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本科生应该如何看研究生的文献(你真的会做文献笔记吗)

时间:2023-06-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日前,《中国科学报》刊登了《大学生,你为何不愿做笔记》一文,引起了诸多读者的关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王永晖表示,写论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读论文获得启发,二是导师的指导。王永晖表示,遗憾的是,我国的高考选拔过早地淘汰了一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更多地让会解决问题的学生胜出。王树义说,而他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不经训练,无以“综合”这些奇妙的经历并不是一朝一夕生成的。王德华所在的研究组每周

本科生应该如何看研究生的文献?编者按日前,《中国科学报》刊登了《大学生,你为何不愿做笔记》一文,引起了诸多读者的关注和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关注焦点指向研究生群体的文献笔记问题——全盘照抄、抓不住有用信息、认为做笔记对提高写作能力作用有限……初窥科研门径的研究生时常困惑于做文献笔记的种种问题那么,对于研究生而言,一份好的文献笔记能带来什么,又该怎样做好文献笔记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本科生应该如何看研究生的文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本科生应该如何看研究生的文献

编者按

日前,《中国科学报》刊登了《大学生,你为何不愿做笔记》一文,引起了诸多读者的关注和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关注焦点指向研究生群体的文献笔记问题——全盘照抄、抓不住有用信息、认为做笔记对提高写作能力作用有限……初窥科研门径的研究生时常困惑于做文献笔记的种种问题。那么,对于研究生而言,一份好的文献笔记能带来什么,又该怎样做好文献笔记呢?

看着一些研究生的文献笔记,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树义不禁摇了摇头。“作者写了什么就抄什么,有时候是原文照抄,有时候稍加总结提炼,但绝不会超出作者划定的范围。”

这是初窥研究门径的学生经常陷入的一种笔记误区。实际上,文章的摘要已传递了上述信息,研究生投入了时间看文章,得出来的结论却与摘要在信息含量上是等价的。“这样的笔记有何效力?”王树义不禁质疑。

日前,《中国科学报》刊登了《大学生,你为何不愿做笔记》一文,引起了诸多读者的关注。而进一步细究,对科研工作而言,特别是对于初窥研究门径的研究生来说,一份好的文献笔记又能带来什么,该怎样做好文献笔记呢?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对此感触颇深的教师和学生。

“基本功”不到位者不在少数

“只是在PDF上涂涂改改,从来不做归档,遇到同类选题还得一切从头开始。”

“读了后面的文献,忘记了前面的文献,写论文时觉得自己好像没读过什么文献。”

“文献笔记做得很片面,没有办法一次性把笔记记全面,导致要看很多遍。”

“文献笔记做得冗杂,导致有很多地方重复。”

“看了很多文献,但一目十行,甚至只看图表和实验部分,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毫无帮助。”

“想要手写笔记,可手写慢,电子版本又不好涂写,笔记记录得很生硬。”

……

阅读文献并转化为自己的研究素材,堪称研究生的“基本功”。但在采访中,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吐槽“基本功”做不好的研究生并不在少数。

在本科阶段没有培养起良好的笔记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就稍显“尴尬”了。“初入科研门径者往往对白纸黑字抱有一种崇拜心态,做笔记不是为了和作者之间发生对话,更多的是一种被他人‘耳提面命’的感觉。”王树义说。

加之部分研究生并非真正钟情于学术,所做的笔记带有导师的强制性要求,被动意识下记录的内容往往也会变味。

即便一切都在正轨中,再用课堂笔记的方式来做文献笔记,“打开方式”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金庸小说中看武林秘籍可以修炼成绝世高手,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在科研工作中,只读书不足以写出论文。”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王永晖表示,写论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读论文获得启发,二是导师的指导。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主张的读书方式“薄—厚—薄”,在读书上固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王永晖看来,做研究与读书是相反的。“科研像挖井,读书像登山。做科研首先要看很多论文,然后从论文中找到你需要进军的薄弱之处,再在论文写作中不断充实,因此是‘厚—薄—厚’的过程。”

那么,在“厚—薄—厚”的过程中,笔记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问题意识的中介

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会提问题。

在2020年8月18日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的《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一文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提出,能否提出好问题取决于以下几点——第一,你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的广度、深度如何?第二,你对该领域对应的现实领域、前沿问题的熟悉程度怎样?第三,你的研究方法训练如何?

