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怎样说服检察官(检察官如何寻找情理)

时间:2023-07-2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其中,符合“情理”就是符合普通大众的一般认知,符合人民群众对正义的期盼。刑事司法工作要求兼顾天理、国法、人情,司法绝不能背离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例如江苏陆勇销售假药案,从检察官的角度看,陆勇的行为于情可悯、于法不容,依法做出刑事拘留和起诉决定并无不妥。

作者:陈亚东(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检察院)

司法活动需要兼顾天理、国法、人情,司法裁决则要体现天理、法理、情理。抛开“人情”之中亲疏有别、徇私枉法等不正常因素,将“人情”作为人之常理常情、伦理秩序看待,则“人情”与“情理”含义相同。

在司法活动中,检察官需要对“情理”的发源进行探究,对“情理”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有正确的认知,进而努力寻找每一个案件需要彰显的“情理”,才能促进案件处理既依法依规,又深得人心。

“人情”是“自发的法律规则”

古代中国,虽然法律并不发达,但社会活动总体井然有序,文明得以传承发展。

何以做到这一点?

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至少有一点不会被否认,那就是我们有共同的秩序观念、有独特的精神生活形态、有“敬天、法祖、重人伦”的活动规则以及“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司法理念。

特别是源于生活又用以引导生活的“人情”,成为了国人心目中“自发的法律规则”,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实现社会有序治理。

这种“自发的法律规则”是如何形成的呢?

追溯历史,夏朝有“尚孝”的原始教义,商朝有“敬鬼”(敬奉祖先的灵魂)的教义传承,西周有“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礼治”的政教一体的观念和实践。

诸子百家的思想百花齐放,通过百家争鸣接受民众的评判和选择,最终孔、孟等圣人和先贤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其思想得以占据正统,并流传千年。

这些思想主要包括,孔子提出“仁义、礼治”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董仲舒传承发展儒学并提出“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统治思想,直到宋以后出现以“存理灭欲”为核心的程朱理学(又称“新儒学”)。

这些思想和学说不断丰富和完善司法者对社会生活规律的认知,成为司法案件中“人情”因素的重要考量。

古代社会“人情”可能高于法律

有一个从古至今都流传的共识叫做“法不外乎人情”,大概意思就是说,法律不能超脱人情之外,法律与人情应当是统一的、一致的。

因为徇私情、枉法度的所谓“人情”于理于法都应否定,故不作过多讨论,在此重点探讨公之于众、传播于世、普遍认可的“人情”。

回顾古代法学家的思想和观点,法家先驱管子主张“令顺民心”,《管子·形势解》有载:“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

意思就是国家出台的法令要合乎人之常情,要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就得顺应老百姓的期盼和需求。

另有法家人物慎到在《慎子·佚文》中提出:“法,非从天下,非从地生。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这就更加直白地认为,法律的产生与天地无关,不必讲太多大道理,就是世俗人情的产物。

商鞅是法家最著名的代表,是变法活动中很典型的“强硬派”。

在《商君书·算地》和《商君书·壹言》也反映出其顺民意而立法、变法的观点,其有云:“圣人之为国也,观世俗立法则治”“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成”。

这里的“世俗”“民情”实际上是指普罗大众所思所想,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准。如果以少数智者、贤者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立法和司法活动标准,就是“不合人情”。

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就有了很多“人情高于法律”法律规则,比较典型的就是“亲亲相隐”的法律制度。对亲属间的互相包庇、隐匿犯罪行为予以宽容,显然对保护国家法律秩序和打击犯罪的司法活动很不利,但却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直到今天,这样的制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无形的人情在古代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低于成文的法律。而今天常常讲“法大于情”“于情可悯、于法不容”的时候,需要回顾历史,辩证看待法与情,尤其不能忽略情理的地位和作用。

找到检察官心中的“情理”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倡导并更加强调在司法办案中要体现“天理、情理、法理”,并作出符合新时代司法规律和司法要求的解读。其中,符合“情理”就是符合普通大众的一般认知,符合人民群众对正义的期盼。

情理存在于人的内心,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个内心世界 ,那么,检察官(包括法官)如何寻找情理,并非一件很简单的事,否则,也不会出现一些看似“合法”,但却让社会大众情感上难以接受的裁决。

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如何找到最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至少有三个要素可以作为指引,那就是:良知、宽容和换位思考。

