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球之前,四支队伍面临的压力基本差不多。前60分钟的比赛,两支队伍贡献了令人窒息的限制战,攻防表现可圈可点,将意志和才干保持了完整的一个小时,使得这场比赛的技战术含金量,达到了本届欧洲杯开赛以来的最高峰。全队高位逼抢的态势下,他稳稳占据中路,和坎特、托利索保持适当距离,紧紧卡住整个中场要冲。全场触球104次,99次传球、96次到位,11次长传9次成功,策动一个点球、助攻锅神梅开,妥妥的过亿身价。
2020年欧洲杯小组赛最后一轮,葡法战争、匈德战争,太惨烈,也太花时间去回看。
慕尼黑惊魂90分钟的含金量,肯定不能和葡法战争相比。但德国人找回血性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不枉了一直踢大爷球的托尼·克罗斯频频放铲。
F组的第三轮不愧两场大心脏的较量。我用了两天半时间来复盘这场比赛,当中蕴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
赛前我给自己提了18个问题。
葡萄牙这边:
1.被德国痛宰后,葡萄牙生死战的首发,是否还会上双兽腰?
2.生死战首发,是否还同时上B席和B费?
3.生死战首发,是否上桑谢斯增强中场拼抢能力?
4.生死战首发,是否会拿下若塔让C罗打单箭头?
5.战术上,葡萄牙生死战是否打防反?
6.如果防反,拉法·席尔瓦或穆蒂尼奥是否首发以分化坎特和拉比奥特的防守能力?
7.如果防反,冯特是否首发,用三中卫抵挡姆巴佩和本泽马的轮流插上?
8.如果防反不上冯特,老帅桑托斯是否会用帕利尼亚、桑谢斯和双兽腰当中一个组成三后腰?
9.如果不打防反,要怎样围剿博格巴和格里兹曼?
10.如果不打防反,左路面对摧毁性的姆巴佩,需要谁来帮助塞梅多协防?
法国这边:
1.生死战面对葡萄牙,是否依然坚持防反?
2.如果不防反,博格巴和坎特组成的双后腰是否扛得住C罗和若塔的快下?
3.如果不防反,格里兹曼是否要深度回撤帮助防守?
4.如果不防反,边路是否要上科芒帮姆巴佩分担压力?
5.如果不防反,是否要用吉鲁换下本泽马,撕扯对手防线为两肋的突击手制造空当?
6.如果防反,是否要用拉比奥特搭配坎特,彻底锁死B席或者B费当中一个?
7.如果防反,是否要博格巴也力主防守,解放格里兹曼和本泽马?
8.如果防反,是否用西索科、博格巴、坎特组三兽腰,解放边路卢卡斯?(注:提出问题的时候还不知道卢卡斯有小伤要被迪涅替换)
毕竟是世界冠军,两场比赛就算不尽善尽美,也没有像葡萄牙那样,问题多到让人挠头的程度。
而我最想弄清楚的核心问题,那就是:
生死战和超级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职业球员如何克服心理波动,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技战术执行力?
开球之前,四支队伍面临的压力基本差不多。即便是一胜一平4分在手的法国,面对只有3分的葡萄牙也不敢打必胜的保票。另外他们就算实力超群,肯定也会顾虑德国如果取胜匈牙利,自己打平或负于葡萄牙,在小组第二或者小组第三的局面下,淘汰赛分别要面对谁。
德尚嘴上不说,心里肯定知道,自己贵为金牌教头,要是小组赛“翻车出线”,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会把整支队伍淹没;当然,将熊熊一窝,骂得最多的估计还是自己。
葡萄牙更艰难。和德国一战场面实在难看,如今背水一战等于逆天,还要担心那边的匈牙利突然开个“英勇”,主场作战的德国人立刻沦为大型车祸现场,那自己就小组垫底回家了。拥有豪华攻击线,却最终出局,别说桑托斯,球员本身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民众。
