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南北方过小年差异有多大(南北之争又来了)

时间:2023-08-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2月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北方传统的小年,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小南发现,在江浙沪地区,会把除夕前一天夜晚作为“小年夜”。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不过,到了清朝雍正皇帝,小年的日期发生了变化。人们喷刷房子、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古称“扫年”。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

2月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北方传统的小年,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在广州的小南,也感受到浓浓的春节的味道。走到楼下已经可以看到各种春节的装饰品在街头挂着——红灯笼、春联、福到等都在开始倒数着这一年一度的回家的喜庆日子。

要说这小年还有一段故事呢。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被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下,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关键来了,到底小年是哪一天?】

都说北方小年二十三,南方小年二十四。小南可就不服了,“小年”可调皮捣蛋了。到底哪一天才是“小年”呢?

◆观点一

根据“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观点二

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因为清朝,政府于腊月二十三祭天颂祖,北方居民便在当天过小年。

南方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小南发现,这一天过小年的传统是最悠久的,历史上离政治中心较远的区域的南方大部分区域都保持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

◆观点三

除了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还有一些区域的小年是其他时间哦!

小南发现,在江浙沪地区,会把除夕前一天夜晚作为“小年夜”。

在四川、贵州部分地区,也就是我国的西南部,他们的小年则是在正月十四或者是正月十五。

在江苏南京地区,小年竟然是元宵节哦。

也有传言,小年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在殷商时期的“五祀”和西周的“七祀”中,“祀灶”都是重要内容。魏晋之后,作为“祀灶”对象的灶神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小年作为节日基本成型。但是, 古代人们过小年都是在腊月二十四这天。

宋代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

不过,到了清朝雍正皇帝,小年的日期发生了变化。

清朝皇族统治者信奉萨满教,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敬神。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清王朝皇族过萨满节日,腊月二十三敬神,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腊月二十四,再过小年,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更主要的是,两者的仪式有些相同之处。等到雍正当皇帝的时候,感觉到这太麻烦了,于是提出了小年提前到腊月二十三过,在敬神的时候顺便也拜拜灶王爷。

在雍正的要求下,清朝统治者都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因为清朝的中央政府在北京,所以北方人多选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很多地方受清朝统治者的影响很小,仍然选择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可以说,南北小年日子的不同,是受官气的影响。

【小年习俗盘点】

那么小年要做啥?小南身边几个朋友讨论起来都说是大扫除。那除了大扫除,还有其他啥习俗呢?小南给你盘点一下~

▼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祭拜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哨。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蒸花馍,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小年习俗传说】

为什么要大扫除?

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人们喷刷房子、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古称“扫年”。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

据说,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很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话。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99999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见三尸神,命他在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他们的罪行,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凡,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在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

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凡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传说,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租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四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 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八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民族风俗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

一到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就忙着打扫室里室外卫生,清洗蚊帐被褥,连箩筐家具也洗刷一遍,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把几件破旧的东西拿到村口放火烧掉,称为“送穷” ,意思是把那些晦气全部送葬掉,以换来新一年的好运气。

为什么吃灶糖?

传说,北宋时期的宰相吕蒙正从小家境贫穷、四处流浪。后来,他和母亲栖身于彰德府东北永和县境内的一座寺院内,即现在的安阳县曹马村洪元寺。寺内的长老满腹经纶,且有一手做风味小吃的绝技——制作芝麻糖。

吕蒙正虽一贫如洗,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以深得长老器重。长老不仅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吟诗作赋,还常赏些芝麻糖让他母子品尝。公元976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日,人们都在忙着送灶王爷上天。吕蒙正见百姓用食物供奉灶王爷,而他没有东西可供奉灶王爷,便用寺院里的芝麻糖粘到灶王爷画上。

待灶王爷返回天宫,大帝询问时,他欲说但张不开口,只是一味点头。玉皇大帝以为“灶火之神”连连称赞吕蒙正人品,于是就颁旨降福,赐官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果然居天下数百名举子之冠,考中状元。

为报答长老教育接济之恩,他扩修寺院,并拨黄米、小麦各500担,芝麻100担,让长老广授芝麻糖制作技艺,作为当地百姓谋生之本。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百姓也纷纷效仿吕蒙正用芝麻糖供奉“灶火之神”,祈求玉皇大帝降瑞赐福。这样,世代沿袭,流传至今。

本文内容综合自网络

【撰文】沈丛升

【校对】符如瑜

    推荐阅读
  • 庐江一日旅游景点大全(精品旅游线路推荐)

    白石天河大桥位置: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齐嘴村坐落在袁家山脚下的齐嘴村,又名齐咀村,依山傍水,真可谓揽群山之秀色、集巢湖之灵气于一村。湿地还是鱼儿的“产房”,每年春末夏初,水淹草滩,鱼、龟等就会游进产卵,繁育后代,如今的马尾河湿地不断吸引游人纷至沓来。逐渐成为巢湖南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湿地公园内的植物多达上百种形成了一道流向巢湖的“清水走廊”,鱼游鸟翔的好风景。