  • 第一,良知是善良人对事物的基本认知。

面对一个案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往往会左右我们的观点。特别是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思维和眼光会被职业潜移默化,这既有利于形成“专业判断”,又容易形成“职业局限”,比如一些侦查、检察人员看待案件第一反应是看能否“入罪”。

民事纠纷中一方确有不实言行,经济纠纷中一方确有欺骗行为,很容易出现是否构成犯罪的争论,甚至个别民事经济纠纷案例有刻意往刑事上“靠”的倾向。

如果检察官的主观是恶意的、内心是阴暗的、立场是偏执的、胸怀是狭隘的,那么,不管他具备多么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做出合乎情理的裁决。

良知会让人主观善意、内心光明、立场客观、胸怀广阔,司法的良知能帮助检察官找到公认的情理。

例如,正当防卫能否适用,除了事实和法律上的判断,还需要司法良知作支撑。

一个有良知的检察官,在弱势群体利益受损时会出手保护,在各种因素干扰下会坚守底线,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舆论热潮面前会保持冷静、避免舆论审判,在各种诉求面前会做出恰当的取舍,在信访、维稳等各种压力面前做出正确的坚持。

  • 第二,宽容是检察官非常宝贵的品质。

司法权之所以有威力,往往不在于惩罚了多少人,而在于宽容了多少人。

古往今来,刑罚严苛、监狱爆满的朝代往往伴随着社会动荡,刑罚宽缓、民众自由的时期常常呈现出天下太平。特别是对于刑事司法而言,刑罚是以牙还牙的报应观念之产物,它如同一把尖刀,一刀下去,分量有多重,司法者往往感受不深,只有受刑人才体会得到。

谦抑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而司法实践对“谦抑”的提倡不多,对“打击”的要求不少,特别是在一些专项行动中,对打击犯罪的力度尤为关注。

“打击数”长期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考核指标,“不诉率”也是检察机关多年高度关注的项目,“无罪判决”对法院而言也是慎之又慎。“坦白从宽”的法律精神在过去很多年里落实得并不充分,“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成了实践中一些人的切身体会。

刑罚是有戾气的,施刑过多过重,积累的社会对立、矛盾仇恨往往也越多,“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检察官需要用宽容去控制刑罚的戾气,当然,宽容不是纵容,而是将刑罚施行于最恰当的时机、施之以最恰当的力度。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和推行,刑罚也被运用得越来越好。刑事司法工作要求兼顾天理、国法、人情,司法绝不能背离人之常情、世之常理。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意识不能仅在最高司法机关倡导时才有,而应在日常生活中、基层的司法活动中时时体现、处处运用。“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精神一定不能停留于法条,而要体现到每一个司法案例中。

  • 第三,换位思考是做出正确抉择的重要方法。

利益冲突的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听一听各方诉求,都很有道理,检察官如何裁决,除了兼听则明,还要换位思考。

只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检察官都能做到“兼听”,但是有的裁决即便做到了“兼听”仍然让普通群众难以接受,原因就在于,检察官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判断,没有换位思考这样的裁决是否公平、是否符合群众的认知。

例如江苏陆勇销售假药案,从检察官的角度看,陆勇的行为于情可悯、于法不容,依法做出刑事拘留和起诉决定并无不妥。

但在病友看来,这是对陆勇善举的否定;从后来的听证会来看,多数代表、委员和专家也认为陆勇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

最终检察院撤回起诉并做出绝对不起诉(无罪不起诉)得到了社会广泛接受。

由此可见,“换位思考”对于检察官而言,不仅仅是将自己换做案件的某一方当事人,还要换做社会民众、普通公民,用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观察案件,准确考量案情的各种因素,得出最合法、最合情、最恰当的结论。

又如,被告人一审被判较轻的刑罚,本人也认罪认罚,对判决没有意见,但考虑服刑监狱路途遥远,或者临近过年过节,为了方便家人探视等原因希望留所服刑。由于法律规定余刑三个月才能留所服刑,所以被告人通过上诉“以时间换空间”。有的司法人员认为“此风不可长”,应当通过抗诉等方式给予严惩。但换个角度看,上诉权是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无法阻止也不应阻止,如果被告人认罪认罚,留所服刑又有利于亲属探望、家人团聚(哪怕在看守所隔窗而聚)和罪犯改造,为何又不能考虑适时规劝其撤回上诉并加强短刑犯的管理呢。

