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团军某防空旅为了提高部队在陌生地域和气象条件下的打赢能力,采取铁路输送和摩托化机动相结合的方式,奔赴祖国大西北。对空警戒“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全神贯注、剑指长空。加固车辆安全无小事,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发挥一支部队最大的战斗力。沙子“洗”餐盘在这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驻训地体现得尤为明显。
来源:国防在线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王成、黄涛、罗明、朱立斌、杞卫东、张扬浩
“盛夏时节,西北某戈壁深处,尘土飞扬,酷热难当。”第77集团军某防空旅为了提高部队在陌生地域和气象条件下的打赢能力,采取铁路输送和摩托化机动相结合的方式,奔赴祖国大西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训练场,亲身感受防空兵版的野外驻训吧!
摩托化机动
关键词:够干——提升战斗力不“掺水”
六七月的戈壁,骄阳似火,黄沙弥漫,正上演着“一天口含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的传说,训练场上处处都是官兵们矫健的身影,喊声、杀声此起彼伏,多项作战训练课目练得热火朝天,为下步实弹射击铸牢了坚实基础。
战备拉动
“兵者,国之大事”,将子弹压进枪膛,并不是因为好战,而是因为身后有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必定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用手中的钢枪挺起民族的脊梁。
对空警戒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全神贯注、剑指长空。身为防空兵,我们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每一天都在战斗,守护祖国的蓝天。
隐蔽伪装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百万雄师能在转瞬间遁于无形,是取得信息化战争胜利的关键,一切为了实战、一切紧贴实战,部队走到哪里首先做好隐蔽伪装,确保敌明我暗,最大限度保存自身力量,才是制胜关键。
关键词:够硬——精武强能绝不“说苦”
一天高强度的训练下来,列兵杨立国的身上多处挂彩,对伤口进行简单的处理后,他便再次投入到训练中,对于训练中的苦累,他这样总结,“可别嫌弃我的伤疤丑,一寸伤疤一寸强,当兵的,就是够硬!”
准备出发
一声令下,我便全副披挂。在军人眼里,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打败不了的敌人。有危险,我敢上;有任务,我当先,守护万家灯火,我们责无旁贷。
引车定位
“平进斜出,下进上出,绕绳至少两圈半,不多于四圈”,班长反复强调加固车辆的动作要领,确保机动途中,一路顺风。
加固车辆
安全无小事,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发挥一支部队最大的战斗力。转战千里从出发开始,丝毫的马虎大意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要求官兵小心一点,再小心一点!谨慎一些,再谨慎一些!
列车上学习理论
现代化战争对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永葆政治本色,坚持用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育高尚的情操,才能始终保持政治信念不动摇。
关键词:够拼——尘土飞扬,怒放青春
官兵们顶着35℃的高温,以班为组,一锹一镐一锤与阵地上的泥土“硬抗”,汗水流过脸颊,浸湿那早已发臭的衣服。那黝黑通红的肌肤,那欢快舞动的肌肉,那魁梧雄壮的身影,土木工具与石块碰撞的清脆声音,道出官兵矢志强军的坚定决心。
汗水就是他们勋章
汗水是军人最好的“护肤品”。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危险也泯灭不了挂在防空卫士脸上的笑容。有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心态,才有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军人并非钢筋铁骨,但常常能创造奇迹,那是因为军人总是乐观向上,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
安营扎寨
“一个木头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荒漠戈壁条件异常艰苦,安营扎寨,整治营区都是不小的工程,但这小小的困难是难不倒我们,身边的战友就是最好的帮手,我们团结一致,风雨同舟。
关键词:够嗨——苦过成甜其乐无穷
茫茫戈壁的一头,战士们唱起了军营最强音。训练间隙,几个“身怀绝技”的战士为大家表演节目,大家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另一边,炊事班做的土豆牛肉已经大功告成,几个“贪吃”的战士早就在一旁按捺不住了。
补充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在荒漠戈壁没有水源,更是滴水值千金,尽管任务很繁重,官兵身体里的水分流失很快,但也不能随便饮用,每一滴水都不能浪费,通常一壶水官兵们就得喝一整天。
沙子“洗”餐盘
在这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驻训地体现得尤为明显。满身尘土,风沙拌饭成了驻训生活的一部分。没错,解放军就是这么能吃苦,解放军就是这么能打仗。
关键词:够苦——酸甜苦辣,“苦”最难忘
不经历驻训,你不会知道睡在车底下的凉爽。不经历驻训,你不会知道用水壶冲脸的舒畅。帐篷里那微弱的灯光,大通铺上战友的鼾声,汗水与脚臭味相融合的味道,与那彻夜不眠的燥热都会成为你经久难忘的记忆。
茫茫的戈壁滩
风华正茂,他们放弃了原本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了这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坦然面对,只要防空警报一响,他们就会筑起一道防线,导弹呼啸云霄,刺破苍穹击落敌机,只因为他们是“防空兵”。
星空下的防空兵
作者:王成、黄涛、罗明
拍摄:朱立斌、杞卫东、张扬浩
国防在线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