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被寄予厚望的“体育大年”已然改变。此外,安德玛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将使其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减少约5000万美元至6000万美元。阿迪达斯还发出警告,第二季度其销售额将受到更大冲击,预期同比下降超过40%,经营利润或将为负数。国盛证券则指出,疫情影响下,服装行业的终端流水下滑,客观上确实存在库存压力。
说好的报复性消费没来,反而是报复性打折先来了。罕见的折扣背后,或许又将引发2008年后运动品牌的又一轮库存危机?
2020年,本是一个“体育大年”。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被寄予厚望的“体育大年”已然改变。
3月初,NBA宣布暂停2019-2020年赛季余下所有比赛,联盟进入停摆状态;
3月24日,东京奥运会最终被按下“推迟键”,延期至2021年举行;
4月23日,欧足联也宣布将推迟至2021年举办欧洲杯,但保留“2020欧洲杯”名称;
…………
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因疫情影响,不得不延期、取消的大型体育赛事已经超过40项。
在此背景下,包括运动品牌在内的各大鞋服品牌、甚至顶级代工厂的日子都不好过。
4月24日,美国服装巨头盖璞(GAP)称,为了应对危机,公司从4月起暂停给8万多名公司员工发放工资,让员工无薪休假。
安德玛日前表示,目前其运动服装和运动鞋正面临“持续的需求挑战”,并表示预计2020财年的销售额将下降低个位数的百分比。此外,安德玛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将使其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减少约5000万美元至6000万美元。
4月27日,阿迪达斯发布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受疫情影响,剔除汇率因素,阿迪达斯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9%至47.5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骤降93%至6500万欧元;净利润大跌96%至2600万欧元。
阿迪达斯还发出警告,第二季度其销售额将受到更大冲击,预期同比下降超过40%,经营利润或将为负数。
而宝成国际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之一,其在越南的代工厂十多年来一直为耐克、阿迪达斯、匡威等品牌供货。年初,越南代工厂因大陆代工厂停摆,供应链中断,导致订单减少;现在,欧美疫情持续发展,订单需求紧缩,根据《南华早报》,分析师认为今年二季度耐克订货量缩减了50%。目前宝成集团在越南的工厂被曝出大量裁员。
头部运动品牌纷纷打折如果你近期有出去逛街,你会发现,作为传统的清库存渠道,耐克的奥特莱斯店,从4月初开始就打出4件折上6折的优惠价,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5月下旬,北京的耐克线下门店全场两件6.9折起,六一过后,线下如此大力度的打折大都结束,耐克部分门店全场满1000减200,相比之下阿迪达斯部分商品两件8.5折。
而在线上,从6月1日开始,打开天猫旗舰店,耐克基本5折起,6折是常态,一些折扣超高的货品更是下探到200元以下,甚至百元左右的价格范围——一个让大部分国产品牌几乎完全没有“性价比”优势的价格。
▲这样的“排队盛景”从4月初北京花乡奥莱重新营业时就有了。
耐克打折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好事儿,但从疫情大背景下的品牌端来看,这更像是一种大量库存压迫下的无奈之举,当一向货不愁卖的头部品牌开始以极为罕见的力度打折促销,整个行业都应该为此提高警惕。
去库存依仗中国市场疫情导致的高库存是全球化的,但去库存这件事,目前能够依仗的却只有中国市场。
根据年报,耐克2019年底库存超过380亿人民币,阿迪达斯的库存则是343亿人民币,极端情况下,如果他们将这700多亿中的大部分投放到中国市场,势必会引起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其他品牌为了生存被迫跟进,高端品牌挤压中低端品牌,大品牌将危机转嫁到中小品牌……一层一层传导下去,低利润和高库存的压力将蔓延整个市场,并对抗风险能力差的品牌带来生存危机。
我们不妨简单算一笔帐,以运动鞋为例。如果不打折,耐克的运动鞋基本499元起步,产品定价多在700元以上;阿迪达斯的产品也差不多,有些品类会比耐克稍微低一些,New Balance、彪马和Fila基本也在这个价格区间。往下一层,李宁和安踏的普通运动鞋定价均值在300-600元,“中国李宁”价格会偏高一些。再往下一层,特步、匹克和361°基本在200-500元。后面的,就是一些中小品牌和莆田货了。
为了应对头部品牌们的“低价”,国产品牌并没有更多办法,多数只能同样以低价应对。这次“618”,李宁、安踏、特步、361°都拿出了一套满减规则,算下来基本多在5折6折之间。折扣力度看着与耐克、阿迪不相上下,但国产品牌原本定价就低,相比之下没有多大的降价余地。
8年前库存危机会重现吗?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疫情影响之下,运动品牌甚至整个鞋服行业或将重现2012年以李宁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所出现的库存积压的情况。
从多家券商观点来看,尽管多数分析师仍认为疫情将给服装企业带来库存压力,但整体来看,此次库存问题后续处理及恢复的时间将较此前国产鞋服品牌库存危机时更短。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李婕指出,虽然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初显成效,但国外疫情仍在加剧,因此对海外需求和纺服出口维持谨慎的态度。同时,对宏观经济增速的悲观预期可能导致市场消费意愿收缩,尤其是可选品类的消费,因此短期疫情对服装零售的压制作用仍将延续。
长城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黄淑妍表示,预计随着国内防控力度趋于缓和,预期二季度品牌服装消费将有一定起色。不过考虑大部分服装上市公司都采取允许第一季度与第三季度产品换货,通过减少第三季度生产量的方式,减轻经销商及自身库存压力,预计报表上的负面影响可持续到第三季度。
国盛证券则指出,疫情影响下,服装行业的终端流水下滑,客观上确实存在库存压力。但是,从对比的视角来看,本次库存问题形成的原因和企业零售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下的库存问题好于2008年-2012年的库存危机。
· END ·
来源 | 懒熊体育、网络整合编辑等 编辑 | 张丽琼
排版|Lily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 仅作编辑使用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