情理看似很抽象,落到实处,也很具体;恰如刑法,貌似很冰冷,运用得法,也充满温度。

因此,我们寻找情理并非难事,只要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用我们的良知去判断善恶是非,用宽容去拿捏刑罚尺度,用换位思考去作出最终判断,我们的司法裁决就能充分体现情理,也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
    推荐阅读
  • 什么是银行危机(银行危机是什么)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什么是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现象是指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按危机的性质可分为银行体系危机和单个银行危机。按危机的程度可分为以流动性紧张为特征的银行危机及以丧失清偿力为特征的银行危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爆发往往是以前一种形式出现的。

  • 不锈钢可以微波炉加热吗(关于不锈钢微波炉加热的问题)

    不锈钢是不可以放微波炉里加热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不锈钢可以微波炉加热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如果不锈钢放入微波炉加热的话,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不能加热食物。而且竹器、漆器等不耐热的容器,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宜在微波炉中使用。

  • 环京的楼市还会涨吗(环京楼市还扛得住吗)

    由此可见环京霸州的楼市扛不住了!2022年8月廊坊解除“限购限售”政策,外地人买房不受限制了,这就意味着廊坊楼市开始回暖,房产行业开始复苏,各大开发商也紧锣密鼓推出各种购房政策,下面来介绍霸州楼市真实价格!点此查看霸州荣盛枫景苑楼盘详情,了解更多信息丽水康城零首付购房52平一居月还1000多81平两居月还2000多,99平大两居月还3000多,135平大三居月还4000多。

  • 广东正宗豉油鸡做法(广东正宗豉油鸡怎么做)

    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广东正宗豉油鸡做法鸡肉(半只)、姜丝(1块)、蒜米(3粒)。鸡肉洗净放盘内备用。姜切丝,蒜切末备用。锅内倒入适量花生油。再倒入同等量的酱油。把锅内的料调和均匀。待开锅冒气10秒后改小火打开锅盖翻动一下每块鸡,再盖上锅盖煮一分钟再翻,用同样的方法直到鸡肉熟。加入蒜米和姜丝,再焖煮2分钟。把鸡肉斩块,锅内酱汁倒在鸡肉上即可。

  • 2022南阳市高三寒假放假时间调整(2022南阳市高三寒假放假时间调整通知)

    各高中学校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组织在校学生错时错峰有序离校,指导学生及家长回家路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交通安全。(三)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寒假期间,严格落实信息排查和上报制度,及时排查上报信息,持续做好师生健康检测。持续落实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假期期间,校园封闭化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任何学校不得提前开学。

  • 家庭地位卑微的男主是谁(悲情男主尚于博)

    细说离世明星过往,缅怀仙逝故人!青春无限好,可惜易消逝。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少年们满怀青春朝气,昂首挺胸为事业奋斗,谱写人生华丽篇章。而功成名就后,回首望去依旧觉得可惜,依旧热泪盈眶,得到了名利却失去了最为宝贵的青春。每个人都会老,而尚于博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8岁。

  • 如何做鸭子炖萝卜(制作鸭子炖萝卜的方法)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如何做鸭子炖萝卜原料:鸭腿肉两块、白萝卜一根、老姜一块、蒜瓣五六个。鸭腿切大块、萝卜切大块、姜蒜拍破。炒至鸭肉变色、出油,放入一点点甜酒,继续炒约1分钟。下姜稍炒后,再将萝卜放进去一起炒一小小会儿。加清水大火烧开,加盐、蒜、枸芑、鸡精、胡椒粉,中小火炖约40分钟。

  • 华为nova(华为nova10se手机怎么样)

    华为官方商城此前上架了华为nova9Pro官翻机,此前售价2199元,现在直降250元,仅需1949元就能入手。华为官方表示,这款手机享受官方一年质保。新机采用正品机源,保证100%原装配件。

  • 微电影最好是拿什么工具拍(拍微电影实用指南)

    全景拍摄完成之后,场记也可以拍一张全景定场照,这样道具还有陈设之类的可以比对确认之后必然是中近特了。所以控制条数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拍法并不容易施展,对演员和灯光协调的要求都很高。需要补充说的是:戏外镜头需要标注出来,并且给场记或者统筹备案,以便另作计划:比如某场戏一个演员在窗口望向远方的灯塔。

  • 仙人球烂根的救治方法(烂根的仙人球切一刀)

    所以水培的仙人球可以同鱼一起养,这样既能够观察到它白花花的根系,还能够放几条小鱼,既能赏鱼还能够赏花,观赏价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