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钓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钓鱼百科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对吗(塑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时间:2023-08-0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钓鱼百科

而在数不清的失败中,王献红对于成功的记忆也格外深刻。现在,PPC终于实现了量产,而且其生产能力达到了5万吨/年。王献红表示,困扰科研人员的是如何研发高活性催化剂,合成出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塑料,并通过低成本改性,让这种物质达到最优性质。要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PPC中的聚醚含量过高会导致材料失去生物降解性的问题。研究人员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并需要比较严格的聚合条件。

塑料是重要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寻找其他材料制造塑料,并解决塑料难以降解的问题,成为很多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课题之一。

超市商品的塑料包装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献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实现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业化生产。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地球上常见且过剩的二氧化碳,而非完全采用石油制作并规模化生产塑料了。

二氧化碳变塑料之谜

这项研究从1997年开始布局,如今已经走过20个年头。“我们终于确认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物是最有工业化前景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因此将其命名为二氧化碳基塑料。”王献红说。

二氧化碳变身塑料的制备原理并不难,即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PPC)的合成本质,属于在金属催化剂活性中心上交替进行环氧丙烷的开环与二氧化碳的插入反应。那么,是什么让这项研究持续了20年呢?王献红表示,困扰科研人员的是如何研发高活性催化剂,合成出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塑料,并通过低成本改性,让这种物质达到最优性质。

要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PPC中的聚醚含量过高会导致材料失去生物降解性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保证产物具有足够高的交替结构,恰好环氧单体聚合活性明显高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很难活化。”王献红补充道。

那么,如何让环氧单体聚合活性与二氧化碳活性持平呢?研究人员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并需要比较严格的聚合条件。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虽然高分子量PPC的熔体强度好,是制备超薄膜的理想材料,但聚合体系黏度随着分子量的提高而增加,进而降低分子量。所以需要选择特殊的搅拌形式和聚合条件。

第三个困难则是高性能生物降解地膜材料需要特殊的耐老化改性,只是与现在塑料中常见的聚烯烃体系助剂不同,而且成本较高。

最终,通过长期研发,王献红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合适的高热稳定金属催化体系,不但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还可工业化规模制备重均分子量超过50万的PPC,使PPC耐热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满足目前市场对超薄膜的需求;同时,研究人员还在助剂和成型加工设备上进行了系统研发,在确保PPC物化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改性专用料成本。

“我们从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探索了非均相、均相等多种催化体系下共聚反应从头到尾的全过程,对二氧化碳共聚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质量及动量传递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研究了二氧化碳基塑料的结构和物化性能的调控方法,随后在小试、中试过程中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中试基础上与设计院密切合作,通过合理的流程模拟和放大,完成万吨级工艺包的设计,并实现工业化。”王献红表示。

瞄准农业薄膜市场

在王献红的记忆中,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不如意十之八九。而在数不清的失败中,王献红对于成功的记忆也格外深刻。

“2004年4月,我们经过3年时间在蒙西建立的吨级中试装置试车成功,让世界第一次看到PPC是可以工业化的,虽然后期由于原料和产品运输等原因,并没有在蒙西建立大型工业化装置,但这套中试装置使我们在漫长的PPC工业化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王献红回忆道。

在那之后,研究团队又经历了5年的尝试和耐心的等待,直到2009年6月,才在南通华盛新材料公司实现了PPC的连续吹膜,并以PCO2R商标于2011年4月获得美国生物降解塑料研究所(BPI)的论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PPC的薄膜制品,为后续超薄生物降解PPC地膜打下了扎实基础。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王献红仍然觉得只是走出了PPC工业化的一小步。他对现阶段的PPC工作并不满意:一方面成本偏高;另一方面PPC的分子量仍然需要提高,由于PPC是一种不结晶的材料,提高分子量对改善其性能尤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将PPC的重均分子量提高到100万以上”。

“科研不应该过分追求短期目标,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同时科研也应该允许在一定阶段可能出现失败和反复。非常感谢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体制,容忍我们失败。”王献红说。

现在,PPC终于实现了量产,而且其生产能力达到了5万吨/年。就目前的实验来看,PPC即使做成5~6微米的超薄膜,仍然具有优良的空气和水气阻隔性,因此王献红瞄准的正是农用地膜领域,因为“这是一个消耗量150万吨/年的刚需市场”。

王献红说,如果PPC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最有可能出现在快递包装及胶带等一次性使用的薄膜,只是时间略长,预计普及工作要10~20年。