C罗当然对得起任何人。要比勤奋,国家队任何一名队员翻三倍的量都不是对手;5年前他就拖着球队进了决赛,当然那时队友争气,投桃报李;眼下自己都36岁了(好兄弟佩佩38了),还要拖着这帮不太争气的小弟出线,指责他未免说不过去。
这些都是心理压力的根源。
事实证明,德尚选择了最刚烈的一条路:不防反,大马金刀地要和葡萄牙互爆。4-2-3-1阵型排出来,博格巴和坎特组成双后腰,奠定了中场互爆的大基调。边后卫用孔德而不是帕瓦尔,也是怕这一侧被若塔戕害。
老帅桑托斯很善于纠错,以4-3-3变4-5-1再变5-4-1回应,首发拿下威廉·卡瓦略和B费,上了达尼洛、桑谢斯和穆蒂尼奥,回收的时候这三人居中,B席和若塔分居两边,同样五中场,也是互爆的决心。
至于球员这边,是皇马的锋线遇到了皇马的后卫线。C罗离开皇马之后,过去万年背锅的本泽马立刻一飞冲天,如今要比谁的刀更快。无论佩佩还是瓦拉内,面对昔日队友,都不敢掉以轻心。
此役心脏最大的除了C罗、本泽马、格里兹曼、坎特,必须说说那位在曼联一浪再浪的“真核”。非要到了生死关头,博格巴才肯撕破面子,搏杀全场。然后,就是纯正的、几年都未曾得见的超一流水平。
前60分钟的比赛,两支队伍贡献了令人窒息的限制战,攻防表现可圈可点,将意志和才干保持了完整的一个小时,使得这场比赛的技战术含金量,达到了本届欧洲杯开赛以来的最高峰。
欧洲杯卫冕冠军的优缺点很明显。虽然中场拥有传跑优势,但单点防提速、局部防突破都成问题,而且运动战充分提速之后,单兵防守强度也很难对世界冠军造成有效杀伤,此役布局异常谨慎,开场应以4-4-1-1的防守阵型,拼中场的意图异常明确。
在生死战面前,博格巴的表现值得称道。全队高位逼抢的态势下,他稳稳占据中路,和坎特、托利索保持适当距离,紧紧卡住整个中场要冲。这样一来,注定了葡萄牙要从边路做文章。
桑谢斯的首发,目的和信号都很清晰:增加中场衔接的火力,确保进攻质量,在防守时有足够的到位率。5年前这位小将打出了欧洲最佳新人的表现,未曾想去了拜仁以后一塌糊涂,再次踏上欧洲杯的赛场,竟然又打出了远超现在身价的表现,让人啼笑皆非。
然而,坎特、博格巴、托利索的组合早有应对,一旦葡萄牙试图通过桑谢斯和达尼洛,将球过渡到B席所在的进攻强侧,立刻遭到集体围抢。
老老实实回收到本方半场的博格巴,也终于找到了自己能充分发挥组织天赋的地方。全场触球104次,99次传球、96次到位,11次长传9次成功,策动一个点球、助攻锅神梅开,妥妥的过亿身价。
这是开场才3分46秒,他就找到了塞梅多身边的空当,精准过顶长传给到姆巴佩脚下。
在守转攻的过程中,博格巴依然身先士卒。法国队此役攻防得体、张弛有度、打出了张璐指导所说的“长短结合、快慢结合”,都来自博格巴一人的爆发。在本队攻转守阶段,他毫不犹豫地将C罗放倒,体现出不亚于坎特的大闸本色。
葡萄牙最大的问题,其实就出现在攻转守和守转攻两个环节的处理上,总显得姿态十足。本届欧洲杯葡萄牙中前场星光熠熠不假,谁都想尝尝主宰中场球权的滋味。
可是,死亡之组的三个对手防守起来人人凶神恶煞,抓住反击机会就要快下,谁给你施施然处理球的机会?5分30秒的时候,本泽马一看B席防守回不来,立刻和姆巴佩连线。
一旦葡萄牙成功推进到法国队半场,格里兹曼立刻回撤,根据坎特和博格巴的防守判断,形成对持球者的包夹。高卢人之所以敢在防反和正统阵地战当中无缝切换,就是因为有格里兹曼这样愿意深度回撤帮助防守的进攻球员,而且他本场比赛的高光表现很抢镜。
经过试探,法国队祭出了看家本领:4-3-2-1变4-2-3-1变4-4-2,动态切换防守三阵型。
锅神是第一道防线;
葡萄牙不快速推进的时候,托利索前顶,和格里兹曼对位盯防达尼洛、桑谢斯,是为第二道防线;
姆巴佩深度回撤,和博格巴、坎特组成第三道防线,同时避开重点盯防;
后卫线就是第四道防线。
看到这样的变阵,有心人一定会想起2018年世界杯半决赛,法国对比利时。依靠如此强韧的防守,法国人生生把德布劳内逼回到自家后卫线身前,将他成功冻结。
