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还可能与系统性疾病有关,且可能引起溃疡等严重并发症。这次发作持续了3个多月。家族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甲状腺疾病、出凝血障碍等病史。后续一系列血液检查不支持女孩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见自身免疫病,但乳糜泻相关抗体阳性,最终十二指肠黏膜活检证实了乳糜泻的诊断,由此可解释女孩体重偏低的原因。女孩采取无麸质饮食和服用硝苯地平6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
儿童和年轻女性要注意
导读冻疮(pernio or chilblain)是一种与寒冷环境暴露有关的皮肤病,多发生于气温处于10℃以下的冬春季,多见于儿童和女性。
尽管冻疮多在气候变缓后自愈,但容易来年复发。冻疮还可能与系统性疾病有关,且可能引起溃疡等严重并发症。今年的冬日如期而至,一些患者的冻疮又该复发了。以下我们先通过一则案例[1],来了解与冻疮有关的因素和防治攻略。
冻疮[2]
目 录
- 肢端反复变蓝,冻疮背后另有玄机?
- 冻疮与哪些因素有关?
- 冻疮有哪些表现与影响?
- 冻疮有哪些防治策略?
一、肢端反复变蓝,冻疮背后另有玄机?
这是一个因手指和足趾反复变蓝而疑诊血液病的6岁女孩,既往无慢性病史。女孩的首次发作时间是在2岁时,当时她与家人在海滩度春假,发病时她的左足踇趾变蓝、肿胀,伴有间歇性疼痛,需要服用止痛药治疗。这些病变大约持续1个月后完全缓解。
随后数年来,女孩反复出现双侧足趾变蓝、肿痛,有时伴有红斑和脱屑,每3~6个月发作一次,并且后续每一次发作累及的足趾数目逐渐增多。
女孩的末次发作已经进展至所有手指和足趾受累,奇怪的是,当女孩在寒冷天气下玩5分钟时(甚至戴暖手套),她的手指也可能变蓝,且将手浸入温水中,症状有所缓解。这次发作持续了3个多月。
手指和足趾末端皮肤变蓝、干燥、脱屑[1]
此次就诊时,医生查体发现女孩的手指和足趾末端2节指骨表面皮肤变蓝,所有足趾远节指骨表面皮肤干燥、脱屑,皮温下降,伴末梢循环不良和压痛。此外,女孩的身高为122cm(第80百分位),体重仅有19.4kg(第27百分位)。
数月前,女孩曾因体操运动后出现膝痛,除此之外,家人并未想起女孩有任何受伤史。家族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甲状腺疾病、出凝血障碍等病史。
后续一系列血液检查不支持女孩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见自身免疫病,但乳糜泻相关抗体阳性,最终十二指肠黏膜活检证实了乳糜泻的诊断,由此可解释女孩体重偏低的原因。
此外,「蓝趾」皮肤活检证实为冻疮。女孩采取无麸质饮食和服用硝苯地平6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