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学校要“抢优质调剂生源”。而这位考生还表示。“专业课复试主要采取抽题的方式,专业课问题并不是多偏的题目,都是来自专业课大纲,没有超纲,只是自己没有复习到位”。关于这一点,个人深表赞同。
文/学个习
很多大学考研复试名单都还没有出。
就已经有考生完成了复试。
最近,已经有不少大学完成了2022年考研复试。
比如,广西大学、燕山大学等。
大学之所以会如此着急完成一志愿复试,个人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学校要“抢优质调剂生源”。
因为,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些偏远地区的大学,也尝到了考研调剂“甜头”。
虽然,一志愿报考的考生不多,考生生源可能也没有那么好。
但是,学校并不会担心招生不到优质生源考生,因为,学校还可以通过调剂来招生。
而调剂的考生,生源质量会好很多。
所以,很多B区院校,为了抢优质调剂生源,也会将复试安排得越来越早,然后,为即将到来的调剂预留下更多时间,大不了多安排几轮调剂生复试。
然后,可以优中选优。
这不,已经有考生完成了复试,新鲜的复试经验也来了。
最近,有一位参加完复试的考生分享了自己的复试经历。
“复试已经寄了(没有希望的意思)”。
“四个专业课问题,一个都没有答上来,甚至听不懂问题”。
而这位考生还表示。
“专业课复试主要采取抽题的方式,专业课问题并不是多偏的题目,都是来自专业课大纲,没有超纲,只是自己没有复习到位”。
“然后,面试时老师又问得很细”。
针对这位考生的分享,个人也有几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1、考研网络复试,“抽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自从采取网络复试以来,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很多大学都采取了考生抽题的方式来进行专业课面试。
学校会提前命好专业课题目,然后,形成考研复试专业课题库。
考生只需要抽取对应的题目编号,然后,老师再将对应的题目内容念出来告诉考生,考生来回答。
然后,老师再根据考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适当拓展提问。
这就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
2、面试老师问问题非常细,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味由于,老师问问题会进行不断拓展,不断深入,表现出来就是很细致。
关于这一点,个人深表赞同。
我想,会有很多考生都会表示赞同,因为,大家都可能体验过这种来自面试老师的“压迫式”提问。
那么,问题来了,考研复试时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做?
有些考生可能会想。
“老师是不是跟我过不去啊?”
“老师是不是故意为难我啊?”
其实,大家都想多了,刚好相反,老师这么做说明对你非常感兴趣,想对你尽可能多了解一些。
或者说,老师只是单纯想探一探你的知识(认知)“边界”在哪里。
所以,最终表现出来就是老师会追着一个问题不放,一直问一直问,问得非常细致,直到你回答不上来为止。
然后,问到最后,你都要哭了……。
老师却笑了!
当你有点丧气地走出考场后。
老师们却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这个孩子不错,基础不错,底子很好,会的东西还不少呢”。
最终,在你觉得自己没有戏的时候,可能突然就收到了“拟录取”的通知。
以上,就是个人的真实经历(经历过考研,也担任过研究生招生面试秘书)。
基于以上经历,最后再给大家一些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专业课复习,一定要重视基础、不要忽略细节很多同学以为考研复试时,老师肯定会问自己很多专业、深奥的问题。
而实际上,考研复试时老师问的专业课问题都很基础,有些问题基础到你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你却不一定能够完美地回答。
因为,你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忽略这些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不去重视一些细节。
所以说,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要特意去追求难、深的知识点,好好把基础知识搞懂就足够了。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多想想为什么,往深多想一步就够了!
以上,希望对正在准备考研复试的你有所启发。
最后,也希望复试完的考生,先不要太消极,在复试名单没有出来前,一切皆有可能。
就算是真的失败了,我们大不了再调剂,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二战”。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