;最大的快乐就是这样,其乐融融过除夕;最美的祝福总是及时赶到,除夕到,愿你合家欢乐,年年有余,除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