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火爆的电影《夏洛特烦恼》有这么一个桥段,主人公夏洛跟一大爷打听马冬梅家住哪儿?按照目的性和采用的方法,记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记忆,另一类是无意记忆。因此对于大脑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不同的区域交替活跃,这样有利于大脑的休息。此外,睡眠对情绪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忧虑、焦躁、孤独感和自卑感等负面情绪中时,记忆能力会随之大幅下降。
2015年火爆的电影《夏洛特烦恼》有这么一个桥段,主人公夏洛跟一大爷打听马冬梅家住哪儿?
夏洛:大爷,楼上322住的是马冬梅家吧?
大爷:马冬什么?
夏洛:马冬梅。
大爷:什么冬梅啊?
夏洛:马冬梅啊。
大爷:马什么梅啊?
夏洛:行,大爷你先凉快着吧。
很快这个梗就流传进了考试圈,还被升级改造得更加有趣。
翻书:马冬梅。
合书:马冬什么?
翻书:马冬梅。
合书:什么冬梅?
翻书:马冬梅。
合书:马什么梅?
翻书:马冬梅。
好了,我记住了!
考试:孙红雷。
这种事儿放自己身上自嘲挺快乐的,但要是发生在孩子身上那绝对是人间惨剧。
记忆力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多么重要,再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好的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没有记忆力,人就无法进行智力活动。
而学习就是最典型的智力活动。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孩子的阅读,也会找各种机会领孩子出去见世面,这些都是建立在能够记住的基础上,记忆力不好,大脑就无法为智力活动提供充足的“储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反应再快,肚里没货也是白搭。
那么,我们该怎么提高学龄孩子的记忆力呢?
很多人都认为记忆力是天生的,或者是只能求助食补,多吃点核桃什么的。
虽说这些因素确实有一定帮助,但是相对来说,我们更应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改变错误的认识和习惯,效果来的更快。
学龄儿童应该追求哪种记忆力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想要提高幼儿和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我们得先来了解下记忆的分类,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去追求适合的记忆类型。
按照目的性和采用的方法,记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记忆,另一类是无意记忆。
无意记忆是指我们不需要动脑,将无意间看到、感知到的事物记下来的能力,属于一种被动的记忆。
最典型的例子,广告就属于无意记忆。这种记忆跟学习没有太大关系,本文不再深入讨论。
而有意记忆是指人们通过主观努力,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记忆的目的,也就是我们通俗上说的“我想记住它”。
从记忆方法上看,有意记忆又可以又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就是我们常见的重复记忆。比如你想记住一串电话号码,那么一般我们会多重复上几遍,希望把这串数字记下来,这种记忆方式就叫机械记忆。
而意义记忆是指,通过理解内容的含义和内部的逻辑关系来达到记忆的效果。
比如说,你要给别人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关于这件事的记忆,你肯定已经把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全部理解通透了,然后才讲出来,这就是意义记忆。
了解了记忆的类型,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最需要提高的是有意记忆。
至于方法上是以机械记忆为主,还是以意义记忆为主,得看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
幼儿和低年级学生,可以以机械记忆为主。这时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可用的素材太少,重点需要量的增加,所以死记硬背比较适合。
而孩子到了高年级,就应该以意义记忆为主,一方面随着知识量的增多,机械记忆已经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意义记忆可以让知识互相打通,不但记得更牢固,也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后劲绵长。
提高孩子记忆力先转变3个意识记忆力虽然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能力,但是要想提高记忆力,让孩子出类拔萃,还需要转变很多常见的错误认识。
第一,提高记忆力必须有明确的记忆目的
之所以前面枯燥的介绍了很多记忆的分类,就是为了说明,其实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在学习中并不是记不住,而是根本就没有去记。
很多人在找不到钥匙时,都会说我记性不好,其实真实的原因是在你放钥匙时根本就没想着要记住它的位置。
你试图用无意记忆来代替有意记忆,效果当然不行。
我们的记忆具有意识性和指向性,如果你漫不经心,那么能不能记住只能听天由命;相反,如果你告诉自己必须要记住它,那么大脑就会调取更大的资源来完成这个任务。
因此,想要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首先一定要改变他的态度,随意、敷衍、能记住多少算多少的态度,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什么也记不住。
毕竟学习知识不是广告商想掏你兜里的钱,没人会挖空心思的让你无意间能记住。
第二,提高记忆力得要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端正态度后,还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那些相信自己能够记住的人,比其他人记得更快,记得也更多。
因为记得快,记得多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结果表明,如果家长想要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就需要在平时多肯定孩子的记忆能力,抓住一切机会,不断用积极的夸奖来肯定孩子的成果。
在潜意识中,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
第三,提高记忆力要把握用脑的艺术
大脑是记忆能力的基础。想要提高记忆能力,还要了解大脑运转的规律。脑子越用越活,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用脑。在学习中要注意提醒孩子注意以下3点:
1.不同的功课,交替学习
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不同信息时活跃的区域也不同。
因此对于大脑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不同的区域交替活跃,这样有利于大脑的休息。
2.保证睡眠,情绪稳定
保证睡眠的重要性不用赘述,无论是对于孩子的身高还是用脑来说,不开夜车都很必要。
此外,睡眠对情绪的影响也非常重要。而情绪又会直接影响人的记忆能力。
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忧虑、焦躁、孤独感和自卑感等负面情绪中时,记忆能力会随之大幅下降。
3.讲求效率,注意饮食
在保证孩子营养充足的条件下,也要注意孩子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对记忆力的影响。
尤其是避免吃得过饱,立刻就去学习。
血液除了提供能量传输外,还负责整个身体的供氧,而大脑在进行记忆活动时需要大量的氧气。
吃得过饱,血液会集中向胃部流动,这会导致大脑处于氧气短缺的状态,不利于记忆知识。
两种具体的记忆方法树立这些应有的态度和意识,能够为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于具体的记忆方法,市面上的书籍有很多,比如重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直观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歌谣记忆法、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等等。
这些方法各有各的长处,如果能够综合运用自然能大幅提高。
但是火哥想提醒大家,贪多嚼不烂,而且很多方法也是为了出书而凑字数,使用范围极其有限。
其实,从2000多年前记忆术诞生于古希腊时开始,后人虽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变,记忆术无外乎就两点:想象和联想。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来感受一下。
想象是指,把需要记住的内容想象成比较容易记住的形象。
比如,数字1可以想象成棍子;2可以想象成鸭子;3可以想象成耳朵;4可以想象成弓箭;5可以想象成鱼钩,等等如此类推。
联想是指,把这些容易记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最简单的方法是编一个小故事。
比如,4251这串数字可以编成,用弓箭去射鸭子,鸭子的嘴上有一把鱼钩,鱼钩的后面连着棍子做的鱼竿。
只要记住故事和画面,多长的数字都能记住。
想象和联想是各种记忆方法最本质的内核,鼓励孩子从小开动脑筋,不断去形成自己的记忆风格,记忆能力自然会水涨船高。
关于我,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亲子教育研究会成员,读书达人,讲最实用的育儿知识。
关注我,定期介绍育儿书籍,精选最新教育理念,分享真实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