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草书大家王蘧常(半世师生情王蘧常与冯其庸书信背后的沧桑)

时间:2023-06-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王先生在听取学生们反应的问题后,答应了学生们对伙食的诉求并调解了授课师资的问题,使学生与学校的冲突得以解决。在这之后,1947年秋父亲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无锡国民党城防指挥部列入抓捕黑名单,父亲走投无路之际向无锡国专上海分校的王蘧常先生求助,随即得到王蘧常先生的答复,让父亲去上海继续学业。

冯幽若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6月16日 07 版)

冯其庸(左)与王蘧常先生共同欣赏《十八帖》

汤扇帖的信封

昨夜维城冰雪二月天,今日难得春光乍现,闲情逸致之下居家静读《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2021新春之际,商务印书馆的新书《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得以面世,这本沉甸甸的书信集收录了王蘧常老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之际写给我父亲的一些信件,以及我父亲珍藏的跨越半世纪的王蘧常先生的书法墨宝。王蘧常先生,字瑗仲,是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和现当代书法家。他以章草享誉世界,人称“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书信集》真实地记录了王蘧常老先生对我父亲的拳拳师长情谊,从书信中,非常难得看到在动荡年代中王蘧常老先生作为老师对学生细腻入微的关怀和爱护,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和尊敬;同时也反映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这种情谊早已超越了师生层面的友谊,情同父子。这本书信集的出版,呈现给读者一幅两位文史大家之间上个世纪近50年真情交往的画面,也让我再次打开许多封尘已久的往事记忆,仿佛进行了一次时间穿越,回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

师生缘

王蘧常老是我父亲冯其庸先生的老师,他们初识于1946年春。我父亲那时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无锡国专当时实行寄宿制,学生因不满学校提供的伙食以及个别老师的授课而给校方提意见,父亲被选为学生代表与校方交涉,而代表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正是从上海匆匆而至的无锡国专兼职教务长王蘧常先生。王先生在听取学生们反应的问题后,答应了学生们对伙食的诉求并调解了授课师资的问题,使学生与学校的冲突得以解决。据父亲讲,那时人到中年的王蘧常先生书法已经斐名文化界,在王蘧常先生逗留无锡期间,为学校的师生留下不少墨宝,据说为求王先生的墨宝,无锡市内有名的春麟堂的宣纸被卖断,我父亲那时虽不懂书法,出于对书画极浓的兴趣,也有幸亲眼观摩王蘧常先生挥毫落墨,并索得两副对联,其一的对句是:“天际数峰眉妩翠,中流一画墨痕苍”;另一副为“不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这两副对联后来被父亲一直珍藏于身边,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特殊年代依然完好无损。这是我父亲初识王蘧常先生,他们师生之间从此开始了后面40余年的友谊篇章。

在这之后,1947年秋父亲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无锡国民党城防指挥部列入抓捕黑名单,父亲走投无路之际向无锡国专上海分校的王蘧常先生求助,随即得到王蘧常先生的答复,让父亲去上海继续学业。在王蘧常先生的帮助下父亲自1947年秋转到无锡国专上海分校学习,受业于王瑗仲、童书业、顾佛影等先生。直到1948年下半年,无锡形势渐好,父亲重回无锡,并毕业于无锡国专。

父亲与王蘧常先生这一时间的交往经历,他曾在多篇文章中描述,在我成长过程中,也曾听他多次叙述,特别是“文革”中看到师道尊严被颠覆,人伦颠倒,他更是怀念曾经为他授业解惑的恩师们,为他们的命运担心。

有关信件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奉调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从此他与王蘧常先生的交往多以鸿雁传书。“文革”初期他们因个人的劫运,书信往来曾一度中断,而当“文革”过了最初轰轰烈烈的阶段,父亲再度联系上王蘧常先生,从此他们密切的书信往来再无间断过。