“前两点与做笔记高度相关,都需要信息的摄入与知识网络的构造。根据《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分类,第一点与典型的文献笔记,第二点与临时笔记、长期笔记正相关。”王树义说。

王永晖表示,遗憾的是,我国的高考选拔过早地淘汰了一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更多地让会解决问题的学生胜出。而前者若能通过高考选拔,往往在后期的科研上更能绽放出光芒。

这时,笔记就成为了补足学生提问题能力短板的重要载体。虽然笔记并不能直接产生问题意识,但作为问题意识的中介、载体,已被越来越多学者所认可。

著名数学家陶哲轩曾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认为,笔记帮助自己保持了科研的“间断点”。在同时开展多个问题研究时,遇到做不下去的情况时,他会先把该问题写在笔记中,若干个月后重新回想该问题时,就不至于再走回头路,从而提高了科研效率。

王永晖在2021年9月28日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的《大学生,你为何不愿做笔记》一文中提到的“忆筛×笔记”法主要针对的是本科生,而对于研究生,他认为更适用的是“(忆筛 提问)×笔记”,“越筛笔记越好,越提问就越能实现良性循环”,他把这个过程称为“滚雪球”学习法。

他以“宇宙大爆炸”类比科研与笔记的关系,笔记越积越厚,当厚到一定程度时,因为“万有引力”突然发生“凝聚”(发现、提出问题),进而“核聚变”产生“铁元素”(发表论文),再次“核聚变”产生“金元素”(达到新高度),最终实现由“气体星球”变成“铁星球”“金星球”。

生长出新的创新点

很多科学家、文学家做笔记都有类似由“气体星球”变成“铁星球”“金星球”的奇妙经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外写了不少手稿,每个研究项目都有一个文档夹,保存了项目从定题到论文发表的全过程。正是有了前期的笔记积累,才能不断从中寻找他人没有发现的洞见。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在欧洲留学时做了大量笔记,最后悉数带回国,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的很多著作都是基于这些海外笔记逐渐生成的。

“笔记之于学者,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王树义说,而他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多年前,王树义申请了一个研究社交媒体的课题。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她发现课题方向缺少新意。“就在开展不下去之际,我换了一个角度——结合自身思考,以及在美国访学期间高校处理隐私的经历,特别是一段提及‘每年花2000美元才能真正保护自身的隐私’的视频,我逐渐被引向了另一个方向——社交媒体的用户隐私。几个方向的信息都被我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逐渐生成了一个新结构,我突然发现什么是我可以研究的问题了。这就是平时逐渐积攒的素材不断发酵、连接带来的收益。”

台湾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林秀豪在其笔记术演讲中也分享了一个“从庞大计划中生出的另一个计划”的故事。他在做一个物理系统时,横过来计算另有发现。“这让我感到很快乐,马上便写下一份笔记。”他拿着笔记去找意向合作者,最终双方合作发表了不错的论文。这段经历让他印象深刻,“留下笔记,偶尔去翻翻笔记,会有不一样的方向出来”。

不经训练,无以“综合”

这些奇妙的经历并不是一朝一夕生成的。对于初学者而言,第一步在于科学的积累。

“学会读、学会记、学会整理,再到学会综合,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训练。”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德华说,比如研究生读外文文献,初学者通常会把每句话都翻译出来,再找出他认为的重点,而高年级研究生则会记录受启发的学说、理论。“这一转变,不经过训练无以实现。”

王德华所在的研究组每周都有一个任务——每人找一篇外文文献编译,集合起来分发给大家,研究生读完后写下评述以及推荐理由。这样的要求,他的研究组已坚持了多年。

在他看来,首先要做好选择和阅读文献的工作。通常阅读的文献主要有两大类——本专业的文献和扩展自身视野的文献。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研究者要善于总结和整合。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文献的理解。

