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病症有乳房乳汁淤积症、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乳头皲裂、乳房湿疹、乳头外伤和乳房变形等。造成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乳房不能有效排空、造成乳汁淤积,并逐渐发展为哺乳期乳腺炎。05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在哺乳期女性中的发生率并不低,大约1/3的初产妇在哺乳期第一个月会发生乳腺炎。同时,发生乳腺炎的女性再次发病的可能性更高,甚至有可能因为乳腺炎反复发作而发展成为乳腺脓肿,最终因为不得不手术治疗而痛苦不堪。
乳房问题是女性一生都需要了解的话题,而几乎所有当妈妈的人,都为乳房问题抓狂过。
怀孕后,女性乳房会经历一次很大的变化。从怀孕到哺乳期,乳房的护理问题不容忽视。
许多妈妈们在产后都会出现乳房红肿、长硬块、下垂,胸部变成一大一小、哺乳期乳腺炎……
那么如何预防哺乳期乳房出现问题呢?
01
哺乳期更容易患乳房疾病
乳头疼痛在哺乳期的发病概率大概为11%——96%。
正常情况下,哺乳期妈妈在产后刚开始喂哺时,乳头有短期轻度疼痛是很常见的。
▲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这种疼痛不应该是严重的,随着宝宝和妈妈的配合渐渐熟练,乳头的不适感一般会渐渐消失。
而妈妈们在哺乳期,乳房在泌乳和排乳期间出现疼痛、肿胀、乳头糜烂、流脓等症状,是很多见的,这些统称为乳房急症。
常见的病症有乳房乳汁淤积症、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乳头皲裂、乳房湿疹、乳头外伤和乳房变形等。
哺乳期乳房变形与诸多因素有关,以乳房下垂为例,皮肤弹性的好坏、乳房内部的结缔组织、是否抽烟喝酒、内衣佩戴是否正确、离乳方式是否科学等都是影响因素。
02
五种乳房疾病要注意
01 乳房红肿有硬块
部分产后妈妈的乳房会局部发红甚至有肿块。
造成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乳房不能有效排空、造成乳汁淤积,并逐渐发展为哺乳期乳腺炎。
▲来源:网络
那么想要消除红肿,要怎么做呢?
▼
● 调整哺乳姿势
妈妈也可以俯身、垂下乳房给宝宝喂奶,因为重力有助疏通。
喂奶时,让宝宝下巴对准肿块位置,也会让吸力更强。
了解更多哺乳知识,点这里!
● 恰当使用热敷
哺乳前 5 分钟,用毛巾热敷硬块处(比手温略高即可),可帮助血液循环,让淤积的乳汁顺利排出。
02 乳房一大一小
两侧乳房的乳腺管和乳腺小叶分布是不一样的,所以各自分泌的奶量也就不同。
有些妈妈还习惯于某一侧乳房哺乳,导致单侧过度涨奶,也会导致乳房大小不同。
▲来源:视觉中国
那么想改善,要怎么做呢?
▼
● 两边乳房均衡哺喂
宝宝一侧吃饱了,另一边可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并存储备用。
如果已经出现了大小奶,就要加强排空、促进泌乳。
比如在喂过宝宝后,用吸奶器对着较小一侧再吸 5 分钟,让大脑接收到「较小一侧需要更多奶水」的信号,也会有所改善。
03 乳房下垂
断奶后出现胸下垂的原因: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下降,乳腺体逐渐减少,再加上哺乳期间女性身体脂肪消耗大,因而出现萎缩、下垂的现象。
▲来源:视觉中国
如何改善乳房下垂?
▼
● 控制体重
孕期要控制体重,避免脂肪过度堆积,造成产后乳房肌肤松垮。
● 选择合适的哺乳内衣
哺乳内衣要能有效承托乳房,尽可能减少引力的影响。而布料弹性良好也可以帮助适应哺乳前后乳房的改变。
● 恰当的胸部锻炼
加强胸部肌肉锻炼,也能让乳房外形更坚挺。
04 乳头面破损
母乳妈妈们十位有九位都经历过乳头表面破损,有些咬着牙坚持过来,有些扛不住就此断奶。
▲来源:视觉中国
乳头破损的原因:宝宝衔乳错误或长牙等等。
乳头疼痛可以发生在哺乳的任何阶段,但都不影响继续母乳亲喂,只要及时纠正姿势或对症治疗,疼痛会很快得到缓解。
05 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在哺乳期女性中的发生率并不低,大约1/3 的初产妇在哺乳期第一个月会发生乳腺炎。
同时,发生乳腺炎的女性再次发病的可能性更高,甚至有可能因为乳腺炎反复发作而发展成为乳腺脓肿,最终因为不得不手术治疗而痛苦不堪。
如何预防乳腺炎?
▼
● 妊娠期就要预防
孕妇在妊娠后期,应该经常用温水擦洗乳晕,以加强乳头乳晕皮肤的抵抗力。
● 及时排空乳汁
要保证乳汁的定时排空,不能让太多的乳汁贮存在乳房里。
只要感觉乳房发胀、发硬,或乳头上出现白色小点(是堵塞在乳管中的乳汁栓子),须立即挤出或请医生处理。
● 日常饮食要注意
要多喝水以稀释乳汁。饮食宜清淡,少吃鱼汤、鸡汤、猪脚汤等高蛋白食物,多吃青菜、水果。
最后提醒各位准妈妈和妈妈们,提前了解,提前学习,以后才少受罪。
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说的这5个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
可以自行学习一些科学的乳房护理知识,也可以找专业的母乳指导来帮助你扩张乳管、疏通经络、排除乳栓、消除积乳,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