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赔付比例低,150%,但是没有年龄限制,后者赔付比例高,200%,但是要求在70岁前,70岁后按照100%比例赔付。一份保险能否理赔的唯一依据是保险条款,而不是其它。其实,决定一个保险案件理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案件本身的复杂程度,而不是其它。
朋友推荐的保险需要10000块,网上推荐的保险只要5000块,保费相差一半,这是真的吗?我是不是被“坑”了?
马上心情不好了
小保哥时不时就会碰到好奇的网友咨询这样的问题。
那么便宜的保险真的更好吗?
先来看看保险分类
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根据成立时间长短,可以分为:老牌公司和新进保险公司。
大到不能倒的世界500强
从保险产品销售渠道来看,可以分为:线下产品和线上产品。
线下产品,指的是通过线下保险代理人或者保险经纪人购买保险。
线上产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链接自己就可以付费购买的保险。
同一家公司的保险产品,线上一般比线下产品性价比好,因为互联网渠道成本低;同样的销售渠道,新进保险公司产品一般比老牌公司产品性价比好,老牌保险公司有历史包袱(下文会写到),另外品牌溢价高,所以产品性价比较低。
其中差异最大的是,老牌保险公司线下产品和新晋保险公司线上产品之间的差距,类似保障前提下,前者一般会比后者贵不少。
列表为证:
两款重疾险,称称几斤几两
这两款重疾险都是重疾单次赔付,含有中症、轻症和癌症二次赔付,保险责任看起来比较类似,但是国X福重疾险2021A款比鲲鹏X号,保费整整贵了一倍多。
分项来看:
1、重大疾病,鲲鹏X号优于国X福重疾险2021A款。
关于疾病定义,上面说过了,两者并无差别,28种重疾都是一样的。
但是在70岁前,二者赔付比例不一样,鲲鹏X号按照保额2倍赔付,而于国X福重疾险2021A款按照保额1.5倍赔付。
2、中症,鲲鹏X号优于国X福重疾险2021A款。
国X福重疾险2021A款,特定疾病(中症)给付比例50%,1次为限;
鲲鹏X号,2次赔付,首次给付90%(70岁前),二次给付60%。
3、轻症,鲲鹏X号优于国X福重疾险2021A款。
来看看各自赔付比例:
国X福重疾险2021A款赔付比例为20%,6次赔付;
鲲鹏X号,首次赔付比例为50%(70岁前),第2-4次,赔付比例为30%
4、恶性肿瘤-重度保险责任,二者各有优势。
国X福重疾险2021A款,首次额外赔付50%保额,且含有转移复发持续新生后的二三次赔付,每次赔付100%保额,间隔期3年;
鲲鹏X号,首次额外赔付200%保额(70岁前)/100%保额(70岁后),有转移复发持续新生后的二次赔付,赔付150%保额。
前者赔付比例低,150%,但是没有年龄限制,后者赔付比例高,200%,但是要求在70岁前,70岁后按照100%比例赔付。二者各有优势,但是我相信多数人或选择70岁前多赔。
5、其它疾病保障,鲲鹏X号优于国X福重疾险2021A款。
国X福重疾险2021A款,特定心脑重疾(严重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额外赔付50%保额,无年龄限制;
鲲鹏X号,这两种心脑重疾额外赔付100%保额,但是限定在70岁前。
另外60岁后,鲲鹏X号,罹患“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或“严重原发性帕金森病”,额外赔付60%保额,照顾到了老年人的特定需求,持续关爱患者有保障。
所以,保险责任上来说,鲲鹏X号全面超越国X福重疾险2021A款。
隔行隔山,你需要多学习啊
有人会问了,性价比这么好的保险,有什么猫腻吗?
一、会不会“偷工减料”啊?
二、理赔有保障吗?
三、不知名的小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这三个问题,我们一一来看:
一、性价比好的保险产品会不会“偷工减料”?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
1、看产品结构。
重大疾病方面:
28种重疾,行业统一定义,占了所有重疾发病率95%以上
我国重疾险有国家统一定义,28种重疾 3种轻症,每一家公司定义都一样,也就是理赔标准是一样的,而这28种重疾都是高发重疾,占到所有重疾发病率的95%以上,保险公司自行添加的其它重疾险(无论多少种)占比不到5%,所以特意强调病种多少的重疾险产品,实际上炒作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轻症方面:
我们来看看二者对于高发轻症/中症的包含情况
15种高发轻症,两款产品有所不同,便宜的反而更有料
15种高发轻症,国X福重疾险2021A款缺失4种,而鲲鹏X号全部包含。
2、看保费构成。
我们交给保险公司的保费由两部分构成: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看看你交的保费都给谁了
纯保费又分为风险保费(用来风险赔付)和储蓄保费(用来投资收益),我国大陆地区各家保险公司采用的都是同样的生命周期表,所以风险保费相差无几;而储蓄保费部分,我国险资的投资渠道有严格的监管规定,必须以债权性投资为主,权益性投资占比较低,所以保险公司之间收益差距不会很大。
所以,我们所交的保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附加保费,主要包括渠道费用(个险的代理人费用、银保的代理费用、网销费用)、运营成本(办公物业费、广告费、内勤人员费用等)以及保险公司预留利润要求等。
新晋的保险公司,相对来说,机构少,人员少,所以附加成本低,保费自然也就低,体现在产品上就是性价比更好。
另外,90年代高利率背景下(8.0%以上),卖出的理财产品,如今也要兑现,但是又没有那么高的投资收益,怎么办?只能从保费里面体现了。所以,老牌的保险公司历史包袱较重,产品溢价也就高。
具体到表格中的重疾险产品,我们发现鲲鹏X号重疾险,从重疾、中症、轻症,再到癌症二次赔付,赔付比例都是最高的,且考虑周全,比较人性化,针对特定年龄阶段额外赔付,保障了特殊人群的需要。
是实打实地给到了消费者足够保障。
3、看产品销售渠道。
上表所列的两重疾险,其实放在一个表格里有点不公平,因为是不同渠道的产品,鲲鹏X号是互联网保险,国X福重疾险2021A款是线下产品。互联网保险因为中间渠道少,附加保费低,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保障上面,所以整体性价比更好一些。
但是反过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我花同样的钱买更好、更高的保障,不是更好吗?不管是哪个渠道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哪管黑猫白猫,你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二、不知名保险公司,理赔有保障吗?
