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忐忑,心想重庆人不知道渣滓洞的故事,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与《红岩》故事有关。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因此,到了重庆渣滓洞需要了解一下。
去重庆,想去看一下渣滓洞,于是,打出租车过江南去。一路上欣赏着重庆市区的美景,林立的高楼让这个城市显得十分的现代化。不经意间,问了出租车司机,你知道渣滓洞是怎么回事吗?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年轻的看上去有三十多岁,斜过脸望了我一眼很茫然,说了声,不知道。我很忐忑,心想重庆人不知道渣滓洞的故事,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与《红岩》故事有关。从渣滓争两个字的意思来解释不是好意思,因此,推测,渣滓,就是污垢不堪的地方吧。到了渣滓洞,果然有解释就是渣多煤少而得名,很欣慰。
据百度百科介绍,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
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此地还曾居住过“小萝卜头”和他们一家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因此,到了重庆渣滓洞需要了解一下。
渣滓洞外景
【原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