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你什么都不缺重新开始的勇气(从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23-08-1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10年来,河南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153.3亿元,资助学生1.22亿人次;发放贷款316.4亿元,资助学生376.5万人次,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河南在中职学校全面推广“学生资助监管面部识别系统”,对受助学生实现了实时监管,极大地提高了受助学生认定和监管效率,有效杜绝了截留、挪用、套取资助资金等违规行为。资助工作“育人化”,努力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到2021年年底,河南省助学贷款本金违约率仅0.55%。

你什么都不缺重新开始的勇气?从“一个都不能少”到“每个都要好”,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你什么都不缺重新开始的勇气?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你什么都不缺重新开始的勇气

从“一个都不能少”到“每个都要好”

——河南持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改革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庞珂

■教育这十年 地方经验

“10年来,河南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持续推动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让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8月3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1 1”系列第10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尹洪斌介绍了河南学生资助工作十年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10年来,河南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153.3亿元,资助学生1.22亿人次;发放贷款316.4亿元,资助学生376.5万人次,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脱贫攻坚期间,投入76.18亿元,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804.46万人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投入21.55亿元,接续资助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92.2万人次……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在校生有2695.03万人,学生规模大,困难群体多,如何把学生资助工作做深做实,河南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探索与改革。

政策制度“全覆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博爱县职业中专读书不仅一分钱学费没交,还拿到了4000元的补助,在2019年还获得了第一批中职国家奖学金6000元。2020年,我又考入了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如今,就读于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的刘淑洁说,从小学初中的“两免一补”到大学的助学贷款,“如果没有国家和省里的资助政策,我肯定早就辍学了”。

10年来,为了让困难学生就学得到全面保障,河南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了“奖、贷、助、补、减、免、偿”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了42项资助政策,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类别、全学段、全过程的全覆盖。

“经过老师的讲解,孩子申请了助学贷款,走了绿色通道入学。学费有助学贷款,一年4000元的助学金分成10个月发,每月都有400元,她在学校参加的勤工助学每个月还能拿到240元,连生活费的压力也大大减轻了。放寒暑假回家的时候,学校还给发了返乡补助……”郑州轻工业大学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周丙妍的母亲王红霞告诉记者,去年家中突遇变故,本无力支持孩子走入大学校门,但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让一家人重燃希望。

如今已经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同时兼职硕士辅导员的秦中鹏也是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受益者。“我母亲有脑部疾病,治疗花费巨大且最初成效不明显,家里经济状况并不好。2013年入学以来,我刻苦学习,本科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读研究生期间依靠学业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等,基本实现了求学期间的‘收支平衡’。”秦中鹏说。

近年来,河南不断扩大资助范围,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分别提高到3.3%和22%,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不断提升资助标准,本专科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年人均发放额度分别提高到3300元和2000元,增长了10%和33%;国家助学贷款人均贷款额度从2012年的4771元提升到2021年的8207元,增长了72%。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每年入学新生70%至78%都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较大,为了让这些新生能够入学无忧,我们面向所有新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这既方便了生源地贷款学生入学,也方便了学生入学后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河南中医药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志轩说。

自2012年起,在持续做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基础上,河南全面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是全国较早实行两种贷款“双轮驱动”的省份。2021年共发放助学贷款51.8亿元,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对省内学生和考往省外的河南籍学生“应贷尽贷”。

资助管理“精准化”,确保资助发挥最大效能

“收集‘源数据’,删除‘假数据’,建立‘大数据’,进而发现对象、精准画像、个性帮扶,最后实现全面成长。”郑州轻工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楠向记者介绍了学校智慧资助系统,学校的餐费路费补贴、入学“大礼包”等补助发放也都通过学校自主开发的小程序实现了“你知我知他不知”,通过信息化手段既做到保护学生隐私尊严,又避免出现“虚假认定”,释放技术的温度和制度的善意。