  • 老是放屁是怎么回事 老是放屁是怎么回事男性

    每个人的肠道都会产生气体,其气体的量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人也不恒定不变的。当肛门排气量大大的超过了平时,即为多屁。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多屁经常放屁最为常见是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消化系统不良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肝。胆、胰腺疾病,等等。大肠菌饱餐后就会排气,这些气体在体内累积,造成一股气压。小贴士正常情况下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它对人的健康有利。一个人一天到晚不放一个屁,这对健康不利。

  • 河南卫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河南卫视好戏连台)

    人们注意到,今年以来河南卫视奉上的一场接一场视听盛宴,每次都刷屏出圈。河南卫视这四出好戏,都是从传统文化“寻宝”的成功案例。用心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原创“IP”,也是河南卫视好戏连台的秘诀。四出好戏,造型充满喜感的“唐小妹”贯穿始终。她们时而穿梭于大唐风华,时而嬉戏在《清明上河图》,大有成为“国民IP”之势。而且据导演透露,在接下来的七夕、中秋、重阳、春节等重要节点,“唐小妹”还将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 后梁梁瑞霞(梁瑞霞摸爬叉)

    转眼之间又到一年的爬叉季。古人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全诗托物比兴,以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韵味含蓄深长。在古人的眼中,蝉是一种神圣的灵物,有着很高的地位,代表着纯洁、清高、通灵。人家文人墨客眼中的蝉,我们百姓眼中的蝉其实都是一样的,甚是喜爱!记忆最深的是燎蝉,我们家的前面是一个大坑,坑的周边是一些大柳树,每到夏天,蝉们就吱吱吱地尽情歌唱。

  • 牡丹花夏天怎么养(夏季牡丹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夏季给牡丹花浇水可根据情况5-7天浇一次,要避开中午进行,最好在早上或者是傍晚浇水。在养护过程中使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盆土不能过于干旱也不能产生积水。在花谢半月之后应该施一次复合肥,主要以磷肥为主,也可以施一次发酵过的农家肥。要注意施肥量不要太大,也不要给它施生肥,对它生长十分不利。在发现植株被危害后,要尽快用相应的药剂喷洒防治。在养护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开窗透气,不要让植株处于过于闷热的生长环境。

  • ff14国际服注册地区(跨区角色转移现已开放)

    今日,《最终幻想14》官方公开了一则有关于“部分区服同区/跨区角色转移现已开放”的新公告,以下为官方原文。限时奖励政策※奖励政策持续时间会根据情况做出调整。跨区转移服务费用全免。赠送10枚黄金陆行鸟羽毛。-公寓全额返还购入价格的50万金币。转服将导致家具的损坏,故额外给予50万金币补偿。※若在转服前,放弃土地所有权,将无法获得房屋类补偿。※上述补偿金与玩家自身的金币总和超出999,999,999时,将废除超出部分。

  • 关爱老人暖夕阳活动(掬爱心甘露润老人心田)

    重阳节之际,苏州移动走进昆山市盆渎村,与社区联合组织棋牌友谊赛,为老人送去温暖和欢笑。不仅如此,在日常通信服务中,苏州移动也时刻关注老人需求,为老人送去贴心服务。苏州移动志愿者表示,老人是通讯信息诈骗的主要目标对象之一,老人被坑、受骗现象时有发生,被骗走了他们的养老金,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同时,苏州移动志愿者在讲解过程中也为老人们普及智能手机操作知识,帮助老人们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

  • 霸王花猪骨红萝卜汤(老火靓汤之霸王花排骨汤)

    霸王花又名叫剑花,具有清热痰、除积热、止气痛、理痰火的功效。广东人习惯用它煲猪排骨,加上蜜枣或少许罗汉果,煲一二个小时即成老火靓汤,既清甜芳香又有益,尤其适合于长期吸烟饮酒之人士。By味谷的养生厨房用料霸王花2棵猪排骨400克蜜枣2颗姜2片盐适量做法步骤1、准备好材料。

  • 腌鱼块干的制作方法窍门(腌鱼块的做法)

    腌鱼块干的制作方法窍门食材:鱼肉600g、菜油40毫升、大葱2根、生姜1小块、盐3勺、花椒40粒、干红辣椒2个、生抽2汤匙、醋1勺、白糖1勺、老抽1汤匙。大白鲢鱼身子用盐和花椒腌上24小时,清洗干净沥净水分,放在油锅里煎得两面焦黄。放入姜片、葱段和干红辣椒小火炒出香味。加入一大碗水,没过鱼块大火煮开。煮开后,加入两汤匙的生抽、一汤匙的老抽、一勺醋和一勺白糖炖煮25分钟。煮到鱼肉软烂,汤汁收浓,即可出锅装盘。

  • 御女之术是什么(女海王御情之术)

    孙世杰内心充满愧疚,认为是自己给不了女人的幸福,只要自己努力,她才会再回来。一曲歌罢,让孙世杰甘愿吐露心声。孙世杰被桃夭的美貌,柔情,善解人意所迷住,桃夭不仅长得美丽,性格柔情似水,而且能歌善舞,善解人意。然而,桃夭的招数并不在此,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她用刀子割破手臂,扮柔弱,引得孙世杰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