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了。当地时间周一,斯坦李因紧急情况于家中被送往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短时间后被宣判死亡,享年95岁。作为后起之秀,其销量一度超越DC的《超人》。19岁的斯坦·李开始兼任总编,审核并创作修改《美国队长》。民众们认为漫画中的情色暴力情节,是青少年犯罪率飙升的罪魁祸首。当时的斯坦李,跟一位步枪商人聊天时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如今,两人相继故去。
今天凌晨,「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了。
事情发生的有些突然。
当地时间周一,斯坦李因紧急情况于家中被送往洛杉矶Cedars Sinai医疗中心。
短时间后被宣判死亡,享年95岁。
好莱坞时报今晨的突发消息
一时间,社交媒体上一片悲伤。
钢铁侠的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也在第一时间发文悼念:
“一切都是托你的福,安息吧,斯坦。”
是的,一切都是托他的福,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漫威宇宙。
1961年,斯坦·李和杰克·柯比一起创办了漫威漫画。
在之后的六十多年里,他联合创造了包括钢铁侠、蜘蛛侠、神奇四侠、绿巨人、X战警……等九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
他是当之无愧的「漫威之父」。
也因此,尽管漫威的版权被卖到多家影视公司,但斯坦·李可以横跨各个系列,乱入到各个平行电影世界中。
斯坦·李几乎客串了所有的漫威影视作品,共创造总票房约510亿人民币。
每次在漫威电影里,看到斯坦·李老爷子的身影,观众总能会心一笑。
他是钢铁侠里的看门大爷,蜘蛛侠的好邻居,和死侍小贱贱互怼不落下风的围观群众,复联里对外星人见怪不怪的货车司机,毒液里遛狗的老大爷……
斯坦·李也曾打趣说到:“你说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为什么那么高?因为人们会再次买票去电影中寻找我的身影。”
遗憾的是,最后一次在漫威电影里寻找老爷子,应该就是明年的《复联4》了。
去年《银河护卫队2》的结尾,斯坦李有个专属彩蛋——
“你们应该捎我回家的,不然我怎么回去呢?天呐,我还有很多故事要讲呢。”
我想,老爷子已经给我们讲了足够多的故事。
而我们,也是时候听一下他本人的故事了。
1939年,一位名叫斯坦利·利伯的年轻人,经舅舅介绍,进入了一家名叫“及时漫画”的公司担任助理。
平时他的主要工作,是给编辑清理烟灰缸,把墨水瓶灌满墨水。
这位年轻人当时心怀作家梦,并不怎么瞧得上漫画行业。
不过,当时他偶尔也会给漫画写一些台词。
只是斯坦利·利伯这个名字,要留给自己的严肃文学。
所以他化名“斯坦·李”开始了漫画创作之路。
而这笔名一用,就是近八十年。
1941年,斯坦·李第一次正式署名漫画《美国队长》第三卷。
当时,《美国队长》深受二战中的美国军人喜爱。
作为后起之秀,其销量一度超越DC的《超人》。
也正是这一年,及时漫画总编离职。
19岁的斯坦·李开始兼任总编,审核并创作修改《美国队长》。
进入六十年代,漫画行业在美国遭遇寒冬。
民众们认为漫画中的情色暴力情节,是青少年犯罪率飙升的罪魁祸首。
漫画成了过街老鼠,大量漫画公司被起诉,甚至倒闭,整个漫画销量在1954年下降了75%,美队的销量也骤降。
当时的斯坦李,跟一位步枪商人聊天时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结果对方朝他吐了一口吐沫,从头到尾把他狠批了一顿,说他应该去蹲监狱。
这一切使他萌生退意。
还好,斯坦·李的妻子劝住了他:
「既然反正不想干了,不如离职前做一个你想做的漫画吧。」
夫妻二人相伴近70年
于是,1961年,斯坦·李和漫画家杰克科比一起创造了《神奇四侠》。
这是斯坦·李自己第一部主导创造的漫画。
该高高在上的超级英雄,被他拉下马,成为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神奇四侠》中的角色,和当时超级英雄伟光正的形象有着天壤之别。
他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石头人敏感易怒,霹雳火轻佻自负等等,而且成员彼此不服,经常发生冲突。
而神奇四侠的销量屡创新高,带领漫威走出漫画大萧条的阴霾。
而此后,漫威也一直延续着,普通人式的英雄这一创作理念。
1962年,满身悲情色彩,孤独又暴躁的绿巨人诞生。
浩克如今是复联中的萌萌哒的最强战力。
然而创造之初,它是人类心灵中所有黑暗与原始兽性的隐喻。
这一年,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诞生了——蜘蛛侠。
蜘蛛侠是超级英雄史上第一个青少年,他不知道拥有力量会自己带来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锻造稳固的心灵。
优柔寡断,腼腆自卑,孤单敏感。
通过各种辐射让英雄们拥有超能力后,斯坦·李又选择了变种人——
生来就拥有超能力的高级人种。
然而,这群肤色各不相同的变种人,通常都因主流社会的歧视而心有魔障。
斯坦·李笔下的人物大都如此。
雷神托尔是个自大狂,钢铁侠刚愎自用,夜魔侠纠结不已……
这些超级英雄都各有各的毛病,是人们眼中的异类与怪胎。
而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毅然扛起了拯救世界的大旗。
美国队长对抗的是纳粹式的观念;钢铁侠对抗的是贪婪的资本主义与无尽的战争;X战警对讲的是因种族而生的迫害与歧视……
而斯坦·李不止一次说过,众多超级英雄中,他最爱蜘蛛侠。
“蜘蛛侠彼得·帕克脱胎于每个人,或者说每个年轻人。”
他对蜘蛛侠的期许,也便是对年轻人的期许——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
这句话,不禁让人想起金庸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斯坦·李与金庸年纪相差仿佛,一个95岁,一个94岁。
他们都描绘真正的大侠与真正的英雄。
而两人少年时,经历着同样黑暗的时代。
他们侠客与英雄,是对时代黑暗的反抗,是对时代愤懑的凝练,是一个时代的意难平。
如今,两人相继故去。
我们也一样。
即使这个时代有着同样的黑暗,我们有着同样的愤懑。
但那些少年时的英雄梦与武侠梦,却都已飘然不在。
如今,我们更爱说人间不值得。
或许江湖依旧在,只是大家纷纷离去,山河再无故人。
但无论如何,至少天南海北素昧平生的我们,在他们笔下的故事里也曾千里共婵娟,仰慕过同一种英雄气概。
而我们这些孤独的个体,也通过他们笔下的故事,建立了某种相互的连接,并从其中收获了诸多意义。
斯坦·李曾说最爱《双城记》里的一段话,而这段话送给他再合适不过——
“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最后,再见,斯坦·李老爷子。
你创造的那些超级英雄,正等着你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