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年逾90岁,他依然头脑清楚,依然在投资领域不断操作。查理芒格的成功完全来自于投资,而其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和学习。查理芒格对科学和软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研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原创性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在投资领域风生水起。一九五八年九月,张治中陪同毛泽东一起外出视察工作,有一天,在行进的列车中,毛泽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治金工业的书。
01
在投资领域,查理茫格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人物,他和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神奇业绩,就如大山一样,屹立在那里,让世人唯有仰望的份,成为投资史上神一样的存在。
即使年逾90岁,他依然头脑清楚,依然在投资领域不断操作。
查理芒格的成功完全来自于投资,而其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和学习。他是一个狂热的阅读爱好者,通过大量的阅读,通过博览群书完成了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具有了一眼看到事物本质的本领。
查理茫格曾经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因此,他也是每天都进行阅读。
用他的孩子们的话说,他们觉得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只有一有时间就读书。可也正是因为阅读,他读了无数的书,对各行各业都有足够的了解,逐渐成为投资领域的常青树。
在他的孩子们印象中,他总是坐在心爱的椅子上,夜复一夜,研读某些东西,充耳不闻身边小孩子的打闹、电视机的喧哗和家人喊他吃饭的声音,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在阅读。
即使在赶飞机的间隙,查理也会抽出随身携带的书本坐下来阅读。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书,即使坐在经济舱的中间座位上,他只要拿起书,就安之若素。
曾经近距离向查理芒格请教过的中国留学生李录回忆了他一开始拜见查理的情形:
第一次与查理吃早餐时,他7点半准时赶到,发现查理已经坐在那里把当天的报纸都看完了;因为感觉到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等待他很不好意思,所以,第二次约会时,他提前了一刻钟到达,结果还是发现查理已经坐在那里看报纸了;第三次约会时,他提前半小时到达,结果查理还是在那里看报纸;直到第四次,他狠狠心提前一个钟头到达,六点半就坐在那里等候,到了六点四十五的时候,查理悠悠地走进来了,手里拿着一摞报纸,自此,他才知道,查理惜时如金,有一分钟也要用在读书上。
查理芒格对科学和软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研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原创性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在投资领域风生水起。
任何人,你只有长期浸润在某个行业,你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
博览群书可以让你成为投资行家,赚得巨额财富。
02
同样,毛泽东也是博览群书的人,作为一代伟人,是读书成就了他,让他具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和胸襟,比一般人看得更远,更长久。
毛泽东历来读书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到近代,包括哲学 、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甚至宗教的都有,《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等等,他都读过。
一九五八年九月,张治中陪同毛泽东一起外出视察工作,有一天,在行进的列车中,毛泽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治金工业的书。张治中诧异地问他:“你也要钻研科技的书?”毛泽东说:“是呀,人的知识面要宽些。“可见,毛泽东读书范围之宽。
粗略算来,毛泽东读过的书不少于10万册,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阅览室。到一九六六年夏天,他的藏书已达10万册,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又适合个人需要的藏书室。此外,他还经常去借书,持有北京图书馆第1号借书证。
在他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大床上,一半用来睡觉,一半摆满了书,密密匝匝,他前后把《资治通鉴》读了17遍。1959年,毛泽东在与水静谈话时,听到水静说读《红楼梦》至少要读三遍时,毛泽东说,“读三遍不够,至少要读五遍以上。“
他给人讲道理,总是叮嘱别人多读书,领悟其中的道理,他亲笔写信给他的秘书林克,要他:”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
正是读书,让毛泽东具有了非同常人的战略和胆略,在别人议论纷纷隔江而治时,他却从斗争中看到了统一,挥笔写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一举解放了南京。在斯大林都举棋不定帮助朝鲜时,毛泽东却大无畏地喊出:”我们兵朝鲜。“其背后的智慧和远见均非常人能及。
博览群书成就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03
当下,各种电子媒体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中,书只有读懂了,读透了,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与框架,就可以搞懂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把握彼此之间的规律,就可以换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具有更高的认知和见识,也就具有了把握人生命运更高的智慧和水平,走出更好更快捷的人生。
读书可以成就你开挂的人生!每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无不热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