我对王蘧常先生最初的记忆是从他寄给父亲的书信开始的。我父亲从来是一个笔耕不辍的人,无论是写还是画。从我有记忆起,他就在写,写文章,写书,写信件。大家现在看到的只是他的书,如果有可能把他一生写出去的信累积起来,我敢毫不夸张地说,其文字量一定不会少于他的著作。他交友广泛,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电子邮箱的年代,他与朋友的联系完完全全都靠手写信件。1972年,当父亲从江西干校返回北京后,他的信件开始逐渐多了起来。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我们住在张自忠路3号,旧时的段祺瑞执政府。每日放学回家,大门口的黑板上密密麻麻写着收信人名单,名字后面标着数字,表明每个人当日收信的数量。每人取到信件后,自己将名字擦掉。我父亲日日榜上有名,而且信件的数量也大多是榜首。因为我下学回家早,每次收发室的师傅都会喊我替父亲取信,同行的同学都奇怪,为什么我父亲会有这么多信。而这众多信件中让我记忆最深也是最特别的信件就是王蘧常先生的信件。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总是用毛笔写就,这在当时钢笔和圆珠笔通行的年代是不多见的。而且信件抵达频率颇有规律,基本上每星期都会收到。再一个就是除了信封上的字我能对号入座,里面的字我许多都无法读出。那时父亲的习惯是中午回家边吃午饭边读信,每读完一封就会放在一旁,一顿饭的工夫所有的信件都会读完。我坐在边上,看到不能被我识得的汉字,出于好奇,我就会问父亲那上面的章草字是什么。碰上父亲有时间和耐心时,他会解释一下个别字,但王蘧常先生的字真是太难识得,问得多了,父亲就会不耐烦,让我自己去读,并美其名曰,多读几遍就能读懂了。之后等他吃完饭就会把信带到书房,或午休时间或晚间一封封回信,从不怠慢。

还有一桩跟信件有关的事情也是我不能忘记的,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有许多娱乐方式,那时连电视都没有,除了读书,集邮是我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因为父亲收到的信件很多,而且每次总是姐姐或我替他取信,拿到信后,我会捷足先登,把我喜欢的邮票剪下来,所以父亲看到的许多信都被我开了“天窗”。刚开始,他不太在意,直到我越剪越多,有一天他终于爆发了,训斥我把信封剪得不像样,对他信件不敬,同时制止了我再剪他信件上的邮票。也正是这个原因,今天呈现在《书信集》中的许多信封或没有封底,或封底开了天窗,那都是我年幼无知的恶作剧。

拜见王蘧常老先生

我真正见到王蘧常老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中,大概是1984年,我因公出差抵沪,去上海书画社看望王运天兄,由运天兄引领去拜见父亲的老师王蘧常先生。记得似乎是个春夏交替的下午,见到运天兄后,他领我先看了他的办公室和正在编辑的画册,我们交谈了片刻,随后在运天兄的建议下,他带我从康平路的上海书画社出发,我们徒步走去距离不远的坐落在宛平路上的王蘧常先生的家。王先生的居室似乎不大,客厅兼书房一张深色的大书桌占据了房间的三分之一空间,其他的地方也多因家具而占据,居室里显得满满的,似乎走路都嫌狭窄。因窗外的树荫,房间里光线略暗,桌案上堆满了书籍,如果王先生不起身,几乎就会被淹没在书堆中。初见王先生我们谈了些什么,我已全无记忆,想必一定与父亲有关。因王先生体弱多病,不便长时间交谈,我们略坐片刻,问候了老先生,便告辞了。这次拜会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老先生嗜书如命,手不离卷,而且身体虚弱。本以为这以后还会有许多机会见到王蘧常老,不成想却成为有生中的唯一,真是不幸中之万幸。说也奇怪,这唯一一次短暂的拜见,竟然像电影画面一样深深地刻在我记忆中。在这之后我则更多的是从父亲嘴中听到对他的描述,而每当父亲谈起王蘧常先生时,他眼神和言语表达总是带着崇敬和钦佩,好像是描述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以至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学问如能做到王蘧常先生的境界似乎比登天还难。

读帖随想

《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一书中最精华的部分应该是王蘧常先生的《十八帖》了,《十八帖》不仅精彩于其书法,内容也丰富多彩,或谈文史,或论书法,亦有生活趣谈,其中帖帖都有典故,字字是珠玑,每一帖都引人入胜。王蘧常先生言简意赅,文情并茂,诙谐幽默,寥寥数语,便将读者带入信中的场景,令他老人家的形象和父亲的身影跃然纸上。其中《新正帖》书于1989年正月,彼时正逢母亲作为交换学者在前苏联访问,为期半年尚未归国,姐姐在京生产,居于夫家坐月子,我则自费留学初到维也纳,家中只剩下老爸独过新春佳节,作为留守父亲甚是寂寞。不知父亲写与王蘧常老何字,换来老先生贴心慰藉,屈指可数的笔墨,既解父亲思亲之念,并将其重带入故纸堆中,暂变得区区蟫虫。想必在那个寒冷的北方春节里老爸一定过得很充实。

