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完善及意义(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3-08-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制度建设的持续性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不断在改进、完善之中。凡任乡试正副主考者,均按省份之远近颁发路费,且规定起程的时间。乡试揭晓,大省于九月十五日内,中省于九月十日内,小省于九月五日内。榜后鹿鸣宴,均在各省布政司设宴。乡试结束后,各省主考例应将考试情况上奏折汇报,称“试竣折”。各省举子进京会试,均按路程远近发给盘费,时称“公车银两”。

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完善及意义?【光明学术笔谈】作者:李世愉、贺晓燕(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完善及意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完善及意义

【光明学术笔谈】

作者:李世愉、贺晓燕(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便是突出的一例。科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推行时间长达1300年之久,其选官功能经久而未衰,是中国古代最有效的选官制度。1300年的科举发展史证明,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完善,体现了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而且科举制度的建设始终伴随着历代考试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从未停止,甚至在废科举前还在努力变革。科举制度的建设发展是一个艰辛、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有所创新的过程。回顾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以下四个特点。

制度建设的全面性

科举是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因此,从唐代开始就注重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如对考试科目的设置、考生资格的确定、考官的选任、考场的管理、阅卷的程序、主管部门的确定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宋以后各朝更是为之不断努力,科举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不断显现出来。宋代不仅在考试科目上做了重要调整,还确立了三年一开科及殿试制度,同时确立了固定的考场(贡院),推行回避制度,建立了一套防止舞弊的措施,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明代推行“科举必由学校”(《明史·选举一》),增加了童生试,又推行八股文,使考试向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当然这也带有负面效应。清代的科举制度集历代之大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以各种方式增加科举名目,如恢复制科,广开恩科,建立宗室科目,设立翻译科,旨在为更多的人提供入仕的机会。其二,在会试中采取分省取士,以确保各省士子都有登科的机会;在乡试中实行编号制度,分别规定录取名额,以确保偏僻之乡及少数民族子弟有中式者。其三,进一步完善科场条例,从童生试起一直到乡试、会试的资格审查,以及考官选派、出题、阅卷、录取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以加强对整个考试过程的监管力度,旨在保证公平取士。对边远小省的政策倾斜,对土司科举之放宽,彰显了科举取士的笼络功能。其四,吸取历代之教训,全面推行落第政策,尽力安抚、安置乡、会试落第者,如发领落卷、恩赏老年落第者、推行举人大挑,旨在求得社会的相对稳定。其五,对科举经费的使用及管理完全制度化,如举人盘费、考官路费、科场支出等项开支,均按定制执行。可以说,清代的《科场条例》涉及考试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甚至细到考场用笔的颜色都有明确规定:乡会试考生用墨笔,誊录书手用朱笔,对读生用赭黄笔,内帘主考用墨笔,同考用蓝笔,内监试官用紫笔,内收掌官及书吏用蓝笔,等等,以体现各有专司,各负其责。

制度建设的持续性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不断在改进、完善之中。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建设在1300年间从未间断,即使在废除科举前的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为改革考试科目,还特开经济特科,以破格求才。科举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公平公正,但几乎与科举制度同时诞生,违背公平竞争的各种舞弊取巧行为就出现了。因此,防止舞弊从一开始就是科举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仅以此为例,看看历朝在这一点上持续不断的努力。唐代实行科举之初,还保留有公荐制度,因此造成考场请托盛行。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接受请托,引起不满,穆宗下令“覆试”,结果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由此开创了榜后覆试制度。会昌三年(843年),礼部尚书王起权知贡举,提出“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以限制公卿子弟入仕。宋代为保证公平取士,废除了“公荐”及“公卷”制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陆游:《老学庵笔记》卷5)。同时严格了考场纪律,严格了贡院管理,考生入场前要进行搜检,以防夹带文字资料入场。后又做了技术性改进,如淳化三年(992年)开始实行“糊名考校”,即将试卷封印糊名。真宗时,始行誊录制度,即将考生试卷誊录后再送考官评阅。此外,早在雍熙二年(985年)即设立了亲属回避的“别头试”制度,即考官与应举之人有姻亲者,令设考场别试。金朝在考生入场搜检环节非常严格,以至有人指责“解发袒衣,索及耳鼻”,非“待士之礼”。故金世宗大定年间行“沐衣更衣之法”,令考生入场前先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金史·选举一》)。明代防弊制度更为严密,除专设监试御史,以及弥封、誊录、对读、监门、搜检等专管官员外,还令考生入场后每人单独一号舍,由号军看守,发现有挟带舞弊者,“于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万历《明会典》卷77《礼部·科举》)。清代对考生入场时的穿戴及携带文具等有严格规定,甚至所带糕饼饽饽都要切开查看。此外,为保证公平取士,清代创设了许多新的规定,如审音制度、搜落卷制度、覆试制度、回避制度等。审音制度是在童生试中,为防止考生冒籍跨考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即考生入场前先核对口音,确认为本州县人,方准入场。可见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中,历代对公平取士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制度建设的规范性

