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最大的发明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我们日常使用的工业用品,基本上都是西方人发明创造的,中华文明对近现代人类文明的贡献寥寥无几。让人遗憾的是,清朝康熙、乾隆等组团痛批朱载堉的成果,并将之弃之如敝履,于是朱载堉东方不亮西方亮。其中,水密隔舱技术始于唐代,成熟于宋代,元明清时中国船只普遍采用这一技术,比如著名的郑和福船。如今,中国人称之为杨辉三角,但西方称之为帕斯卡三角。
影响世界历史最大的发明?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我们日常使用的工业用品,基本上都是西方人发明创造的,中华文明对近现代人类文明的贡献寥寥无几但在少数西方学者眼里,西方科技的源头在中国,或者说至少一半源头在中国,站在中国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有西方近现代科技大爆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影响世界历史最大的发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影响世界历史最大的发明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我们日常使用的工业用品,基本上都是西方人发明创造的,中华文明对近现代人类文明的贡献寥寥无几。但在少数西方学者眼里,西方科技的源头在中国,或者说至少一半源头在中国,站在中国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有西方近现代科技大爆发。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下图)在《中国的天才》和《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书中指出:“长期以来,这些和许多其他的中国的原创成果,一直都被遗忘,或是蒙在鼓里。那些奠基现代世界的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均来自古代中国。”
英国学者怀海德在《科学与现代世界》中说:除了“原始艺术”之外,现代以前的西方没有科技,承认中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明”。
无疑,这些西方学者的言论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那么事实真是如此,还是西方学者为了卖书等商业利益的言不由衷地卖好言论?
其实,罗伯特·坦普尔说得有些保守,事实上中国对奠定现代世界的科技贡献可能比他说得还要大,首先不妨看一看我们熟知的现代产品。
从军事武器上看,现代军事是以热兵器为基础,但热兵器的火药、火炮(下图,世界上最早的火炮实物)、火枪、火箭等等,最初发明者都是中国人,西方是在中国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但没有中国人的发明,焉有后来的改造?
从工业能源上看,石油与天然气是现代世界的能源基础,但宋代时中国人就已经开采石油,沈括就曾敏锐地发现石油的价值,在《梦溪笔谈》中指出石油必将大行于世,最迟明代时中国就已有相关开采技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有相关的示意图。关于石油,古人不仅只是用来燃烧,还用作润滑剂、防腐涂料、中药等。
从音乐领域上看,明朝藩王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是钢琴的基础,没有十二平均律就没有钢琴。让人遗憾的是,清朝康熙、乾隆等组团痛批朱载堉的成果,并将之弃之如敝履,于是朱载堉东方不亮西方亮。
从远航船只上看,指南针与船只水密隔舱是必不可少的,前者用于辨别方向,后者大幅度增强了远航时的抗风险能力。其中,水密隔舱技术始于唐代,成熟于宋代,元明清时中国船只普遍采用这一技术,比如著名的郑和福船。另外,陀螺仪可以确保中心保持在水平位置,在航海中使用这一技术可以确保指南针的平稳,由此不受风浪颠簸的影响,但陀螺仪技术还是中国人发明的,大约西汉时就发明了。
从农业革命上看,古代中国农业不仅耕种技术先进,而且器具也领先全球,如今我们熟知的播种机,其实就是中国人发明的。汉武帝时,一个叫赵过的农业专家发明了耧(lóu)车(见下图),实际上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原型,后来传到西方后引起西方农业大变革。约翰·霍布森在其书《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说:在农业方面,“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直到20世纪才到达12世纪中国(宋朝)的水平。”
可以说,古代中国科技几乎涵盖了现代的几乎所有领域,除了我们最为熟知的四大发明之外,被传到西方的,又被西方加以改进的其他中国原创发明不知凡几,只是如今鲜为人知罢了,落后时间长了,很多中国人就以为这些都是西方对人类的贡献。
罗伯特·坦普尔在书中说:“有许多在现代看来是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东西,而它们则都是中国起源:从造纸到瓷器,从机械钟到马具、炼钢,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长期以来,这些和许多其他的中国的原创成果,一直都被遗忘,或是蒙在鼓里。然而近年来,中华民族作为科技发明的天才这一特质,越来越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重视。”事实上,何止西方人被蒙在鼓里,连很多中国人都不明所以,总认为中国对世界科技发展几乎毫无贡献。
除了直接的技术之外,古代中国人还有很多科学理论上的发现,其中一些理论可能就被西方学者改头换面提出,变成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理论,而这些理论也就成了西方的伟大成就,接下来就以数学为例谈一谈。
勾股定理是周朝商高提出的,即“勾三股四弦五”,史书上有着清晰的传承记载,但西方学者也有一个相同的定理,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但古希腊的很多著作消失了千多年,突然文艺复兴后几乎集体出现,让人非常不解。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他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年著作)书中有过论述。但400年后欧洲人帕斯卡“也”发现了这一规律,就被命令为帕斯卡三角。如今,中国人称之为杨辉三角,但西方称之为帕斯卡三角。问题在于,帕斯卡真的是独自发现的吗?
祖冲之的儿子叫祖暅,与父亲一样也是一位大数学家,他曾提出一个涉及几何求积的著名命题,并推导出球体积公式,《缀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