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当面军队确实没有组织疏散。1937年12月31日,日军进入南京城,除了小规模的杀戮外,日军还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屠杀。对于南京大屠杀大规模的官方调查是在战后才进行的。国民政府通过各种社会调查,不断对死亡人数进行修正,所以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有29.5万、39万、50万等多种过程性的数字。但是,关于受害者的具体人数却有很多说法,日本政府认为很难认定哪些数据是准确的。
南京大屠杀时,俘虏不反抗?遇难30万同胞,是如何被统计的?
关于南京大屠杀,4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1:南京守军为什么当初不疏散群众?
1937年8月前南京常住人口100多万,因为陆续的轰炸,到12月底只有50多万人了。
剩下的都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逃亡的民众。南京当面军队确实没有组织疏散。当时一方面南京当面怕疏散军队影响士气,本来接到的命令就极其混乱,撤退命令也是前后矛盾,根本无暇去疏散民众!
更重要的是国民政府低估了日军的残忍,没有想到的是进入南京城的5万日军,在上级的摸鱼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出了一幕幕惨剧!
2:俘虏为何不反抗?
1937年12月31日,日军进入南京城,除了小规模的杀戮外,日军还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屠杀。
日军建立了燕子矶屠杀场,鱼雷营屠杀场,中山码头等等太多了,多达二十几处地方,展开了屠杀。仅仅下关草鞋一处屠杀场,日军就屠杀了57418人。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反抗?
根据各种文献资料和日本老兵回忆,日军采取欺骗手段,把民众集中在一起,反绑住双手,带到固定集中点进行机枪扫射。这里有上到80岁老人,下有几岁小孩。扬子江上漂满了被屠杀的尸体,遇难同胞30万人以上!
3:遇难同胞30万是怎么统计的?
据资料记载,南京大屠杀的伤亡统计来源有三种:一种是曾经避难于南京城内的难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作出的估计;二是中国记者根据寻访所得的资料作出的估计;三是留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和外侨作出的估计。
对于南京大屠杀大规模的官方调查是在战后才进行的。国民政府通过各种社会调查,不断对死亡人数进行修正,所以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有29.5万、39万、50万等多种过程性的数字。
把以上所举的种种因素考虑在内,可以很肯定地估计:在日军占领时期,南京无辜同胞被杀害的人数必定在30万至40万之间,即35万左右。中国学界一般采用这一思路,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数问题上,中国学者基本上采用30万这个数字。
4:战后日本的态度
这是日本外务省网站上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问题的回答
日本政府认为,无法否认日军在进入南京(1937年)以后存在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行为等事实。但是,关于受害者的具体人数却有很多说法,日本政府认为很难认定哪些数据是准确的。
对在那场战争中的行为所表示的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是战后历届内阁所一贯坚持的。这一反省和歉意在战后50周年之际发表的村山谈话中已表明,在战后60周年之际发表的小泉谈话中也被继承过来了。
今后也将继承这些历届内阁所表明的坚定不移地反省和歉意,在2015年8月14日发表的内阁总理大臣谈话中已经明确了这一点。
这是日本的官方表态,也可视为日本国内对南京大屠杀的主流看法——承认有屠杀,受害者有多少,不确定。
一句话,中国人,是要牢记血泪历史,而不是在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落后就要挨打,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让悲剧重演。
本文中的图片来自南京记录册,信息来源于各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