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活塞进行反应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否则,应塞紧或更换橡皮塞。将药品装入试管按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取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平铺在试管底部。点燃酒精灯加热先使酒精灯外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收集完毕,导管撤离水槽导管不离开水槽,不能熄灭酒精灯。
重点内容:
1.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2.分解反应制取氧气的三个实验
3.盐类溶解性规律
希望能帮助到刚刚接触化学部分的中考学子,需要电子版完整资料请私信奥,都是免费的[玫瑰][玫瑰]
第一节: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宏观: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变;
微观:原子种类、数量、质量不变、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个数可能变。
三、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什么参与反应,生成了什么)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三个注意点 :
1) 配平;
2)条件;
3)符号
4 .书写方法
①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等号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等号右边,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用“+”号相连
②配: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注:注明反应条件,通常写在等号上方
④标:生成物是沉淀的用“↓”标明,生成物是气体的用“↑”标明,写在相应化学式的后面(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不需标“↑”,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不需标“↓”)
⑤查: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的是否恰当
配平方法
① 最小公倍数法: 将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作为首先配平的原子。
② 奇数配偶法: 将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作为首先配平的原子。将奇数原子的化学式配成简单的偶数。
四、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
以铜在氧气中加热2Cu O2=2CuO(条件:加热)为例
(1) 宏观意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
(2) 微观意义: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2个铜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氧化铜分子
(3) 质量意义: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什么?
答:128份质量的铜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60份质量的氧化铜
第二节: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一、化合反应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可表示为:A B …= C
二、分解反应
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可表示为:A=B C …
三、置换反应
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可表示为:A BC=B AC
四、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通过互相交换成分并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可表示为:AB CD→AD 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同时为不溶于水的物质
(2)生成的物质:必须有H2O或沉淀或气体生成
★★★溶解性表
溶解性记忆口诀:钾,钠,氨,硝酸盐皆可溶 氯化物中银不溶 硫酸盐中钡不溶钙微溶 氢氧根中溶钡微溶钙 碳酸根中镁微溶
第三节: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
知识点一:
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冷冻分离法):利用液氧的沸点(-183℃)和液氮的沸点(-196℃)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一个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氯酸钾制取氧气;(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知识点二:
1.实验室收集气体的装置选择
依据:制取气体的性质(水溶性和密度)
排水法: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H2O2 =2H2O O2↑(条件:MnO2)
实验装置图:
操作过程: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检查装置气密性
图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装入药品
黑色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连接导管,再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最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H2O2)。
打开活塞进行反应
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排水法集氧气
因为氧气不溶于水;当导管口有持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进行收集,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
收集完毕,关闭分液漏斗,回收二氧化锰
待氧气集满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回收剩余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整理、洗涤器材。
催化剂定义:在反应中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点:
(1)改变反应速度包括:加快和减慢;
(2)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但是物理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3)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会增加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4)催化剂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可选择不同物质作为催化剂。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2KClO3 =2KCl 3O2↑(条件:加热、MnO2)
实验装置图:
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者手撤离后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应塞紧或更换橡皮塞。
将药品装入试管
按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取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平铺在试管底部。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
点燃酒精灯加热
先使酒精灯外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排水法收集氧气
集气瓶内装满水,不留空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瓶中水排尽,瓶中氧气集满
收集完毕,导管撤离水槽
导管不离开水槽,不能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当导管撤离水槽后才能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中的水会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2KMnO4=K2MnO4 MnO2 O2↑(条件:加热)
装置图: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者手撤离后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应塞紧或更换橡皮塞。
将药品装入试管
取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氧气气流将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
点燃酒精灯加热
先使酒精灯外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排水法收集氧气
集气瓶内装满水,不留空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瓶中水排尽,瓶中氧气集满。
收集完毕,导管撤离水槽
导管不离开水槽,不能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当导管撤离水槽后才能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中的水会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第四节: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
1.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一般情况,求什么设什么)
2.写出正确的方程式;
3.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根据题意在对应物质下写出已知质量和未知量;
5.列比例式计算;
6.作答。
需要电子版资料请私信奥(免费分享),在家打印就可以使用,单元测试、月考和期中考试都会重点考查的内容,资料还不错的话动手点点关注吧[碰拳][呲牙][呲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