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张金兰柳琴专场(从卖唱艺人到柳琴戏)

时间:2023-06-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日前,笔者专程拜访了这位柳琴戏“北派掌门人”。1928年,张金兰出生在有“柳琴窝”之称的山东郯城。8岁时,张金兰随父亲加入村里的柳琴戏业余班社,10岁就登台演出“压场花”“娃娃生”和“垫戏”,19岁时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柳琴戏演员。19岁之前,张金兰一直随父亲在家乡走街串巷卖艺。新中国成立后,张金兰和柳琴戏一样迎来了新生。张金兰对柳琴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张金兰 翟小锋摄

【走近文艺家】

93岁的她自幼与戏结缘,是柳琴戏“北派掌门人”,灌制了《王三姐剜菜》《王二英思夫》《父女顶嘴》《喝面叶》《秦香莲》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唱片,她的唱腔与表演对后来的柳琴戏演员产生了榜样性的影响。

“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五分钱。”这句顺口溜,几十年来一直嵌在鲁南苏北戏迷们记忆深处。这是老百姓对一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最高的褒奖、最真诚的赞美。

日前,笔者专程拜访了这位柳琴戏“北派掌门人”。93岁高龄的张金兰,坐在透窗而入的阳光中,微眯着眼睛回忆起在山东临沂演出的第一场柳琴戏:那是70多年前,在考棚街的老“新新剧院”,现场锣鼓喧天,工作人员抬着标有“张金兰主演”的牌子,戏迷们踮着脚尖引颈翘望,响彻云霄的叫好声在蓝天白云间流连回响……循着记忆的隧道,笔者跟随老人重新回到她人生的原点。

1928年,张金兰出生在有“柳琴窝”之称的山东郯城。张家祖祖辈辈靠种地过活。在那十年九灾的岁月里,张金兰的父亲张仲怀为生活所迫,跟村里的柳琴戏师傅学艺,算是找了个谋生的“手艺”。整个童年,张金兰跟着父亲走街串巷赶集占场,摆凳子、围场子,挂大小锣,敲锣震场,戏场上的活计样样不在话下。张金兰6岁开始学戏,父亲“怀抱月琴(柳琴)帮着腔,脚蹬手刨锣儿响”,她帮父亲一边敲锣鼓点,一边学唱帮腔。“刚开始随父唱小压场篇儿,父亲唱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观众高兴了,希望我单独唱,我就出去唱两句,唱完了他们给两个钱儿,我就买糖块吃……”8岁时,张金兰随父亲加入村里的柳琴戏业余班社,10岁就登台演出“压场花”“娃娃生”和“垫戏”,19岁时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柳琴戏演员。

为了生计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是旧社会民间艺人的生活常态。19岁之前,张金兰一直随父亲在家乡走街串巷卖艺。父亲去世后,挣不上吃的,日子更加艰难,张金兰带着母亲来到与家乡毗邻的徐州讨生活。

年轻的张金兰凭借自己扎实的表演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一部《刘金定下南唐》唱响了整个徐州城。在那里,她的艺术生涯迎来了新的起点。张金兰的演唱具有吐词快、清、脆的特点,当地戏迷送她一个亲切的外号“机关枪”。在徐州,张金兰还结识了很多柳琴戏名角儿。善于学习的她,在与名角儿“过招”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发挥柳琴戏唱腔自由性的优势,将“南腔北调”融会贯通,把柳琴戏表演艺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柳琴戏始于民间,兴于乡野,柳琴艺人靠赶集撂地摊卖艺维持生存,“唱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能不能填饱肚子”。张金兰在走街串巷的演出中,接触到各地的民俗、民情、民风,并把各地民间文化的精华融入柳琴戏表演中。她表演的柳琴戏,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小姐丫鬟,从唱词、动作到曲调韵味,都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活脱脱就是老百姓自己生活的画面。贴近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自然就爱看。张金兰所在班社的演出从“柳琴窝”起步,逐步发展至苏北、皖北、豫东等地,从“唱门子”“跑坡”及庙会、堂会、地摊子逐渐扩大到了茶棚土台子及城镇剧场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张金兰和柳琴戏一样迎来了新生。1953年,她和丈夫邵瑞武回到家乡,参加了临沂专区剧团柳琴戏演出队,从此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旧艺人生涯。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从柳琴戏名角成为人民演员,不必再为生计奔波的张金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柳琴戏表演上,对艺术精益求精,成果与荣誉也接踵而至:1954年山东省首届戏曲会演时,凭借《闹书房》一剧荣获优秀演员一等奖;1956年全省戏曲观摩大会,又以《休丁香》一剧荣获优秀演员一等奖,获金质奖章一枚;1960年灌制了《王三姐剜菜》《父女顶嘴》《状元打更》《喝面叶》《秦香莲》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唱片,登上了个人艺术生涯的顶峰。

