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纪念他,演绎着他的音乐。此次演出的六首曲目中,《爱的回答》《合唱幻想曲》《“命名日”节庆序曲》和《第十交响曲》等四首为湖南首演。这些伟大作品的妙音,将首次在湖南的土地上奏响。现场共250人参与演出,共同致敬乐圣250年诞辰。《第八交响曲》写于贝多芬1812年在波西米亚温泉小镇度假期间。那时贝多芬的生活已相当困窘,并与亲朋好友发生了诸多争执。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婷婷 龙文泱 通讯员 刘恩丞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曾在致友人的信件中这样说。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将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了艺术。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纪念他,演绎着他的音乐。
12月16日晚,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日专场音乐会——一场2020年湖南乐迷不可错过的现场音乐会,将在长沙音乐厅奏响。
四曲湖南首演,梦幻阵容现场见证历史
首演是音乐神圣的仪式,一首作品从作曲家的灵感里独立出来,以演奏者为媒介,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获得全新的观照、解读与融合。首演还是创造历史的壮举,对于长沙的乐迷而言,他们将现场见证、甚至亲自参与到历史的创造中去。
此次演出的六首曲目中,《爱的回答》《合唱幻想曲》《“命名日”节庆序曲》和《第十交响曲》等四首为湖南首演。这些伟大作品的妙音,将首次在湖南的土地上奏响。
著名旅美指挥家苏文星返乡,领衔8家3团;八大独奏独唱家、“两南”音院合唱团群英荟萃,打造此次演出的梦幻阵容。现场共250人参与演出,共同致敬乐圣250年诞辰。
选曲别出心裁,考证贝九“欢乐颂”前世今生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后一部完成的交响曲,代表着音乐殿堂的巅峰和交响乐创作领域的最高成就,第四乐章“欢乐颂”的旋律早已在世界深入人心。
此次音乐会的选曲也别有一番用意。1794年,贝多芬在艺术歌曲《爱的回答》中写出了一段温柔的旋律;1808年,贝多芬完成《合唱幻想曲》,后段合唱沿用了《爱的回答》的旋律,因与“欢乐颂”主题神似,这部作品被称为“小贝九”;1814年,贝多芬完成《“命名日”节庆序曲》,尾奏中出现 “欢乐颂”旋律,这是该乐思作为雏形的最后一次出现;1823年底,《第九交响曲》问世……
此次音乐会的首演曲目,旨在带领听众共同考证“贝九”前世今生,探寻“欢乐颂”演变的脉络和心路历程。
两首重磅佳作,倾听乐圣艺术与生命的交融
除此之外,另两首曲目《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和《第八交响曲》亦是重磅佳作。
贝多芬共创作了两首浪漫曲,完成时间均在18-19世纪之交。这是贝多芬事业的关键期,加上耳疾加重,为他的前途笼罩上了深深的阴霾。贝多芬为此曲写了一条甜美的、法国歌剧风格的主题旋律《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带有婉转的装饰音。长笛在希望中释放了一丝不安的情绪,在随后两个插部中,希望和不安的矛盾围绕主题的节奏变形不断发展,最后回归安宁和乐观的心绪。
《第八交响曲》写于贝多芬1812年在波西米亚温泉小镇度假期间。那时贝多芬的生活已相当困窘,并与亲朋好友发生了诸多争执。但这部作品仅用了4个月完成,并呈现出欢快自在的情绪,“更加奇特,更表现出作者的特点,交融着悲剧与滑稽,力士般的刚强和孩子般的任性。”这部特殊的作品,是对过去的追忆、评价和自省,是在“理性”与“成熟”之后,对自我改变的寻求。
[责编:李絮枫]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