近年来,河南不断提高精准识别认定水平,全面推行国家资助系统,基本实现学校机构、资助项目和信息填报“3个100%”,在校生、困难学生和受助学生数据“3个零误差”;印发《河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强化对象识别、量化认定,提高受助对象认定精准度;实施数据定期报告制度,通过“学期报”“半年报”“年报”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各地工作进展;加强与扶贫、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对原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认定、不遗漏、不重复。

“‘刷脸’认证,专卡发放,这让我们感觉助学金发放得特别规范、可靠。”博爱县职业中专2020级农艺专业学生李凯琪说。河南在中职学校全面推广“学生资助监管面部识别系统”,对受助学生实现了实时监管,极大地提高了受助学生认定和监管效率,有效杜绝了截留、挪用、套取资助资金等违规行为。

“为了实现精准发放,我们建立并不断完善‘统一办卡、集中发放、预拨经费、期末结算’工作机制。”河南省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戴晓明说,“统一办理银行卡、由同级财政或教育部门集中发放资助资金的做法是在全国率先且全面实施的,期末结算制度也向全国推广。”

面对突发事件可能导致贫困发生的情况,河南各地也都能及时反应、前移阵地、迅速行动、精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濮阳市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开通手机免费流量,保障学生网课学习;郑州大学对本人或直系亲属疑似隔离、确诊、病故的建档立卡研究生发放专项补贴;河南大学过年时为无法返乡的学生根据困难程度给予每人500至1000元慰问金,并组织开展“送你一张绿色心理健康码”活动……

10年来,河南学生资助以信息化为基础,精准识别受助学生,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智慧资助”,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隐形资助”;以政策落实落细为目标,从资助标准、资助对象、资金分配、发放时间4个维度有效实现精准资助;以确保资助资金安全为底线,强化督导考核,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效益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及时性显著增强。

资助工作“育人化”,努力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到2021年年底,河南省助学贷款本金违约率仅0.55%。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连续18年实现良性运行的背后,是河南坚持以资助育人为立足点开展资助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从2006年开始,河南连续17年开展“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突出资助育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演讲赛、辩论竞赛、知识竞赛、短剧比赛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学生资助政策、金融基础知识和征信知识等,强化防诈骗警示教育。由于活动成效显著,2017年,该活动被教育部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作为构建资助育人体系的重要措施向全国推广。

河南大学自2013年起持续开展“诚信自强之星”评选、“我与资助”微故事大赛等主题活动,发掘身边的励志成才事迹,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人生理念;河南农业大学多年来把资助与“资志”“资智”相结合,通过开展多项活动,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暖人心、稳人心,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成才、实现人生梦想,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更高追求。”戴晓明说。

在郑州轻工业大学,资助育人与创新创业活动深度融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的创新创业项目,可获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扶持资金,并由学院根据项目领域专门安排导师进行指导。目前正在从事“新零售”工作的2018届毕业生方宇航,在大学期间就曾探索销售家乡陕西榆林红枣的创新项目,当时受到学校扶持和导师指导的他大获成功。如今,方宇航正在延续这份热爱:“我经常回到学校与学弟学妹沟通各种创新创业想法,希望能够以自身经历鼓舞他们,给他们以启发。”

“这次研学旅行去了科技馆,带队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好多原来在课本上看过但没亲眼见过的科学实验。我今后要当一名科学家,为社会作贡献。”漯河市舞阳县第五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樊昊天说。2018年以来,漯河市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深度拓展资助育人功能,免费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目前,已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30余次,参与学生9400余人次。

10年来,河南的学生资助逐步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各地各校不断为受助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从身心发展、道德培养、学业提升、就业帮扶等方面对受助学生给予全方位关怀和帮助,着力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精神、劳动光荣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稳定。”河南省副省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争辉表示,河南将继续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强化精准资助、资助育人和规范管理,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助力高等教育起高峰、职业教育建高地、基础教育促优质,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推荐阅读
  • 大学扩招是什么意思(大学扩招简单介绍)