在《运天帖》中,王蘧常老先生专门提及父亲的石癖,称之为“米癖”,并对此欣赏有加。这是因宋代书画名家米芾喜好奇石,父亲与其同好。王蘧常先生区区几笔,上下越千年。父亲的石癖不知是否因《石头记》起,但无论如何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使之更加乐此不疲。我记忆中,他每次出差回京,总会带石头回家。小时候父亲带姐姐和我去京郊十渡郊游,看到色泽、形状漂亮的石头会随手拣回一两块。带我们去黄山玩,看到好看的石头也会带回家中。去西北考察,走在旱季干涸的黄河边,看到纹理特别、色泽异样的黄河石,他爱不释手,带回一旅行袋。他的石头形色各异,质地不同。后来,他的这一嗜好远近闻名,不少他的朋友投其所好,以至他收藏的石头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离休后父亲移居通州张家湾,在园中立巨石,取名“天惊峰”,并题字“石破天惊”。撰诗《题天惊峰兼怀曹雪芹》:“拔地参天第一峰。崩云坠石落凡庸。天惊石破人何识,百代沧桑一梦中。”当我静思回想时,真不知他老人家这辈子是因“梦”结石,还是因石结“梦”,无论如何,石和梦总能带给他无限的遐思和快乐!

又如在《同好贴》和《前书贴》两贴中,王蘧常老先生用诙谐智慧之笔,写下他老人家和父亲同爱食肉的癖好。王先生谈了年轻时趣闻,并旁征博引诸多典故以证纪晓岚、曹世宗和苏东坡均有此嗜好,以此证明食肉者非鄙。我的记忆中,父亲嗜红烧蹄髈已是“文革”后期的事情,因“文革”期间父母先后分别去干校,外婆从无锡老家来京城照顾我和姐姐大半年,这期间妈妈从外婆那里学会了红烧蹄髈,因为做得好吃,妈妈姓夏,我们戏称这是夏氏蹄髈。这道菜成了家中经典菜肴,久食不厌,以至多年后姐姐和我都得此真传。记得父亲最后一次品尝我做的红烧蹄髈是2014年春节前的小除夕,那年他虚岁92,我们全家团聚芳草园瓜饭楼中,家宴为他祝寿,我下厨做了他爱吃的红烧蹄髈,将夏氏红烧蹄髈加以微辣,食不觉辣味,却去除了红烧蹄髈的油腻,老爸吃得相当开心。席间我举杯感谢父母给我们一辈子的养育之恩,第一次品白酒我只给自己斟了半杯,因“辈子”与“杯子”谐音,爸玩笑说一辈子要喝一整杯,令我斟满,陪他一饮而尽。父亲因怕寒,吃完年夜饭后先一步离席,临走望着那盘红烧蹄髈还恋恋不舍,对我们说道:“真好吃,你们多吃点儿,慢慢用。”现在回想起那天的场景历历在目,那天的欢声笑语令我回味终身。

《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

父亲晚年在完成了《瓜饭楼丛稿》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又开始着手他的另一系列丛书《瓜饭楼外集》的撰写、编辑和整理工作。《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则是其中之一卷。如果说《丛稿》是他毕生著作集锦,那《外集》就是他文史研究的衍生品,是他业余爱好的展现,是他那些思想的源泉和研究的佐证。父亲早年在无锡国专所接受的教育给了他方法论的指引,他开悟于无锡国专的那些老先生,而王蘧常老先生相对父亲而言,则是那些老先生的代表,当父亲迷茫时总能得到王蘧常先生的启迪,冥冥之中总有人给他指路前行。这样的老师,人生有一即为幸事,更何况在无锡国专遇到多位先生的启迪。真正开启人生智慧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授课的老师。现在人们常说不能输在起点,恐怕这才是实质。父亲晚年之所以能够做出许多成就,不仅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更是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到了他们的真传。也正因此父亲珍视王蘧常先生留给他的书信,留给他的墨宝,因为透过这些文字他体会到的是深深的情感和寄予的厚望。

现在商务印书馆将这本《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呈现给读者,借此之际,我由衷感谢那些为这本书做了许许多多工作的朋友们,他们在我父亲去世后,默默地不遗余力地帮助他完成了这本书的出版,特别感谢的是王运天先生为本书的章草文字释文做了大量工作,高海英女士在文字编排上尽心尽力,上海姚伟延老师的团队和商务印书馆更是不计成本地付出,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注明了。