由帕瓦尔所在的右路被八方豪强惦记已久,孔德和托利索上来,也避免不了被打穿,这个时候责任心超强的格里兹曼会主动补锅。放翻若塔只是开始,随后他连C罗都干翻了。
桑谢斯为了保护达尼洛,对肋部和边路的放空,成为博格巴直接找到的第二个弱侧(第一个就是塞梅多)。他第二次祭出直传,可惜太用力了。
葡萄牙人也不傻,防守阵型站好的前提下,一旦博格巴前移,立刻包夹试图和他取得联系的法国持球队员,防止他们和博格巴形成良好串联。
这是11分31秒,达尼洛、桑谢斯、鲁本·迪亚斯和若塔突然合围,打出精妙的菱形站位围堵回撤持球的锅神。
13分45秒托利索边路持球、孔德准备助攻,此时葡萄牙的局部防守依然有很强的到位率。也就是说,法国队想在对方半场的阵地战当中通过传跑获得更大收益,至少上半场是很难做到的。若塔和B席上一场被人连续快下,创深痛剧,本场比赛非常注重对本方两个边路的协防。
察觉正面的传跑受阻,博格巴继续尝试在中后场发动直传和姆巴佩连线,这是第三次直传,姆巴佩反越位成功,可惜一脚推射被准备充分的帕特里西奥扑出。
这次直传发起时,回撤的本泽马已经被桑谢斯、达尼洛、穆蒂尼奥的中场三角限制,但锋线角色轮转之后,姆巴佩反而能获得对方后场奔袭的纵深。葡萄牙人意识到,就算后卫线人手充足,站位良好,也很难扛住博格巴的直传,以及姆巴佩奔雷闪电一般的直插,要想遏制对方,只能继续互爆。
前15分钟,高卢军团无论反击还是阵地战,很难在葡萄牙到位率极高的防守中获得收益,于是选择出让部分中场,吸引葡萄牙前压。
此时卫冕冠军传控推进的技术细腻程度虽然强于对手,但中路侵彻基本没机会,加上C罗不是5年前的生理状态,能够往复、大量冲刺去压迫对手两条防线出错,于是只能微调战术,选择走两个边路。
一旦法国队变阵4-4-2,站位的精细程度就体现出来了。格里兹曼和本泽马直接对位对手的两个出球点,使得C罗在锋线上根本没有可能直接拿球面向球门。于是总裁选择回撤接应,希望打乱对手的防线。
20分15秒的时候,葡萄牙在攻转守和守转攻方面造成了一次积极且卓有成效的逼抢,也是卫冕冠军本场比赛第一次把博格巴从中路压向边路。然后战术收益就出来了,依靠若塔、C罗、格雷罗、穆蒂尼奥四人在左路倾注团队资源,边路四防四,隔离了边路和中路的联系,博格巴被压迫得无法出球,本泽马不得不深度回撤接应,法国队的窘境才得以化解。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葡萄牙证明了博格巴本场比赛基本不会离开中路和两肋,无论在组织还是接应,他都能获取最大的视野,防守的覆盖面和选择也有保证,不然本方两名边后卫不可能获得大量参与进攻的机会。
一旦他来到边路,被对手重点针对,自己不擅长往复跑动、不擅长在多人逼抢下摆脱的缺点就会被放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德尚对两个边后卫容易被对手快下打身后是有充足预案的,关键就在于对手快下的水平有多强。
当本泽马接应博格巴,将球成功转移到法国队左路以后,葡萄牙立刻变阵4-5-1,砌成两堵墙,将本泽马、姆巴佩、托利索三人成功“隔离”。这样做是有效的,使得托利索、博格巴这两名跑动花样不多的球员在接应时束手束脚;但是,“砌墙”需要后卫线前提,等于把中后卫身后的大片开阔地暴露出来。
第一个意识到这一点的,是格里兹曼。
博格巴只是固执,并不是智商低。他很明白自己增兵边路带来的后果。这也是法国人在攻转守阶段冠绝欧洲的地方,一旦球权易主,立刻到位逼抢甚至犯规。
C罗的第一个点球,是任意球攻防态势下,洛里不得已出击造成的犯规,这一记直拳的暴击效果实在太过恐怖,以至于主裁判的黄点套餐没半点犹豫。
[慢镜头显示达尼洛被打到直接后仰,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颈椎和脊椎会不会出问题]
