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精心创作的《浦东史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1月26日,该书出版座谈会暨赠书仪式”在浦东新区举行。《浦东史诗》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作家协会2018年重大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委约作品,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8年度主题出版重大项目。何建明坦言,写上海、写浦东是件并不轻松的事。
身为上海人,你知道 “上海”二字,是一个 “动词”吗?而一向被视为“母亲河”的黄浦江,还是一条浪漫的爱情之河?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精心创作的《浦东史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1月26日,该书出版座谈会暨赠书仪式”在浦东新区举行。在这部书里,作者何建明提出了对新上海的一些重要发现。
 >
■《浦东史诗》出版座谈会
《浦东史诗》是第一部全景展现浦东开发开放伟大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以饱满的热情、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人物故事反映了浦东为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并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履行国家战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凸显了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样本意义与时代价值。
为了写作该书,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查阅逾千万字材料和文献档案,采访上百位浦东开发开放亲历者,实地踏访浦东城乡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现场,书写了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八年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部凝聚着作家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直面当下、讴歌时代、弘扬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代表了当下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新高度。
《浦东史诗》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作家协会2018年重大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委约作品,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8年度主题出版重大项目。本书先后入选中宣部2018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新闻出版专项基金项目。
 >
作为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何建明表示,浦东开发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传奇,用文学作品表现、反映时代的进步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我将以充沛的创作情感和生动的文学作品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上海精彩贡献力量。”
晨报记者日前对何建明进行了专访。
 >
■何建明
写浦东是件并不轻松的事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应邀采写上海的浦东,让何建明有机会比较全方位的对上海、尤其是浦东作一细致的了解。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他还意外筛理了他家族五代人与上海的渊源。
何建明坦言,写上海、写浦东是件并不轻松的事。在他看来,上海和浦东的改革开放史,着实值得一写。它的精彩、宏大和史诗式的巨变,就像一曲震撼世界文明史的交响曲。
他说,城市其实跟人一样,都是有其生命的。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城市的成长过程和成熟过程呢?“《浦东史诗》力求做到的,就是通过真实和艺术的文字来向人们介绍这个过程,因为它是我们当代人所创造的奇迹——仅用不到三十来年的时间,造就了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大都市,以及这座伟大城市的新精神。”
从四个维度去认识上海
在书中,何建明通过四个维度来认识上海。那就是上海的高度、深度、宽度和精度。
“写上海不写它的高度,是无法抵达它应有的水准,因为这里有全中国最高的摩天大厦;同样,写上海不写它的深度也是失败的,因为只有了解 288米深的时候,才知道其实在那里是有可以固实这个城市的花岗岩层的;自然,上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宽度,因为它有大海,这是你第一眼就该关注的地方;上海又是一个十分精致的城市,弯曲的弄堂和幽静的小街仍是它的重要部分,忘了这城市的本色就等于白来一趟,这是上海的精度……”
何建明发现,过去大家上海的认识和了解其实非常狭窄而有限,比如只知道上海人“小气”而并不知上海人大气的时候可力撼地球、气吞山河;上海人锐意改革、思想解放的时候比任何地方都有魄力与创新意识。还有,上海人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及能力。
“上海”二字从来就是一个“动词”
在写作过程中,何建明说,自己一直被上海的历史所感动——感动中他发现了许多过去上海人自己都认识不到和认识错误的事,比如对“母亲河”的错位,比如对“上海”地名的理解,等等,最关键的是上海人自己都并不了解真正的上海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他们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和特质!
何建明说,自己在感动中发现了许多原来一直被误解的“上海”。他提出,“‘上海’二字,其实从来就是一个‘动词’、一个‘状态’,一种精神,因为这个城市就靠近大海,没有勇敢的行为,没有创新的锐气,没有坚韧的意志,历史和自然的浪潮早已将我们淹没与湮灭。”
对新上海的一个重要发现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都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上海也不例外。”何建明说,上海人愿把黄浦江视作自己的“母亲河“。毕竟没有黄浦江,也就没有了“阿拉”上海人。
■何建明
“然而多数上海人并没有意识到:黄浦江其实还是一条世界上最富情调和浪漫的爱情之河。是这条爱河,让一对苦苦相思了千年、深情凝望了百年的恋人终于修成正果,重新拥抱在一起,以罕有的方式,演绎了一曲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经典爱情诗篇……”而这对情深意长的恋人便是“浦东”与“浦西”。
何建明表示,这是自己对新上海的一个重要发现。事实上,这个发现或许对所有上海人来说,可能都是新鲜和怦然心动的事。
“每当夜晚,你只须在外滩两岸走一走,你难道不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气势磅礡、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盛大无比的‘婚礼’中吗?而这永不落幕的婚礼主人便是浦东、浦西这对世纪重逢的‘新郎’‘新娘’。”
《浦东史诗》只是一个“序曲”
对于何建明而言,写上海是一件幸运的事。“除了有机会认识那些伟大建筑、知道它们的出生过程和肌体的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许多参与制造浦东的人物,他们真的应该被历史记载和人类认识,如果只看到摩天大厦而不知建设它们的人的身形以及他们为之流下的汗水与泪水,那只等于翻了翻上海这部本书封面,内容其实你没有看。”
他说,《浦东史诗》其实只是一个“序曲”,真正的浦东史诗还在继续谱写和延伸,它可能在更大的一次机遇中获得新的高度和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