真心地希望每一位读到这本书的朋友能够透过王蘧常老先生那遒劲沧桑老辣的章草笔触,领会到他文字的内涵,领会到他所传递的文化的力量。

来源: 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推荐阅读
  • 怪物猎人崛起新手片手怎么玩 怪物猎人崛起片手开荒配装

    怪物猎人崛起新手片手怎么玩?片手人称单手大剑单手锤,但是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今天为大家带来了由贴吧玩家“铁虫丝跳跃”分享的怪物猎人崛起片手开荒推荐,一起来看看吧。怪物猎人崛起片手开荒推荐分享片手失去了w的反身斩,jr的火力也正常了不能凹,彻底不走新手友好的路线了,现在的片手和铳枪一样并列为操作最复杂的武器。操作复杂的武器共通点就是在你习惯操作后,会永久的沉浸在掌握了操作的快感中。

  • 骷髅怎么读(骷髅的含义)

    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骷髅怎么读[拼音]:[kūlóu];骷髅,一般指没有皮肉、毛发的全副骨骼或头骨。医学上通过骷髅了解人类的内部,及用以研究治病,但实际因为一般人认为自己骨骼是给后代思念的,所以鲜有人捐出全副骷髅,常见是以塑料做真人骷髅仿制品。

  • 阿里巴巴宣布连任Java全球管理组织席位(阿里巴巴宣布连任Java全球管理组织席位)

    11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连任Java全球管理组织JCP最高执行委员会委员,任期从2018年12月4号开始,为期两年。阿里巴巴是Java受益最多也是回馈最多的科技公司之一。在GitHub2017贡献排行榜上,阿里是唯一一家入围顶尖贡献名单的中国公司。加入JCP执行委员会后,将围绕Java技术更加紧密地和OpenJDK等开源社区协作,毕玄表示阿里云将基于「四个共同」,围绕开发者关心的领域推出多项重磅计划。

  • 甘蔗育苗方法和时间,温度控制在多少合适

    回答甘蔗育苗可采用冬育春移、春育春移、夏育秋移、秋育秋移,秋育冬移等。②每亩地施加50-100担腐熟农家肥,以及100kg的磷肥作为基肥。②将其捆绑放置于阴凉处,催芽3-4天左右,等到发根,芽萌动之后,移栽入苗床之中。分蘖需要的最低温度为20℃左右,分蘖速度最快的温度为30℃左右。低于20℃,生长速度缓慢,高于34℃,生长受到抑制。

  • 81-30等于几(81-30-1等于几)

    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各有关知识的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 养狗新手注意事项(盘点养狗的注意事项)

    刚刚拥有狗子的我们,总是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想替狗狗做些什么。许多新晋铲屎官都会想着给狗子洗香香、打扮一下,但是,本身就对于环境还不适应的狗狗,此时的抵抗力也是非常弱的,所以它们很可能因为洗澡而感冒,从而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疾病。轻则腹泻、呕吐,重则引发肠炎。最后,还得确保狗狗此时的身体状态没有感冒或者肠胃问题。接种疫苗不要忘记给狗狗接种疫苗。

  • ket英语单词量(KET核心词汇中文加音标)

    KET核心词汇中文加音标Day14——【Part3】Body and Health身体与健康编号英文单词音标词性中文释义1eye[aɪ](n.)眼睛2nose[nəʊz](n.)鼻子3tooth[tu:θ](n.)牙齿4ha。

  • 老游戏机里隐藏的秘密(我曾沉迷过的游戏机)

    第1个:红白机红白机这个任天堂的插卡游戏机当年实在让人喜欢,放学后去同学家都不舍得回家,后来自己有了,还去和朋友交换卡带,甚至踩一个小时的单车去商场买各种游戏,当年的盗版卡可是非常之多。第4个:GBA游戏机GBA游戏机GBA是GB游戏机的升级版,同样背后插卡,画面升级为全彩色。第5个:NDS游戏机NDS游戏机任天堂真是一个伟大的公司,纵横了数十年,创造了无数经典游戏和游戏机。

  • 最耐用的折叠屏手机(摔坏7台折叠屏手机)

    第二个摔坏的,是售价最贵的华为MateX2,在1.5米岩板底部测试中,外屏保护玻璃与内屏同时摔坏。与小米一样,屏幕显示异常部分触控正常,屏幕显示正常部分触控异常。三星这个重量还是内折屏中最轻的,还摔成这样,显然是铰链材料和设计强度是不够的。而且其铰链虽然没有变形,但展开后会有松动,在最后其屏幕底部触控已经损坏。

  •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单介绍一下(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单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