但是,不能责怪洛里的出击。对方任意球一开出来,视野最好的他立刻知道,本方后卫没有一个能成功盯人。后卫线直接面对进攻火力的时候防守质量不高,是法国队最大的弱点(也是德国队最大的弱点),这个弱点本来被过分强悍的中场掩盖,只有两种可能会暴露,一个是后腰失位,第二个就是定位球战术。
领先之后,葡萄牙的战术立刻变了,他们试图通过防守线前移,阻挡对手中后场推进,也试图限制博格巴直接出球找锋线。原因只有一个:为差点被爆头的达尼洛减负。
对对手的体察入微,是世界冠军的优点之一。球权易主之后,他们果断变阵4-3-3,博格巴前提到锋线,专找达尼洛。这一招,针对性和伤害性非常强,持续了近两分钟。
随机应变的卫冕冠军实在是高,马上又变阵4-1-4-1,将达尼洛保护在两堵墙之间。看现场直播的人如果耳机声音大一点,能听到领先之后的3-5分钟内,桑谢斯和穆蒂尼奥在场上指挥站位。
这个时候博格巴的接应,只能由回防的总裁遏制。上图是36分26秒博格巴脑后长眼,知道总裁会来鱼肉自己,非常机敏地一脚出球交给了瓦拉内。
本场比赛,博格巴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绝大部分时间段里,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拿球、该传球、该插上,这和身披红魔球衣的他简直大相径庭。
4-1-4-1的一名边前卫和一名边后卫,完全不足以遏制姆巴佩,因此B席没半点犹豫,果断战术犯规。这场比赛他和若塔主动牺牲了自己的进攻才华,以大量跑动增兵边路和肋部,葡萄牙才得以和法国队强行五五开。
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之前提到,格里兹曼意识到葡萄牙人针对博格巴、托利索进行了砌墙,而本泽马单点回撤不足以撼动这个防守阵型,于是自己加强了横向的跑动,通过大量的一脚出球传跑,为中场增添活力。
本场比赛博格巴是法国队的MVP,但格里兹曼是攻守两端付出最多的那个人,而且他从开场10分钟以后,到80分钟,一直在努力判断对手持球人的威胁程度,亲力亲为输出大量跑动进行防守,是非常高明的个人决策。
例如两次在防守端凶猛输出C罗。
双飞都出来了噗哈哈哈哈。
格里兹曼的个人决策,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他的头脑是法国队当中最清醒的,非常合理地分配自己的体能,懂得掌控有效跑动和无效跑动之间的比例,成为本场比赛有效衔接博格巴和本泽马的中间变量。
44分36秒,姆巴佩在赚得点球之前和博格巴的配合让人赞叹。这是上半场第四次两人连线,一次比一次精彩。这次传跑配合的精妙之处在于:面对三条防线,姆巴佩和博格巴打出了超现实的“二过N”配合,同时也是破密集防守的一次教科书范例。
当然,非职业球员很难做到这一点,也不建议冒险尝试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姆巴佩传球之后立刻斜插,在这条线路上有两名对位的葡萄牙球员,禁区线上还有佩佩坐镇,却没有一个对他的斜插有所警觉,最后是塞梅多从边后卫位置补过来,结果犯规被判点球。
半场1:1的比分,是双方功放输出的合理反映,并不因为哪一边牌面更大就有所倾斜。压力更大的无疑是葡萄牙,因为同一时段,德国主场就算落后,纸面实力也远在匈牙利之上,命运的天平并未由此发生倾斜。
下半场的开场,法国队率先抓住了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帕利尼亚换下达尼洛,前者上场后对法国队中前场的跑位和渗透完全没有一个量化的过程。直到被“锅神”本泽马反越位成功。这也说明在替补席上看球球和亲自上场抵抗对方完全不一样。
法国队的危机也出现了,那就是迪涅上场之后才5分钟就因伤被拉比奥特换下,这一来所有对手都看到了世界冠军两个边路告急。