上面我们讲了,重疾险产品28种重疾 3种高发轻症,其定义相同,那么理赔标准也是一样的,一家能赔,其它公司都能赔。
一份保险能否理赔的唯一依据是保险条款,而不是其它。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各大保险公司实际理赔数据(理赔率、理赔时效):
数据保险公司官方网站
这是2020年最新的理赔数据,我们看到,各家保险公司理赔率都在97%以上,也就是说能理赔的案件都理赔了,大小保险公司并没有多少差距,不知名的保险公司理赔更快速也有啊。
其实,决定一个保险案件理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案件本身的复杂程度,而不是其它。
有伙伴会说,怎么经常看到网上说保险拒赔案例,给人一种印象,保险公司“这不赔,那不赔”,实际数字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有100个案件正常理赔了,从来不会有人报道,而有一个案件纠纷,媒体就会喧闹而来,这就是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再从理赔时效上来看,案件的平均理赔时效在2天以内,小额医疗险理赔很快,借助网络科技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已经失效了秒赔,重大案件相对会比较慢一些,因为需要详细案件调查。
三、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要解答这个问题,来看一下保险公司的成立要具备哪些要求?
首先要有钱:注册一家保险公司,法律规定至少2个亿,都是真金白银。目前实际的出资情况都是在几十亿,还有一些保险公司的注册资金高达百亿...
股东有实力:只有钱也没用,股东必须要有实力、信誉好,准备在保险行业奋斗终身,不是来挣快钱的。
作为金融行业一部分,保险监管非常严格
要会经营:要有一整套合理的公司制度,符合任职要求的高管,经营战略要有差异化。
所以在我眼中,不存在小保险公司和大保险公司,大和小更多是个人的主观判断。
所有保险公司都需要统一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在保险公司被撤销、破产、重大危机、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情形用来救助保险公司。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在发生重大危机时,保险保障基金会提供救助。
如果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达不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险公司从2家发展到现在160多家,经历了多次的全球金融危机,这期间没有发生过一起破产案例。
如果保险公司破产倒闭,我们所购买的保险有两个去处:
首先要转让给其他愿意接受进行兼并重组的公司;
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手,政府会妥善安排好,国家会指定某家保险公司接手,一般就是国资的非常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强制性接手。
所以就算发生了这种极端情况,我们所购买的保单也是没问题的,只是换了一家公司而已。
为了防止破产,保险公司的20%的保证金会存在银行,用于在保险公司破产的时候偿还债务。保险公司不论从申请设立、开业、运营等各环节,即便偶尔的经营异常,都是有希望银保监和国家法律严格监管和处理的。
其实买保险本质就是购买一份合同,我们国家的保险,都是经过保监会备案批准的,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线下保险,都是可以放心购买。
但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也能理解大家对保险公司安全性的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实际上我们发现,便宜的保险不仅非常靠谱,而且保险责任还非常好。传统意义上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在保险行业里不一定适用。
5000块钱买的保险,其保险责任往往比10000块的保险责任更好。
有钱就要花在刀刃上,没必要为高溢价品牌买单,毕竟挣钱不容啊!
少花钱,多买保障,它不香吗?
省钱才是硬道理
小保哥是一名从业5年的保险经纪人,从业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保险案例,深刻感受到这个行业存在的信息差可以让客户“一失足成千古恨”,买不到合适保险是常见的现象。
当发现有更好的保险时,后悔自己当初多花了钱还买了保险责任有缺失的保险,这时候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缴费,拥有不完全的保障。要么保单置换,以旧换新,即时止损,但是又心疼前期所交的保费,左右为难。
怎么办呢?敲黑板
分析保单、整理保单,你的保障充足吗?
这里小保哥有一个建议,我把它叫做“等额保费比较法”。
比如你有一张30年缴费期的重疾险,每年缴费8000块,已经缴费5年了,还需要继续缴费25年,那么剩余应缴保费总额就是25年*8000=20万。
你用这20万的总预算再重新规划一份新保单,缴费期可以设定为25年,每年8000块,同样的预算,如果能买到保险责任更好的保险,你就可以果断置换保单了。
但前提是你的健康没有问题,健康告知能够顺利通过。
如果身体已经有一些指标出现了异常,那么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小保哥写了这么多,把这篇帖子分享出来,希望大家都能看明白,在配置保险时少走弯路。
如果觉得小保哥这篇分享有用,欢迎点个爱心 收藏,顺便转发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