“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单线生产规模仅为2万吨的水平,远远低于聚烯烃的百万吨,成本方面与聚烯烃比仍然有50%以上的差距,缺乏竞争力。要想大规模普及,短期内还需要做好生物降解塑料的宣传工作,同时国家在政策上持续地支持。尽快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开拓合适的应用市场仍然是当务之急。”王献红补充道。

塑料是重要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寻找其他材料制造塑料,并解决塑料难以降解的问题,成为很多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课题之一。

超市商品的塑料包装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献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实现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业化生产。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地球上常见且过剩的二氧化碳,而非完全采用石油制作并规模化生产塑料了。

二氧化碳变塑料之谜

这项研究从1997年开始布局,如今已经走过20个年头。“我们终于确认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物是最有工业化前景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因此将其命名为二氧化碳基塑料。”王献红说。

二氧化碳变身塑料的制备原理并不难,即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PPC)的合成本质,属于在金属催化剂活性中心上交替进行环氧丙烷的开环与二氧化碳的插入反应。那么,是什么让这项研究持续了20年呢?王献红表示,困扰科研人员的是如何研发高活性催化剂,合成出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塑料,并通过低成本改性,让这种物质达到最优性质。

要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PPC中的聚醚含量过高会导致材料失去生物降解性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保证产物具有足够高的交替结构,恰好环氧单体聚合活性明显高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很难活化。”王献红补充道。

那么,如何让环氧单体聚合活性与二氧化碳活性持平呢?研究人员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并需要比较严格的聚合条件。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虽然高分子量PPC的熔体强度好,是制备超薄膜的理想材料,但聚合体系黏度随着分子量的提高而增加,进而降低分子量。所以需要选择特殊的搅拌形式和聚合条件。

第三个困难则是高性能生物降解地膜材料需要特殊的耐老化改性,只是与现在塑料中常见的聚烯烃体系助剂不同,而且成本较高。

最终,通过长期研发,王献红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合适的高热稳定金属催化体系,不但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还可工业化规模制备重均分子量超过50万的PPC,使PPC耐热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满足目前市场对超薄膜的需求;同时,研究人员还在助剂和成型加工设备上进行了系统研发,在确保PPC物化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改性专用料成本。

“我们从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探索了非均相、均相等多种催化体系下共聚反应从头到尾的全过程,对二氧化碳共聚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质量及动量传递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研究了二氧化碳基塑料的结构和物化性能的调控方法,随后在小试、中试过程中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中试基础上与设计院密切合作,通过合理的流程模拟和放大,完成万吨级工艺包的设计,并实现工业化。”王献红表示。

瞄准农业薄膜市场

在王献红的记忆中,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不如意十之八九。而在数不清的失败中,王献红对于成功的记忆也格外深刻。

“2004年4月,我们经过3年时间在蒙西建立的吨级中试装置试车成功,让世界第一次看到PPC是可以工业化的,虽然后期由于原料和产品运输等原因,并没有在蒙西建立大型工业化装置,但这套中试装置使我们在漫长的PPC工业化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王献红回忆道。

在那之后,研究团队又经历了5年的尝试和耐心的等待,直到2009年6月,才在南通华盛新材料公司实现了PPC的连续吹膜,并以PCO2R商标于2011年4月获得美国生物降解塑料研究所(BPI)的论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PPC的薄膜制品,为后续超薄生物降解PPC地膜打下了扎实基础。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王献红仍然觉得只是走出了PPC工业化的一小步。他对现阶段的PPC工作并不满意:一方面成本偏高;另一方面PPC的分子量仍然需要提高,由于PPC是一种不结晶的材料,提高分子量对改善其性能尤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将PPC的重均分子量提高到100万以上”。

“科研不应该过分追求短期目标,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同时科研也应该允许在一定阶段可能出现失败和反复。非常感谢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体制,容忍我们失败。”王献红说。

现在,PPC终于实现了量产,而且其生产能力达到了5万吨/年。就目前的实验来看,PPC即使做成5~6微米的超薄膜,仍然具有优良的空气和水气阻隔性,因此王献红瞄准的正是农用地膜领域,因为“这是一个消耗量150万吨/年的刚需市场”。

王献红说,如果PPC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最有可能出现在快递包装及胶带等一次性使用的薄膜,只是时间略长,预计普及工作要10~20年。