科举制度的发展,也是其本身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唐玄宗时,科举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标志着科举考试机构完全从官员铨选机构中脱离出来,取得相对的独立性,这是科举制度向规范化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历经宋元,自明代始,科举制度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各级考试的规范化,这也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如明代规定,子、卯、午、酉年乡试,丑、辰、未、戌年会试;乡试在八月,会试在二月;乡会试各考三场,分别于初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进行;考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乡会试三场试题范围形式相同,且有明确规定,届时主持者照章办事即可。清沿明制,只是会试时间改为三月,三场试题略有变化。而清代在规范性的管理上更进一步。如乡试主考官一律由京官派出,且必须是进士出身。为保证主考官的文化素质,雍正朝开始推行“考差”制度,即对有资格任主考的官员进行考试选拔,称“考试试差”,简称“考差”。凡任乡试正副主考者,均按省份之远近颁发路费,且规定起程的时间。各省乡试试卷一律官办,均以官尺长一尺、宽四寸为标准,每本卷价定为一钱二分,全国划一。乡试揭晓,大省于九月十五日内,中省于九月十日内,小省于九月五日内。榜后鹿鸣宴,均在各省布政司设宴。乡试结束后,各省主考例应将考试情况上奏折汇报,称“试竣折”。清代对“试竣折”中应汇报的内容也有明确规定。如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为督促各省主考认真搜落卷,特补充规定,“各房落卷,令主考照例尽数搜阅,有无取中,于奏报试竣折内声明”(《清高宗实录》卷815,乾隆三十三年七月辛亥)。各省举子进京会试,均按路程远近发给盘费,时称“公车银两”。乡会试放榜后十日,均发还落卷,令落第者领回阅看,以示至公。

制度建设的适应性

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情况,如朝代更迭的动荡,王朝的对峙(宋与辽、金),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元、清)等,但它始终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科举制度不但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反而形成诸多适应性的特点。如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上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元代取士,把蒙古人、色目人分作一类,汉人、南人分作一类,所考科目、难易程度均有区别。录取亦分两榜,元代尚右,故蒙古人、色目人为一榜,揭于中书省门之右,称“右榜”;汉人、南人为一榜,揭于中书省门之左,称“左榜”。金代为适应女真人应试,特设女真进士科。清初,为突出八旗的特殊地位,曾推行“满榜”与“汉榜”,后不分满汉,但规定各自的取中名额。雍正元年(1723年)设立翻译科,只准八旗士子参加,凡乡试中式者称“翻译举人”,会试中式者称“翻译进士”。这些举措大大迎合了少数民族士子的需求,也将科举制度笼络读书人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清政府在治理西南土司地区的过程中,也推行了科举制。为了使科举适应这里的特殊情况,清政府采取了优惠政策,不仅在州县遍设官学,大力兴办书院和义学,还在地方官学专门设置少数民族子弟和土司子弟的入学名额,并严禁他省士子到这里来冒籍跨考。同时,增加乡试及进士名额。这些措施体现出科举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特殊情况的需要,但又不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科举在西南土司地区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自雍正以来,不断有土司呈请参加科举考试,便是有力的证明。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WTC019〕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3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 谢允是什么身份(谢允的身份是什么)

    谢允是什么身份谢允是南朝的端王,懿德太子遗孤,他的真名叫赵明允,身世坎坷,少年时期身中奇毒透骨青,和周翡相爱后为了救周翡使用推云掌导致透骨青发作,危在旦夕。谢允看上去十分柔弱,但实际上武功高强,只是因为谢允身中奇毒,所以不能使用内力,否则会加剧毒素在全身范围内的流动。谢允凭借这两门绝学走遍天下,没有丝毫的危险。

  • 如何快速考电工证(新手怎么考电工证)

    最近有不少朋友咨询电工证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电工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低压电工报名有以下这些条件:1、年满18周岁且符合相关工种规定的年龄要求。考电工证难不难?低压电工证考试理论有哪些?