锅神的跑位的确已经成精。这样跑的前提,是因为帕利尼亚替补上场,葡萄牙非常慎重,加上姆巴佩换位到右路想捞点好处,于是变阵5-4-1屯兵后场。
然后,锅神开始在帕利尼亚和桑谢斯之间谨慎试探。毕竟前者是在里斯本竞技一个赛季能吃八张黄牌的防守悍将。
本泽马插上之前,有一名队友也想试试帕利尼亚的斤两,那就是格里兹曼,因为姆巴佩换位到右路,他就回到中路,带走帕利尼亚,为队友减负。这一决策,直接得利者是锅神自己。
当时葡萄牙的站位,是前卫线当中的四人菱形防守,建立了良好的层次,不过,在博格巴眼里,对方后卫线之间的空隙,“就像大海一样大”(这是一个著名的梗)。
锅神的反越位获益,证明现代足球一名顶级前锋单挑整条后卫线所能产生的威慑力大到什么程度。为他精妙助攻的正是真核·博格巴。传球之前,本泽马是弧线跑动,从中路游弋到肋部;传跑的那一瞬间,本泽马的提速,直接将葡萄牙整条后卫线和前卫线之间拉宽,造成后卫线追防不及。
不愧是锅神,回到国家队背锅,可比当年为总裁背锅舒服多了。梅开二度也宣告了德尚选他首发有十足的道理。
落后的葡萄牙生死悬于一线。即便德国输球,最后输给法国意味着他们小组垫底出局。既然世界冠军的两个边路彻底暴露,那就继续做文章。但这个决策能够转变为扳平的机会,全拜不服输的C罗所赐。
势单力孤的葡萄牙队长见惯了大风大浪,先是中路接左路传球,力压金彭贝一头顶偏。此时超级弹跳和良好的滞空能力并未在时间这把杀猪刀面前有所褪色。
然后是左路持球下底,直接诱杀孔德。明显的点球无疑,根本不用VAR再确认。年轻的孔德慌乱之下早早就高举双手,摆出一个抢篮板的姿势,第二次才打到手臂上,是他命好。
这一冲击让法国队回防的中场也出了问题。C罗快下到底线的时候,没人帮助孔德协防。如下图。这是孔德第一次拦截时的态势。
禁区内七防四,离得最近的坎特、拉比奥特,都在看着孔德单挑C罗而不去夹防……这瞬间的防守短路太可怕了。
一个小时之内,葡萄牙和法国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技战术特点,也获得了想要的收益。2:2的平局的确不是双方主教练心目当中最理想的结果,但从团队配置、资源输出和比赛推进来看,卫冕冠军已经竭尽全力。
法国人当然还有机会,例如博格巴的射门无限接近改写比分。
这是最后30分钟双方唯一的一次黄金机会。博格巴本场比赛做得不能再好了,C罗扳平之后,法国队有数次非常危险的中后场脱节,察觉到不对劲的博格巴变得无比慎重,他害怕边路被对手快下,不得不站在后卫线身前增加防守厚度,双方就这样不咸不淡的结束了全场比赛。
对此,德尚也是难为无米之炊。两个边路实力大损,还要着眼于淘汰赛——不管面对谁,依然是淘汰赛,容不得半点轻忽。如果剩下的20分钟内中场再遭受战斗减员,那就很惨了。姆巴佩此役有3次遭遇葡萄牙三人围抢,75分钟以后直接散步,承受的杀伤力也是超出常人认知的。
卫冕冠军这边,B费和鲁本·内维斯的上场,最主要的作用是通过边路加强攻势,毕竟法国队左边路从埃尔南德斯到迪涅再到拉比奥特,一换再换谁都看在眼里。
这个战术变招有冒险性,这两人都不以防守见长,当然,趁着法国人边路实力下降,兼之中场体能下降,试图搏杀也是良策。随着塞梅多因伤下场,这一构想趋于流产。这是客观形势的限制,主教练桑托斯不可能手眼通天掌控全局。
回过头来看,长达60分钟的高水平对话,葡萄牙的抗压能力和技战术水平显然更好,那边厢慕尼黑形势一变再变(开场德国落后,观众席突如其来的欢呼,是个球员都明白怎么回事),欧洲杯卫冕冠军能顶住心理压力最终逼平世界冠军,非常难能,这不是普通的足球比赛,“过程决定结果”的客观规律在这场比赛当中无比写实,考验了职业球员的素质,也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最后还是要放上一张动图。那就是C罗、本泽马、瓦拉内在第90分钟的配合。德国队的比赛也值得回顾,但要稍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