“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单线生产规模仅为2万吨的水平,远远低于聚烯烃的百万吨,成本方面与聚烯烃比仍然有50%以上的差距,缺乏竞争力。要想大规模普及,短期内还需要做好生物降解塑料的宣传工作,同时国家在政策上持续地支持。尽快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开拓合适的应用市场仍然是当务之急。”王献红补充道。

    推荐阅读
  • 黄精肉苁蓉泡水喝功效(黄精黄芪肉苁蓉泡水喝吗)

    润肠通便肉苁蓉具有润燥、滑肠、通便的作用,黄精具有滋阴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由于气血亏虚而经常肠燥便秘的人群来说可以在生活中适当地用一些黄精和肉苁蓉来泡水喝,可以很好的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油苁蓉是肉苁蓉的一种,但是相对肉苁蓉来说,油苁蓉的胶质更足,质地比较软,所能起到的滋阴补肾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 有没有让皮肤变白的小妙招(介绍几个让皮肤变白的小方法)

    不过,椰子油的疗法必须避免阳光的照射,更建议晚上睡前使用。小苏打这种发酵成分的微粒是由钠和pH值平衡器,能够去除死皮细胞,甚至肤色。小苏打的成分还可以防止皮肤发炎。

  • 中药无名异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无名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所以说我们可以用无名异来帮助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不适问题。不仅如此,无名异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治疗肿毒痈疽的问题,是活血凉血的好选择。同时无名异还可以补益,下乳的作用也很不错。

  • 生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这么全面的生姜病虫害高清图谱和防治技术)

    姜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姜瘟病是土传病害,在姜块膨大期最容易发病,导致植株枯死,并迅速蔓延。能提高植株抗姜瘟病的能力,有效地抑制姜瘟病的发生和为害。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整地时每亩选用70%的托布津、50%的多菌灵、50%的敌克松或福美双1-1.5公斤拌细土30公斤撒施在土中。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进行消毒,可预防土传病害。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倒茬,防灾避害。

  • 黛怎么组词(黛组词有什么)

    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古时妇女用黑青色颜料画眉,称“点黛”。明沉德符《野获编·释道·雪浪被逐》:“雪浪有侍者数人,皆韶年丽质,被服紈綺,即衵衣亦必红紫,几同烟粉之饰。”

  • 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普通本科及高职(广西医科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简章)

    第八条广西医科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我校招生工作实施再监督和再检查。录取结束后,若仍有部分专业未满额,在征得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和人数,进行“征集志愿”录取。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的省份,按所在省份公布的规则执行。第二十一条录取名单由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向考生公布,同时在学校本专科招生网公布。

  • 柳州河西小学2021招生电话是多少(2021柳州市东环路小学招生)

    (四)做好疫情防控。到校现场核验入学材料的家长,应佩戴口罩,持绿色健康码,经体温检测无异常方可入校。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身体异常情况不得进入校园。

  • 专业恒温恒湿试验箱哪个好(如何选购合适自己的恒温恒湿试验箱)

    如何选购合适自己的恒温恒湿试验箱如果您害怕在购买恒温恒湿试验箱时上当吃亏,请仔细阅读本文,广州斯派克为大家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选择恒温恒湿试验箱?1、恒温恒湿试验箱尺寸的选择∶测量测试产品的尺寸和体积测试样品的大小直接决定了。

  • 社保怎么转个人(社保如何转个人)

    社保怎么转个人离职后单位社保是不需要转成个人缴纳的,离职后,单位就会不给你交社保了,那么你的社保便自动转到流动人口社保窗口了,你自己去社保局交社保就可以了。个人交社保的流程:个人缴纳社保,一般只交纳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带上本人的身份证、失业证和2张1寸照片,到当地的社保中心的营业窗口办理。按照规定正常缴纳费用就可以了。

  • 酥皮沙拉卷(酥皮沙拉卷如何做)

    酥皮沙拉卷食材:活虾200克,香蕉1个,春卷皮5张,鸡蛋1个,葱姜少许,面包糠适量,生粉1茶勺,丘比沙拉酱2大勺,料酒几滴。入开水锅焯至7分熟。把香蕉切成和虾仁差不多大小的块,加入虾仁里。调入两大勺的沙拉酱。搅拌均匀成馅料备用。取一块春卷皮,在一方铺上适量馅料。再放入面包糠里均匀的包裹上一层买面包糠。锅中加入适量油,烧至六成热,下入做好的沙拉卷。炸至表面金黄酥脆,捞出用吸油纸吸干油份。