王德华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唐丽秋表示,这样训练的一个直接好处是,写文献综述时思路清晰、下笔很快。

此外,做好一份笔记还有其他许多需要关注的地方。

研究生认为不能一次性完成笔记,但这在导师看来是正常的。王德华表示,一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到烂熟于心,“读几遍是不行的”。“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会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要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实验阶段,要注意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论文写作阶段,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只需要泛读,读题目、看摘要、浏览图表即可。

如何避免把做笔记变为一味抄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徐耀在其一篇博文中谈到“记录文献精华内容是文献笔记的核心”。

他指出,有用的信息一定要抄下来,包括反应式、原料的性质、流程示意图、典型的应用等,取决于读者本人想要什么。这部分笔记还应该有读者自己的思考,此时不是评判文献的水平高低,而是如何与自己的研究相结合。做好这一部分笔记,论文的讨论部分就好写了。“一篇好文章的‘好’表现在三个方面:立意好(创新)、讨论好(深度)、文字好(优美),做好这部分文献笔记有助于加强文章深度,能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通过做文献笔记提高写作能力,徐耀认为可以实现。他建议,研究生多抄写一些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写作的时候才会更有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做好语法的配合。语法的配合在于下笔时就要兼顾到句子的结构平衡、动词的问题、名词的问题、最麻烦的冠词问题。优秀的作者会把文字安排得非常恰当,有些人做出了具有《自然》《科学》发表水准的工作,却不能于其上发表,文字水平不够是重要原因。”

在林秀豪眼中,研究笔记,尤其是与人合作的研究笔记书写时要层次分明,首先要详实、全面地介绍研究细节,其次要把与之相关的文献放入其中,再把自身的阶段性成果写出来,最后就是与合作者的沟通。“人们通常了解到90%才把自己的方法讲出来,在我看来应该了解到60%,且有一定看法时,直接告诉合作者‘我不是很懂……’这是更好的沟通方式。”

善用笔记工具生成链接

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文献笔记形式?在这个问题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徐耀给每一篇文献编号,但超过200篇后就不适用,“此时应该给文献分类”。唐丽秋把PDF以主题文件夹形式归档,再用Word记录论文的提示语,方便、简单是她最看重的。

林秀豪指出,有人喜欢“图书馆分类法”,按照内容大类分类;有人喜欢“编年体”,按时间归类;还有人喜欢“纪传体”,如他本人采用的就是按地域分类。“形式是否好看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是否把不会写进论文的细节放进去。”

分类的同时,还要注重笔记的综合。王树义看重的是,做笔记时各种想法的灵活生长,在多个项目之间的自由切换、并行不悖。“很多人记笔记是为了眼前项目做短期投入,但从长期来看,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原始创意。”

把这些原始创意捡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用了约30年的时间出版了50多本著作、数百篇论文。他的秘诀在于,利用卡片把笔记之间的链接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现实中,手写笔记并不容易生成链接,但在电子笔记时代却相对容易。王树义表示,上网查询某个商品,总能看见推荐商品,推荐商品的背后是知识图谱在发生作用。“现代化的笔记工具就是借用了这个原理,在个人笔记之间创建知识图谱。”

王树义告诉《中国科学报》,好的笔记工具应有细粒度、双向链接的功能。细粒度保证图谱搭建更有效率,双向链接让笔记不易“沉没”。适用于研究生的笔记工具,如Logseq,还有开源、数据在本地、免费等特点,既保护了笔记主人的隐私,又不会像收费软件一样,因每月15美金让用户感觉到经济压力。

他鼓励研究生选择电子笔记,因为“笔记工具将会帮助研究生了解学科系统,深度掌握学科知识,还会根据笔记中的文献从中挖掘、萃取他人看不到的闪光点,这将帮助他们形成创新想法、研究成果,助力后续工作”。温才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推荐阅读
  • 2021下半年高州市教资认定体检日期+地址+费用

    教资认定体检申请人员的体检日期为10月16日至10月19日。体检当天早上需空腹,凭身份证和《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表》到高州市人民医院参加体检。体检前须填好表中个人相关资料,并贴上与网报时所上传相片同底的1寸彩色白底证件照1张。