谈起那段岁月,张金兰反复强调一点:“我们演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演好戏才能对得起观众,对得起国家。”“为群众演戏”是张金兰心中不变的信条,也是她恪守不渝的艺术初心。从加入临沂专区剧团到退休,不管阴晴风雨,张金兰从不辜负戏迷们的热情。有时候天气不好,演着演着下起了雨,她就打着伞继续演,雨水溅湿了戏服却浑然不觉。

有入戏的演员,自然有着迷的观众。“当时老百姓听戏十分入迷,一个妇女抱着孩子着急去听戏,路过一片南瓜地时不小心被绊倒了,她站起来把南瓜当作了孩子抱起来就走,直到听完戏才发现自己怀里抱着的是一个南瓜。”说到这儿,当年柳琴戏演出时的热闹场面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张金兰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细密、慈祥的皱纹在笑声中舒展开来。接着老人家自问自答:“你说,怎么能把南瓜当成孩子抱走了呢?当妈的把孩子扔了?你说她这不就是着迷了嘛。”

如今,张金兰年事已高,但作为柳琴戏的传承人,柳琴戏的发展始终是她最放不下的“心事”。最近几年,在家人帮助下,张金兰把几十年积累的演出剧目、演唱特点和表演风格用文字、录音、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传授柳琴戏的资料和教材。她还经常对青年演员言传身教,从唱腔到身段表演倾囊相授。“现在政策好了,演员们也十分努力,我相信这盆花一定会越开越旺。”张金兰对柳琴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作者:王秀庭,系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山东省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

    推荐阅读
  • 你喜欢造句 你喜欢造句吗

    不喜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变它。改不了,那么接受它。

  • 势穷力屈名词解释(势穷力屈名词解释是什么)

    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势穷力屈名词解释势穷力屈,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qiónglìqū,意思是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出自宋·司马光《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俟其势穷力屈,然后可招抚也。”作谓语、宾语;指惨败后的处境。

  • 小米手机你不知道的小技巧(小米手机这个功能平时注意不到)

    小米手机你不知道的小技巧有时候在野外露营,专业的指南针看不懂,想要找个方向总不能靠天上的星星吧。今天就让小编来展示一下小米手机的指南针功能,保证让你不再路痴!你可以选择摄像头实景拍摄,也可以选择水平放置。小米手机的指南针有两个使用方式,一种是显示方向,即东南西北。还不知道的朋友赶紧去体验一下吧,大家还有觉得小米手机有哪些实用的功能吗?

  • 武运昌隆是什么梗(武运昌隆什么意思)

    武运昌隆是什么梗汉语词汇,后被日本采用。后来日本大量引用,代指武士的命运。日本战国时期,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相信每个人都有武运,武运的不同决定了其在战场上是生存还是战死。(日本武士在评价自己所尊敬的敌人时经常用一句,只可惜其武运不佳。后来这句话逐渐成为一种礼仪,并且一直被保留下来,即使西南战争结束后武士阶级被彻底废除这句话依然和日本军人联系在一起。

  • 香辣肉丝东北特色菜香辣下饭(东北版香辣肉丝)

    香辣肉丝(东北版)小时候非常爱吃的一道菜。

  • 感冒姜汤怎么熬(感冒姜汤的做法)

    主料:姜20克,枣(干)15克辅料:赤砂糖50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感冒姜汤怎么熬?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辅料:赤砂糖50克。熬制方法:将红糖、大枣煎煮20分钟后,加入生姜(切片)盖严,再煎5分钟即可。红糖姜汤是用生姜、红糖制作的一道非常有养生功效的汤剂。非常适合体质虚寒、脾胃虚寒,或是风寒类表症的人服用。此外,红糖姜汤也适合大部分女性饮用,红糖能活血和化瘀,姜汤可以温中解表发汗。

  • 川味蛋炒饭制作方法(川味炒饭的做法大全)

    入饭以后,加入少量的酱油和油呛辣椒,在加点开水迅速翻炒。

  • 湖南一级旅游景点(湖南的5A级风景区你都知道吗)

    作为疫情低风险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湖南,相信已成为很多人国庆出游的首选。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游人至此,无不肃然起敬。湖南旅游小贴士1.提前了解和查询旅游景区疫情防控、门票预约、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无预约、不出游”。

  • 花非花古诗(花非花古诗翻译)

    原文《花非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花非花古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去似朝云无觅处。译文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 西昌去雅安班车时间表(西昌恢复至眉山)

    根据西昌市委、市政府关于西昌市对外交通逐步恢复方案研讨会精神,以及部、省、州、市交通行管部门相关要求,为了满足各位旅客的刚性出行需求,计划逐步恢复以下市际和州内班线。西昌至泸沽,15日起恢复;西昌至眉山,17日起恢复;西昌至喜德,18日起恢复;西昌至内江,19日起恢复;西昌至雅安,19日起恢复。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行业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再行调整,并逐步恢复其他临时停运的客运班线,届时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