    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 誊怎么组词(誊的含义)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誊怎么组词誊缮[téngshàn]指科举考试的送批阅的试卷。因试卷必经誊录生誊录缮写后才能送交考官,故称。翻誊[fānténg]犹言改作。誊録[ténglù]用工楷誊清抄录。科举时试卷校阅前的手续之一。誊黄[ténghuáng]旧时皇帝下的诏书,由礼部用黄纸誊写,叫誊黄。誊画[ténghuà]临摹图画。

  • 周口太康古代是什么地方(文脉悠悠润古今)

    省、市级“好人”及英模层出不穷,学好人、做好人已蔚然成风。历史上,太康道情名角代出,屡获国家、省级大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康县先贤君子道德之懿美,名节之显赫,孝义之彰著,诗礼淳厚之风习,至今盛而不衰,可谓渊源有自。无论史实如何,太康百姓宁信其有,代代口耳相传,以表敬仰之情和弘扬正气。晚年活动于太康,其祠、墓在今太康县北子禽冈。文脉孕育文运,文运彰显国运。

  • 怎么样让支付宝借呗额度提升(即可让支付宝的借呗提额度上万)

    那支付宝照样有的是办法收拾你。在支付宝上芝麻分起到主导作用,同时芝麻分是体现一个人的征信问题,也就说芝麻分越高借呗和花呗就越有资格申请开通,芝麻分是一个门槛。当然存的越多,对于支付宝花呗借呗越有好处。因系统评估的维度较多,目前满足主动申请提额的用户较少。保持账户良好的使用记录,在可以使用支付宝的场景,尽量多使用。蚂蚁借呗主动申请提额入口:打开支付宝客户端,选择,。

  • 笔记本电脑进入睡眠状态后打不开了怎么办(笔记本电脑进入睡眠状态后打不开方法)

    如果点击一下开机键,还是不能开启已经处于睡眠状态的电脑,可以查看硬盘指示灯,因为电脑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硬盘灯是处于闪烁状态的。此时再长按开机键,就能彻底关闭电脑了。再重新按开机键,开机之后,最好按F8键,再使用上下键调整到安全模式。这时进入了电源选择计划界面,在下方选项里找到“平铺(推荐)”点击平铺推荐右边的更改计划设置。选择使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选择更长时间或者选择从不→保存修改。

  • 有关非法组织卖血犯罪相关解释规定包括什么内容

    第五十三条[强迫卖血案]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应予立案追诉。本条和本规定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规定的“血液”,是指全血、成分血和特殊血液成分。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属于本条规定的“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部门”。

  • 终日勤勉的终是什么意思(与终日勤勉相近的词语)

    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终日勤勉的终是什么意思终日勤勉的终是“从开始到末了”的意思。与终日勤勉相近的词语:晨兢夕厉,兢:小心谨慎;厉:严格。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敏而好古,敏:勤勉。指勤勉钻研古代文化。

  • 凉山南红特点是什么(听听凉山南红的故事)

    凉山南红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南红玛瑙矿石。产地位于四川凉山美姑县,又称为美姑南红玛瑙,这些年凉山南红的高品质逐渐被人发掘,渐渐成为了奇石玩友们追逐的对象,增值收藏的好货。它是凉山南红中的精品,价格也最高。锦红级别的南红玛瑙颜色一致,无绺裂无杂质,通体红艳细润。九口锦红料目前已经是凉山南红的代表。

  • 犀牛为什么要割角(被割掉犀牛角的犀牛)

    而动物保护人员割犀牛角,是在做足安全和保护措施前提下切割的,不会对犀牛造成伤害,犀牛在失去角之后,偷猎者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再对犀牛下手,从而保护了犀牛的生命。

  • 山葵如何做(山葵的做法)

    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山葵如何做山葵面包香肠碎的做法首先在热狗肠上涂少量黄油,用平底锅煎3-4分钟,保证每一面都煎到。吐司面包切成丁。倒入面包碎翻炒,先大火后中火,炒至部分微显焦黄。热狗肠切成小段。盛盘,淋上番茄酱,撒上山葵粉、海苔碎和芝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