  • 西兰花部分腐烂能吃吗(西兰花烂了能不能吃)

    西兰花部分腐烂能吃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西兰花部分腐烂能吃吗西兰花买回来时间长了放了很久才想起来吃,可是发现西兰花变黄了还有部分腐烂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了。建议还是不要吃了,已经开始腐烂的食物不仅腐烂部位不能吃,其他部分可能也被腐烂侵蚀只是还没表现出来,细菌也是有的,所以,要避免再吃这样的食物了,腐烂了就变质了,为了身体好还是别吃了。

  • excel中如何将两个工作表内容合并(Excel办公神技之---对同一文件夹下的所有工作簿快速合并)

    头条号名称亲爱的读者,Excel爱好者:大家新年好!特别是大量工作表的内容结构十分相似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我们对其做合并工作,以便我们进行统计工作。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种超级使用,快速合并工作表的方法。如果有好的建议,请发表评论。

  • 痛风患者不能吃的六种食物(痛风患者怕没忌口)

    痛风患者怕没忌口痛风对于患者来说身体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他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也很大,很多东西是不可以吃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痛风患者,晶晶应该少吃哪些东西,他们的忌口情况应该是如何的?鸡蛋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人们。

  • 生鸡蛋可以带上飞机吗(生鸡蛋能带上飞机吗)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生鸡蛋可以带上飞机吗生鸡蛋是可以带上飞机的,但要提前将生鸡蛋打包完好,以免在飞机航行的颠簸中破损。可以购买专门装鸡蛋的盒子固定好鸡蛋,在上面铺满干草防碰撞,也可以装在放满大米的塑料桶中。注意可携待上飞机的总重量在5千克以内,要预估好鸡蛋的重量。

  • 1元硬币回收价格(辽阳提醒这种1元硬币)

    导读在我国发行的众多钱币中,有一枚特殊品种的硬币——2000年版本的1元“牡丹币”,由于发行数量少,且不流通,在藏品界都算是罕见,最近它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了炒作诈骗的工具。翻箱倒柜找硬币最近,从朋友圈到抖音到微博,不少社交媒体上都出现了这枚“牡丹币”的身影,一些网友参与其中。微博上,已经有不少网友在家的各个角落里搜罗“牡丹币”。

  • 形神兼备的意思(词语形神兼备的意思是什么)

    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形神兼备的意思形神兼备xíngshénjiānbèi,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载体,“神”是思想。形神高度统一的散文,称之为形“散”神聚;神形结合的绘画,誉之为神形兼备。

  • 赤铁矿炼铁化学方程式及原理(赤铁矿炼铁化学方程式及原理是什么)

    赤铁矿炼铁化学方程式及原理?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高温=2Fe+3CO2原理: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赤铁矿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炼铁重要的原料,也经常被用作红色颜料,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赤铁矿炼铁化学方程式及原理?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高温=2Fe+3CO2。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属六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赤铁矿显晶质呈铁黑至钢灰色,隐晶质呈暗红色,条痕樱红色,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

  • excel 的find公式用法(你能区分Excel中FIND和FINDB这两个函数吗)

    within_text中的首字符是编号为1的字符,如果省略start_num,默认其值为1。上图中,我们要查找C3的文本在B3文本中出现的起始位置,使用FIND和FINDB函数,返回的结果不同。LOOKUP第一个参数省略,表示查找0。此时找到了,返回C3在B3中的位置为:4。如果是数值类型,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yya防水施工工艺(UEA补偿收缩砼防水施工)

    UEA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14%。⑤施工缝的处理接槎表面要凿毛,剔除浮石,清理干净,用水冲刷后,铺上一层2cm厚掺UEA的1:2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砼。②补偿收缩砼按规范要求制作的试块,经试验必须达到或超过设计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标号。若局部出现渗漏,可将渗漏处有缺的砼彻底清除,将其表面凿毛冲刷干净后,抹UEA水泥砂浆;如渗漏较严重,可采用UEA高强豆石砼灌筑,并加强渗漏处的浇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