  • 猫咪牙齿外露怎么处理(猫咪牙齿外露处理方法)

    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猫咪牙齿外露怎么处理可以找兽医拔了,磨了,矫正或者给猫咪吃些硬东西磨牙。猫猫和人一样,会得牙结石,牙龈炎,龋齿等口腔疾病,严重时可影响猫猫进食,所以还是防患于未然。吃硬食猫粮,又称猫饼干,防止它牙垢形成有帮助还可以磨牙,但最好每周给你的猫猫刷洗一次牙,以防积垢。

  • 适合做签名的古诗有什么(适合做签名的古诗有哪些)

    适合做签名的古诗有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风里再无你。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只狼影逝二度太难玩了(只狼影逝二度亲测)

    游戏内玩家操纵的主人公名字并不是"只狼"而是代号"狼","只狼"在日语中是独臂狼的意思,描述的是安装了义肢的主角形象哦(知识点!以往的魂系列作品死亡之后需要重新跑一遍,然后去捡回经验,《只狼》则加入了"重生"系统,死亡后可以进行一次复活,如果复活后再次被击败,那么将回到篝火并且损失一半的经验和金币,并且无法捡回,另外还有一个冥助机制,是拼运气的,死亡后有几率不掉落。

  • 当普洱茶遇上紫陶和紫砂(当普洱茶遇上紫陶和紫砂)

    宜兴的紫砂与建水紫陶因原料的性质不一样,也使得各自的工艺不一样,自然泡普洱茶也会有不一样!普洱茶因工艺不同、茶性不同、滋味不同分为新生茶、新熟茶、老生茶、老熟茶。新熟茶经过发酵之后会有一些杂味,新熟茶的茶香相较于生茶较为低沉,需要适当焖泡一下。紫陶导热性好散热快,泡老茶会使得茶味略微淡薄。建水紫陶和宜兴紫砂各有其特色,根据的普洱茶差别合理搭配泡茶器具,泡出的普洱茶便能醇厚甜润。

  • 再次遇见出轨离婚的前妻(半路夫妻16年女主出轨)

    当时她逮捕了男主角管军,在管军出狱后胡小玲一直密切关注管军。陈小艺饰演的片警非常有气质,穿上制服的她漂亮英气。一度陈小艺还与徐帆、蒋雯丽、李琳,并称国内荧屏的四大青衣。在陈小艺29岁的时候因为演戏认识了导演刘惠宁,两人很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随着年龄的增加,陈小艺出演的剧慢慢减少。如今两人已经分局十多年,却一直没有离婚,即便见面两人还相互问好,夫妻非常默契。

  • 第五人格庄园四大角色(庄园救人位一哥)

    作为排位非ban必选的救人天才,佣兵在版本更迭中稳坐救人top1宝座,靠的可不是颜值,还有异于常人的特质和钢铁般的信念哦。后来官方加上了15秒的延迟伤害,并对护腕数量、受伤治疗等其他数据的调整,佣兵才变成了今天救人阵营中的佼佼者。这就让各位侦探在游戏中考虑是否优先修电机而非治疗佣兵了。队友倒地佣兵机子不到三成,可看做秒倒,佣兵可以卡满或者不救,保平争赢。

  • 叔叔的儿子怎么称呼(叔叔的儿子如何称呼)

    叔叔的儿子怎么称呼弟弟或者堂弟都可以的。堂弟是伦理上的,弟弟更生活化,更显得关系好。也可以直接叫他名字,这样更亲昵一些。家庭称谓是指一个家庭,亲戚之间,历史形成了传统的亲族传承关系,互相之间根据辈分沿袭而固定成各种称谓。口头的称谓与书面的称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而且对外人和互相之间的当面称谓也不尽相同。称谓的书面、口头、对人、当面虽有不同,但其本质的辈份却是一致的,内涵是完全一样的。

  • 一般常见的性疾病(走近常见性病)

    来了医院后,大多发现其实并非性病,而是生殖器有皮损或者赘生物的疾病。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就会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除皮肤黏膜、骨出现梅毒损害外还侵犯内脏,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生殖器部位皮肤可见柔软淡红色的赘生物,逐渐增大增多,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及鸡冠状,通常无自觉症状,偶有疼痛或瘙痒。如果有疑似症状的男性朋友们,一定要防患未然,尽早就医,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