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浅谈如何做好高质量幼儿教师(推荐卢素芳等)

时间:2023-06-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钓鱼百科

这些理念老师们都能脱口而出,但实际情境中却很难与理念保持一致。教师浸润在单一的职业场域中越久,越容易将存在的问题视为理所当然,思考与质疑意识也越弱。面对同一主题,课题组成员们通过案例分析及互动交流,自觉地进行自我审视,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修正行为背后的课程观念,并将研讨的过程撰写成系列故事。

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是指幼儿园教师能够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及其专业要求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并在保教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意识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专业品质。

基于自身工作实践和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发起并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的专业发展模式成了教师成长的现实之需。

采用课程故事来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发展:

课程故事试图在生活世界中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关注教师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的具体情境,因而具备真实性、及时性、反思性、情节性等特征。

幼儿园课程故事是幼儿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鲜活和发人深省的课程事件,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课程的理解感悟。

课程故事扎根于课程现实,面向课程事实,聚焦课程实践,其实践意义在于:

课程故事真实描述了教师的课程和教育实践之旅,写故事、讲故事的过程提高了教师解读自身教育实践和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因此,教师重新叙说和书写教学实际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课程故事的撰写融合了教师个人的课程理念和实践智慧,教师通过对日常工作的记录与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这种螺旋式的探究过程会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由此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逐步达到专业自觉的境界。

但教师撰写教育故事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课程故事中发现的问题真实反映了教师在自我反思的表征性、层次性、方向性深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分析优秀故事、故事的某个环节、同一主题故事来分析课程故事的内在逻辑结构及其对于促进教师专业自觉发展的作用。

课程故事具有情境性、探究性、自我实践性和反思性的基本特征,它的价值在于“情节”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展现的是作为故事建构者和实践者的“我”遭遇课程、探究课程、解决课程问题的过程,蕴含着“我”对实践的反思、领悟,以及重述故事时的再反思。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构了课程故事的基本框架:

课程故事撰写有两种基本模式:

课程故事以情境性、形象化的方式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策略运用能力及理论反思水平。

我们细分了课程故事蕴含的主要元素,并分析了认同、理解、自省三种不同阶段教师在不同课程元素上的行为表现,进而为教师的专业自觉发展提供方向。

课程故事主要包含关注指向、观察抉择、情境表征、策略专业水平、反思层次五个方面。

通过对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在不同课程元素上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通过对课程元素的细化,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为教师专业自觉的提升提供了具体的内容。

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主要有两种:

这两种途径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有组织的园本培训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愿望,而随着实践中自我反思水平的提升,又让教师产生更强烈的学习需求,由此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性。

课程故事以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和案例分析,唤醒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意识,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实践着双重反思。

在递进性的反思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构自己的专业信念和专业理想,不断加深专业自信和专业自觉。

在通过课程故事促进教师专业自觉发展的课程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研讨和调整,教师更加关注一日活动中的场景,自觉检讨、审视和优化教育方案,在理念和行为上都出现了明显的改进。

这些理念老师们都能脱口而出,但实际情境中却很难与理念保持一致。

课程故事的撰写和叙述使老师们能理性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实践活动,自觉地在工作中积极尝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当冲突呈现的时候,会依照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对峙等不同策略,不断接近“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的教育境界。

教师浸润在单一的职业场域中越久,越容易将存在的问题视为理所当然,思考与质疑意识也越弱。

课程故事要求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或冲突,努力运用科学的理论去追问和剖析,不断优化自身教育行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将最有反思价值的事件及时保存下来,老师们养成了用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将观察到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想法和问题,在便条纸上随手记录下来。

同一年级组的老师因为实施相同的活动计划,所以更容易在课程故事中找到共鸣。

面对同一主题,课题组成员们通过案例分析及互动交流,自觉地进行自我审视,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修正行为背后的课程观念,并将研讨的过程撰写成系列故事。

这样一来,在教师专业自觉性提高的同时,教师团队审视课程、实施课程的集体智慧也得以生长。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源自卢素芳、曹霞、唐翠萍在《学前教育研究》发表的文章,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植树节是什么时候(植树节介绍)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小平同志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 童话故事用英语怎么说(童话故事用英语怎么说短语)

