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法不同,但他却是各地餐桌上常见的野菜。花期5-8月,果期6-9月。黄鹤菜的果实成熟后和蒲公英极为类似,绒毛/白色,日后拍摄到蒲公英时再进行对比辨别虽名为菜,但却不建议采食。意思是指黄鹌菜虽然可以食用,不过味道却不好。叶子较宽的是牛筋草,根茎偏暗红色,混合在韭菜花盆里,不仔细看完全不能发现。尽管他们的名字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却丝毫不能影响他们奋发向上,积极生长的态度。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NiNi的花园”里那些从野外采回的小草,那这期大家来认识一下“从土壤里自然萌发的小伙伴们”吧。
土壤自然萌发的“小伙伴”
花园里的泥土少数是从网上购买的营养土、椰土,其余大多是和家人从荒野挖回来的原土(徒手搬上9楼,挥洒了不少的汗水啊!)
也许就是在那时,夹杂在土壤里的种子被顺道带了回来,然后慢慢地生了根,发了芽。
1. 酢(cù)浆草
拉丁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 多年生草本,酢浆草属
咋一看,别把他和车轴草(又名:三叶草,就是那相传象征幸运的四叶草)弄混了。车轴草的叶片有淡色斑,花序球形,常开白花,也有粉紫色,种子阔卵形。(日后有幸拍到相关照片,再和大家分享)
而酢浆草叶片无色斑,呈长圆形或卵形,边缘有柔毛。照片上的叶子如同三颗聚拢的爱心,不知您有没有感受到满满的爱意呢?
老家也叫他“酸溜草”,大家有没有尝过呢?
伞状形花序,花色为黄色/粉色;蒴果长圆柱形,种子长卵形。小时候曾把果实拿来吃,为了回忆一下,摘了一颗尝尝,那酸味真是难以下咽……
- 马齿苋(野菜)
拉丁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 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科
我的家乡叫他马思汗,有的地方叫蚂蚱菜。叫法不同,但他却是各地餐桌上常见的野菜。生食、凉拌、烹食均可,味稍酸,夏季一开胃佳肴;同样他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不知道,他有没有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呢?
中间的黑色是她的种子,偏斜球形。花期5-8月,果期6-9月。明年又有“野菜”吃了;)
3. 黄鹌(ān)菜
别称:野芥菜(福建)、野青菜、还阳草
黄鹌菜,拉丁文名:Youngia japonica.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目、菊科、黄鹌菜属。
叶片呈倒披针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宽线形;舌状小花,少数或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花序梗细;4~9月开花、结果。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借冠毛随风传播。
黄鹤菜的果实成熟后和蒲公英极为类似,绒毛/白色(图片橙色圈出),日后拍摄到蒲公英时再进行对比辨别
虽名为菜,但却不建议采食。
《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此草与荠苣齐生,而味肥俱不如,彼为膏粱,此为草芥矣。翦以饲鹅,盖鸡鹜不与争也。”
意思是指黄鹌菜虽然可以食用,不过味道却不好。就算用来饲养喂鹅的话,连鸡鸭也不会去争抢。
另外,黄鹌菜还有“喜乐”的寓意。因为他的果实外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好似降落伞般在风中翩翩起舞,十分地快乐悠闲,故得此花语。
4. 蒲儿根
蒲儿根 拉丁学名:Senccio oldhamianus Maxim 菊科、蒲儿根属
这不就是我们常挂在口上的“野菊花”吗?或者就是方才介绍的“黄鹤菜”?
其实不然。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除了颜色是黄色外,他和的花形和叶子都不一样。
蒲儿根 别称:猫耳朵、肥猪苗。对比图4看,你会发现她的花苞中间呈圆盘,较黄鹤菜大,总苞钟形,基部无小苞;叶片呈肾圆形至广卵状心形;
(图片左下侧浅绿色的为她的叶片,右侧深绿色油光的是月季的叶片)
5. 牛筋草
拉丁学名:Eleusine indica (L.) Gaertn. 一年生草本,禾本科、穇(shān)属。
禾苗细叶是牛筋草,长势俨然超过了新萌芽的火龙果,有点喧兵夺主的感觉。
与农物争夺水分、养分的就是他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不易被铲除,给农民伯伯添了不少烦恼呢。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特性,他成了优良的保土植物,而且全株还可用作牲畜饲料。
叶子较宽的是牛筋草,根茎偏暗红色,混合在韭菜花盆里,不仔细看完全不能发现。这个障眼法之高明!
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囊果卵形,花果期6-10月
在没有播种的情况下,一个小小的屋顶花园里就生长着数十种小草,还有很多在萌芽中,尚未确定是什么品种。他们的种子随风飘散,埋藏在土壤里,寻找适当的时机破土而出,奋力生长,顽强地扎下了根,紧紧地拥抱着大地。
尽管他们的名字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却丝毫不能影响他们奋发向上,积极生长的态度。他们在路边,石缝间,山野里,平原上,河流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根之地。
默默无闻的他们也许很平凡,但从种子散落在土壤里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停地积累力量,蓄势待发;直到钻出土地,并用尽全力生长;孕育种子,传接生命,最后凋零,为来年再次为大地披上绿装而默默地准备着。这种一直努力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无私的奉献、无言的坚守和与世无争的内心着实不凡。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甘为一棵小草呢?
笔者会定期介绍身边的植物,以及他们的故事。希望这些平凡的点滴,能激起您对于植物和自然的好奇心,用心地去观察、探索、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准确之处,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