    童话故事有两种翻译,意思一样,可以自由替换使用。

  • 为什么在牛身上开洞(在牛身上开洞的原因)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为什么在牛身上开洞在牛身上开洞,其实是为了保护它,因为牛身上拥有四个胃,这让它很容易产生一些胃病。而在牛身上开一个洞的话,对于人们观察牛是否产生了胃病的时候将会非常方便,同时如果牛真的产生了胃病的话,人们也很容易就能够从这个洞给牛做手术,解决它的胃病。

  • 竹子的软化方法如何操作(竹子怎么软化)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竹子的软化方法如何操作将竹子洗净,切段,放入工业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处理;将微波处理后的竹子放入防霉防蛀液中浸泡,取出沥干;将处理后的竹子烘且加热,最后降温即可。要不停地转动竹子,并来回移动,使其各部逐步加温。预热到一定温度后,竹子变软。

  • 贵州新高铁线路(贵州铁路增开6趟城际高速动车)

    贵阳网讯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1日至11月15日,贵州铁路增开6趟“C”字头城际高速动车组列车,方便旅客出行。本次增开6趟动车中,跨省动车有4趟,为六盘水至成都、贵阳往返成都东、江油至遵义;省内动车有2趟,为遵义至六盘水、六盘水至贵阳北。

  • 如何做排骨烧腐竹(排骨炒腐竹香而不腻)

    烧一锅水,排骨放下去焯过水。焯水后的排骨放碗里,电压力锅蒸一次。腐竹放水里浸泡。我这次买的无需久泡,几分钟就可以了。一部分软了后剪短或者切断。本来应该先放葱白和姜的,一不小心忘了,就赶紧跟着放了。放入腐竹,加点盐。具体情况视腐竹的种类而定,我买的这种不能久煮,久煮会烂。出锅前加入蚝油,放入葱段。

  • 佛珠吊兰的养殖方法(佛珠吊兰的养殖方法介绍)

    施肥:春秋两季是佛珠吊兰的生长季,要注意增加施肥量,一般可每15天左右施加一次稀薄的氮肥,中秋之后施一次入冬肥,冬季是植株停止生长,就要停止施肥了。

  • 最常见的蜘蛛种类(蜘蛛的形态竟各种各样)

    第二对附肢称为脚须,形如步足,但只具6节,基节近口部形成颚状突起,可助摄食,雌蛛末节无大变化,而雄蛛脚须末节则特化为生殖辅助器官,具有储精、传精结构,称触肢器。结网的蜘蛛,跗节近顶端有几根爪状的刺,称为副爪。雌雄异体,雄体小于雌体,雄体触肢跗节发育成为触肢器,雌体于最后一次蜕皮后具有外雌器。黑寡妇常倒悬于网上,体色黑,腹部有红色沙漏形纹,并常有一红色条纹。丝腺可能来自排泄器官,共有6类。

  • 变速箱故障前的征兆是什么?(变速箱出现故障的症状)

    变速箱故障前的症状是漏油、发动机挂档、变速箱异响。所以变速箱油不足会导致变速箱内部润滑不充分,磨损严重。如果发现变速箱漏油严重,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变速箱齿轮磨损时间长了,变速箱就报废了。解决办法是及时检查变速箱漏油的原因,补充变速箱油。解决办法是先拨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车把车辆拖回修理厂。如果出现异常噪音,应更换齿轮箱的磨损部件,以避免进一步磨损。解决办法是及时更换轴承等损坏的零件。

  • 脚指甲有白色横纹怎么回事 脚指甲有白色横纹怎么回事儿

    根据脚指甲的状态,可以反应人体一定的健康情况,要是偶尔出现白色横纹,没多久又消失的情况则不需过于担心。但要是白色横纹长期出现,则可能是提示身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者受到真菌感染,这种情况可以去医院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对症治疗。出现真菌感染,也就是俗称的脚气,出现这种情况后,也会出现脚指甲有横纹的情况,可以通过专门的检查确诊,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给与开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